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生服务保障等有关情况

2025-01-17

今天(1月17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市政府民生主题记者会。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裴晓出席记者会,介绍上海民生服务保障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由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怡群主持。

2024年,教育工作挑战机遇并存,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对人才结构规模和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市教委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六次全会部署,扎实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年新增公办园和社区托托额1.42万个,新增23所普通中学。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打好优质均衡组合拳,有力推进普通高中“双新”,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成效彰显。新增8所老年大学,深入开展“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网络更加细密。

二是优化学科布局和培养模式。新增4所博硕授权高校和110个急需博硕学位点。调整约8%本专科专业点,理工农医类本科和专科招生占比分别增加3.7个、3.6个百分点。推行重点产业“住企培养”,针对急需紧缺领域举办专项班。

三是提升高校创新服务能力。深化布局高校基础研究和战略科学家领衔的有组织科研攻关,上海高校获“国自然”立项数再创新高,获全国科技“三大奖”数量持续增加,获第九届全国高校哲社研究优秀成果奖占全国12.6%。深化大学科技园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2025年,上海要坚持“基点”和“龙头”两手抓:

一方面,大力促进教育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重点关注五个新城和南北转型区域,重点供给普通高中学位资源。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抬高义务教育发展底部,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落实学生每天校内校外运动不少于2小时,做好“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加法。

另一方面,加快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支撑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人才培养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建立人才需求分析和清单发布机制,分类改革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毕业生去向调查制度,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评价高校办学重要依据。科技创新上,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未来学科,实施AI赋能学科跃升计划。打造高校基础研究高地,挖掘用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潜能,营造良好的高校科研生态。深化大学科技园改革创新,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二)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近年来,上海不断构建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年人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一方面,结合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织密服务网络,扩大服务供给。

上海已经连续27年将养老床位建设纳入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7.6万张,床位总量是充裕的。同时,持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在街镇层面,共建成“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2家,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其中,针对老年人特别关心的助餐问题,全市累计建成405家社区长者食堂、超2000个老年助餐点,吸纳了140余家社会餐饮店加入老年助餐网络。在居民区层面,建成具有“微助浴、微照料”等功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542家。在居家层面,实施“家庭照护床位”,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中,也可以享受到养老机构上门提供的专业服务。在农村地区,鼓励利用闲置宅基地等建成乡村长者照护之家,努力实现“养老不离村”。

另一方面,坚持软硬并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功能和水平。

上海积极推进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在社区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和早期干预,打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同时,在养老机构中加快改造专门收住认知障碍中、重度老年人的照护床位,目前全市已有1.5万张,希望专业机构的服务能够缓解这部分老年人家庭的照护刚需。

上海着力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这两年下了很大力气,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总体持证率已达82%,其中,中级以上比例提高至20%,高级技师、技师已不再是凤毛麟角,养老护理员整体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今年1月1日起,上海又出台了养老护理员激励补贴办法,持续激励养老护理员在岗位上稳得住、干得好。

上海加快发展科技智慧养老。目前,全市已建成77家智慧养老院,推广应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156家,陪伴机器人、智慧管理系统、远程安防等科技产品已经普遍应用,助力改善老年人品质生活。

上海全面强化养老服务的安全管理。已经连续5年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云监管”平台,及时预警有关消防、食品、燃气等安全风险;推动养老机构开展短托、试住等服务,欢迎有需要的老年人来体验,对养老机构也是一种监督。

下一步,上海将更加精准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进一步发展更加均衡可及、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用“申情颐养”,稳稳托起广大老年人的幸福美好生活。

(三)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就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稳固的基础。

过去一年,上海围绕“四个一”(“一个条例”即加力实施《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一个体系”即“1+2+15+保障”促就业工作体系;“一个行动”即“乐业上海优+”行动;“一个中心”即依托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上海中心先行先试、突破攻坚的功能作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2万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今年的就业工作,市政府工作报告已作出明确部署。

一是以战略优先“稳就业”。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一方面稳好存量,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优化稳岗扩岗、就业补贴等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扩好增量,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会同有关部门加力推动经济发展与稳就业协同联动,并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潜力。今年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确定为60万以上。

二是以技能先行“促就业”。重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快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将在去年工作基础上,聚焦产业紧缺和群众急需,加大本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改革力度,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政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间,新增培养20万名高技能人才,让更多人“乐业在上海,成就新未来”。

三是以聚焦重点“保就业”。今年全市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有24.6万人,再创新高。将因地制宜拓岗位、搭平台、送政策,做细职业指导、技能提升、岗位推介等“1131”实名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针对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完善政策工具箱,深入实施“人人乐业”专项行动。将在全市已建设9个零工市场的基础上,建设更多优质高效的零工市场,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

四是以暖心服务“助就业”。将用心用情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稳岗留工送温暖”和重点企业用工保障等工作,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双向发力,切实提升基层就业服务质效。线上线下联动推出“失业帮扶一件事”,让就业服务在你身边,回应所需,更加暖心有温度。

2024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8.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保持低位;地表水优Ⅲ比例为99.3%,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继续保持100%。过去一年,上海发布了美丽上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从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向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的新阶段,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高水平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2300余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成效评估,淘汰国四柴油车1.1万辆、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2220台;全面排查入河入海排污口103.8万个,完成整治36万个;在全国率先出台无废城市建设条例,建成“无废细胞”369个。

二是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环评+”产业、“环评+”项目系列工程,出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工业上楼”等环保专项支持政策,保障191个市级重大项目顺利落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成功上线,170个绿色项目入库、涉融资额超171亿元;上海碳市场连续11年实现100%履约。

三是深化高标准合作。加强长三角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联动,开通太浦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平台,健全建筑垃圾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共保联治更实了;与联合国环境署、保尔森基金会、能源基金会等签署合作协议,落实上海-加州环保合作备忘录,国际绿色朋友圈更大了。

下一步,上海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

一是推进“十美”共建。按照空间、发展、环境、人居、生态、韧性、人文、科技、和合、善治“十美”共建体系,打造一批美丽河湖、美丽街区、美丽乡村等美丽建设样板,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

二是强化污染共治。深化大气固定源、移动源、扬尘源污染综合治理,推动污水系统“厂站网”一体化运行,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下更大气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噪声、油烟污染问题,努力让上海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

三是深化改革共赢。推进基于信用评价的分级分类监管,深化碳市场改革,扩大碳普惠覆盖场景和规模,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引导更多的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产业和生态惠民项目集聚。

四是扩大合作共享。强化长三角区域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应对、跨界水体共保联治、近岸海域协同治理、固废转移联防联控,携手共建美丽中国先行区;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筹办COP30上海边会,进一步讲好上海生态环保故事,打造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前沿窗口。

(五)

2024年,上海卫生健康工作立足市民需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促顶天、固立地、强腰韧,卫健系统全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瞄准“顶天”,不断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扎实推进9家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新增2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扎实“立地”,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家庭医生签约超过1120万人,二三级医院一半以上的专家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坚实“强腰”,不断加强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推进病房改造与护理服务提升,实现紧密型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提升“韧性”,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第六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做好传染病多病共防。坚持“惠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提前超额完成一批实事项目,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持续推进老年心理关爱、认知障碍防治、儿童孤独症筛查等工作。

2025年,上海将继续聚焦重点人群、民生所盼,打造高品质、整合型、智慧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第一,围绕国际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彰显上海医疗水平的“高度”。上海将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创建新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构建高原高峰学科群。加快区域性医疗中心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区级示范医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资源整合,推动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统一、诊疗能力同质、检验检查互认。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中心,持续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建设。

第二,围绕家门口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彰显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广度”。一是“拓展功能”,强化基本医疗、康复护理、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四大功能。二是“提高能力”,持续开展社区诊疗病种清单应用培训,推广清创缝合等门诊小手术适宜技术。三是“丰富内涵”,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细上级医院号源优先预约,做优社区配药“长处方”“延伸处方”等服务。

第三,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彰显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强度”。一是聚焦“多病共防”,健全多点触发、快速高效的传染病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预警网络,不断提升监测的灵敏性和预警的精准性。二是凸显“平急转换”,细化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各项准备,加强全链条、全要素应急演练。

第四,围绕健康上海建设,彰显上海卫生健康服务的“温度”。一是聚焦重点人群,持续做好老年人营养改善、口腔健康、认知障碍防治、母婴安全、出生缺陷筛查、精神障碍风险评估服务等专项行动。深化医教结合,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二是聚焦民生所盼,推进慢性病综合筛查管理、“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体重管理年”活动、病房改造、护理服务提升、病房“免陪照护”等项目。做好增配AED,打造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建设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上海通过拓展服务广度,提升医疗高度,强化体系强度,传递关怀温度,为健康上海做出更大贡献。

(六)

过去一年,上海住建领域紧紧围绕人民城市建设这个中心,聚焦“提品质、惠民生、强韧性”,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

一是持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打造城市空间新亮点,“一江一河”沿线浦东世博文化公园、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普陀半马苏河驿站等一批滨水空间、地标建筑、服务设施如期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注入城市空间新活力,6艘37座大客位苏州河游船和一期8座游船码头全部投入运营,“一江一河”沿线全年举办上帆、上马、上赛和水岸旅游节、国际光影节等超过550场文旅体商活动,全年吸引3.18亿人次到访,“江边新绿意,河畔新活力,市民新生活”的水岸体验已变成现实;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全市完成35家邮政网点及164家银行网点无障碍改造、30公里人行道无障碍专项改造和1393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

二是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打好“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跑出民生改善加速度,完成零星旧改13.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4697户;完成不成套旧住房改造31.1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21个,完成“拎马桶”改造7589户、9个区实现“拎马桶”清零;继续抓好保障房建设,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7.2万套间,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03万张。

三是进一步增强城市韧性安全。强化燃气设施安全运行,推动100万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更换燃具连接软管和调压器,完成2.97万居民用户和1.76万非居民用户瓶装液化气替代改造,750公里老旧燃气管道实现更新改造。持续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全年完成134公里架空线落地,在城市建成区新增69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达标区域,在乡村完成251公里局部较差道路整治和61公里临河有安全隐患道路整治,筑牢超大城市安全防线。

新的一年,上海住建领域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以精细化治理构筑城市发展优势,在民生工作中“加力度、提速度、增温度”,全面完成零星旧改、全面解决“拎马桶”问题、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建设筹措供应更多保障性租赁住房和“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提升“一江一河”滨水驿站功能,推动市民居住和城市空间品质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