2025-01-1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2024年扎实“立地”,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下一步还会有哪些举措?
闻大翔:今年,我们将聚焦“放权赋能、提质增效”,强化基本医疗、公卫网络、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四大功能”,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基本医疗服务。推进病种清单应用,制定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病种以及14项操作类适宜技术的应用原则。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展西医诊疗病种133种(增加14种),中医诊疗病种73种(增加17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备药品682种(增加66种),再加上“延伸处方”,平均配备药品约1100种。各区医联体内常见病、慢性病同通用名药品上下衔接吻合度达82.6%。也就是说,二三级医院82.6%的药社区有。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目前,全市签约重点人群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率达75.5%,就是在自己选择的一家市级医院、一家区级医院、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组合内就诊率75.5%,比号源政策实施之前提升1.9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全市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置发热诊室或发热哨点诊室。目前,全市社区发热哨点诊室规范化建设率达89%。
三是加强健康管理服务。全市家庭医生累计签约1120万人,签约率45%,重点人群签约率82.7%,主要是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关怀关爱和健康管理打下了基础。启动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重点,结合健康体检,出具健康评估报告。
四是做实为民服务项目。年内新增24家社区康复中心建设,累计建成社区康复中心143家,形成住院、门诊、站点和居家相衔接的具有社区特色的康复服务体系。新增56家社区护理中心,累计建成社区护理中心92家,除了基本护理,还提供PICC静脉导管维护、伤口、造口等专科和特色护理服务。新增51家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累计建成83家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提供口腔基本诊疗和保健服务。新增60家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点,累计建成172家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和146个特色专病专科、125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全覆盖,打造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2025年,我们将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将社区医疗服务基本病种清单和适宜技术作为提升社区基本诊疗能力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扩大病种清单和适宜技术应用。坚持全科专科结合,加强儿科、口腔科等适宜专科诊疗能力建设,做实做好优先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号源工作,强化上级医疗机构对签约居民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三优先”服务,提高居民对号源优先预约的知晓度及利用率。进一步夯实“家门口”健康服务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新民晚报:实事项目已连续多年新增社区老年助餐场所,受到社区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感觉还是供不应求,请问下一步打算如何推进?
蒋蕊:现在老年助餐需求非常旺盛。让老年人吃上营养可口的热乎饭、暖胃饭,既是千家万户非常关心,我们也记挂在心。全市已经有400多家社区长者食堂,分布在全市各地,形成很好布局,很多长者食堂成为网红打卡点,成为老年人和市民群众社会交往的好去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2024年推出的《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织密设施布局网络,同时使服务功能更加优化、服务水平更加提升。
今年新建30家社区长者食堂继续被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扩大供给。我们也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比如上海有很多老字号和各种社会餐厅,欢迎他们开设“长者餐桌”,结合他们各自特色提供老年特色餐食,进一步织密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我们还会继续强化老年助餐食品安全监管,让老年人不仅吃得上、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除了布点之外,我们还关注到,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希望有配送服务能够送餐上门,在很多社区已形成了很好的志愿服务网络,还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是依托市场化平台,有很多快递小哥加入送餐队伍,而且社区长者食堂也为快递小哥留了价廉味美的暖心“便当”,这样的双向奔赴更让我们的助餐服务充满了温暖。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大力建设更多社区长者食堂,织密社区助餐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吃上营养可口的热乎饭、暖胃饭。
人民日报:去年底上海发布了重点产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新政。请问市人社局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杨佳瑛:随着产业迭代更新,新兴行业及领域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我们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化结构,提升能级,促进广大从业者的技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城市建设要求相适应、相匹配,全力解决“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培养高技能人才超过20万名,高技能人才占全市400万技能人才的比例达35%。我们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对接平台。以市场所需和就业所要为导向,与产业、教育部门一起,协同联动企业、院校、技能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机构等共同发力,打造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的培训一体化平台,为有技能人才需求的企业和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建起桥梁、形成对接。汇集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发布培训信息,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等途径,方便快捷找到适合自己的技能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
二是提技能水平。帮助劳动者尽快找到急需紧缺技能项目,发布100项急需紧缺职业工种、33项新技能培训项目“两张目录”。强化政策引导,对三大先导产业和保障城市运行的17个重点职业工种,技能提升补贴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0%,激励带动更多人通过技能培训拥有“一技之长”。大力开展短平快培训和定向就业服务,使更多劳动者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走上心仪工作岗位。
我们聚焦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先行先试开发并开展了数据标注、模型运用两个专项技能项目,受到企业和劳动者欢迎;聚焦养老、家政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技能,打造“上海阿姨”“健康照护师”等劳务品牌。
三是促收入增长。我们连续八年发布企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2023年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16.88万元,较2019年增长32%,“技高者多得”“技长薪涨”的导向更加鲜明。我们还会同有关部门,对技能人才引进、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全社会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
我们以筹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以技能为荣,吸引更多青年朋友爱上技能、投身技能,让“技能成就美好未来”化为现实。
上海电视台:2025年的“两旧一村”工作将会重点聚焦哪些方面,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任务?
裴晓:实施“两旧一村”改造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城市更新六大行动的重点任务。2024年是“两旧一村”改造加速启动的一年,已经圆满完成当年度目标任务。2025年是“两旧一村”改造三步走的第一个关键节点。主要定了三方面目标:
第一,零星旧改方面,要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改造任务。到目前,全市零星旧改还剩余1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000余户,还涉及3个区、36个地块,剩下的都是任务比较重的区域。我们将继续用好成片旧改工作经验,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改造模式,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第二,旧住房成套改造方面,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我们将总结实践经验,根据区域功能、规划条件、周边情况,综合采取拆除重建、保留改造、保护修缮等方式,充分同群众商量、听群众意见,确保完成31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在原拆原建、以新换旧的过程中实现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第三,城中村改造方面,要奋力一跳、全力以赴,进一步提速扩容。确保新启动“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25个,涉及居民1.2万户;根据规划实施时序完成规划拔点30个,完成整治提升点位不少于40个;进一步加快已批项目改造,加快征收动迁,探索多元化安置方式。“城中村”改造将补齐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短板,在有效改善区域居住环境的同时,推动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同时,还将积极落实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等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美好期待。
2025年是“两旧一村”改造持续攻坚之年,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等要素统筹,推进“两旧一村”更新改造项目资源统筹、整体规划、区域开发,不断探索符合超大城市实际的可持续更新新路,确保完成改造任务,跑出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的“加速度”。
光明日报:大学生求职就业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怎样推动高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发展需要,市教委有哪些考虑?
周亚明:我们也注意到,受办学惯性和学科传统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还有差距。我们花了很多精力为大学生就业开拓岗位,服务对接,但是从长远来看,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匹配度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学校从“有什么专业就培养什么人才”转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下一步,我们将从两方面来推进。
一方面,我们要跳出学科“自转”小逻辑,融入科技和经济发展主战场“大逻辑”。一是让学校找准新定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突出面向国家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战略急需人才;应用型高校突出面向行业产业办学,构建需求主导和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艺体类等特色型高校突出服务对应行业,培养专业化人才。二是让办学适应新变革。动态调整优化培养结构和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理工农医类招生结构规模。比如我们提出2024年到2026年三年时间,理工农医专业门类本科生招生的占比要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重点投向三大先导产业、数字经济等国家和上海需求缺口大又急需的领域。三是让专业贴近新需求。优化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分类实施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超常规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围绕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引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前瞻布局未来学科,对接科技和产业前沿,超前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二是需求导向培养应用型“冒尖”人才。围绕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遴选特色鲜明的理工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试点,强化AI赋能,探索“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三是实践取向培养技能型“巧匠”人才。结合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用企业订单培养、校企精准协作等方式,供给能源交通、公共卫生与医药、养老护理、城市更新等超大城市运维和民生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技术技能骨干。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把大学“象牙塔”建成精准适配社会的“人才库”,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让我们培养的人找到更多用武之地。
文汇报: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空间资源有限,请问在为市民打造更多优质生态空间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晏波:上海是寸土寸金之地,如何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始终是一篇大文章。就您提到的为市民打造更多优质的生态空间,主要有三方面措施。
一是在整个城市大尺度上,以“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功能和品质提升为抓手—“串珠成链”,打造世界级生态滨水区。目前,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累计已贯通超100公里,徐汇滨江、“艺术西岸”、杨浦滨江、“半马苏河”已从昔日的工业锈带“蝶变”成了今日的生活秀带和生态绿带,为广大市民休闲休憩、亲水亲绿提供了很好的生态空间和场所,已经成为人民城市重要的绿色名片。
二是在城市中观尺度上,以“千园工程”为抓手—“布点增绿”,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提到,全市公园已达到973座。其中,24小时开放的公园达到849座,占87.3%,包括我们熟知的世纪公园等一大批市民喜爱的公园都实现了24小时对外开放。另外,累计已有138个单位的附属绿地也实现了对社会开放共享。
在保持量的增长同时,还特别注重公园质的提升,主要通过“公园+”功能拓展,赋予公园绿地更多的公共服务功能。比如,和平公园经过改造,融合了休闲、健身、文化艺术、自然教育等多种功能,上个月和平公园里面还建成了“上海碳秘馆”,不仅是环保科普的展示馆,也成为了市民绿色低碳生活的热门打卡点。
三是在社区小尺度上,以“生境花园”建设为抓手—“锦上添花”,探索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长宁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好的探索,在全区建成了27座风格迥异的社区生境花园,并入选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这些社区生境花园有三个基本特质:一是花园位于小区或社区内,是最贴近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空间;二是除具有休憩休闲观赏等一般公园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还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源、水源和庇护所等生态条件,能够吸引蝴蝶、蜜蜂、鸟类、黄鼬、貉等野生动物到生境花园中驻足栖息;三是从选址、设计、运营到管理,坚持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建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前期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生境花园建设技术导则和管理指南,结合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和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推广建设一批生境花园,努力让生活在钢筋森林城市中的市民也能享受到家门口的“郊野公园”。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