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3-08-31

人民日报:长宁在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中,如何抓住“大虹桥”新一轮发展机遇,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张伟:大家都非常关心“大虹桥”的发展,特别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部署。近日,国家层面基于“大虹桥”的良好发展态势和重大使命需求,对这一重要平台建设给予了新一轮政策方面助力支持,出台了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长宁区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的交汇点,是“大虹桥”的核心节点和重要的桥头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不断深化对战略内涵的认识,全区上下形成一致共识,这就是,“大虹桥”的开发开放是长宁在新征程上“再次腾飞、蝶变跃升”的一次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

我们深刻感到,从“长宁的虹桥”到“上海的虹桥”,再到“长三角的虹桥”“世界的虹桥”,“大虹桥”带给长宁的绝不是“溢出”效应,而是“涌入”效应,我们的定位不是简单的“对接”、单向的“承接”,而是要有机的“融入”、一体的“推进”,通过创造性地抓落实,把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在具体推进中,我们注重把握两个方面。

一方面,拉长板、扬优势。长宁在大虹桥板块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其中不少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比如,航空服务功能、数字经济集聚、专业服务、总部经济、职住平衡等方面,长宁在大虹桥中是有比较优势的。

接下来,在落实国家战略上,我们要进一步放大这些比较优势,积极锻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长板,不断提升在整个大虹桥建设中的贡献度、显示度。又如,围绕做大做强航空服务业,我们将主动对接上海世界级航空枢纽打造,力争在加密城际空中快线、提升公务机运营能力、推进保税功能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吸引更多海内外航空总部、航空联盟、大飞机相关项目入驻长宁,着力打造强劲活跃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另一方面,补短板、强弱项。问题导向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方法。近期,我们正在部署开展“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提升行动。以此为契机,我们要进一步找准长宁在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裉节难题,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举措,补齐短板、提升质效。

比如,老虹桥地区是上海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变迁,现在面临着楼宇设施相对老化、产业形态亟需转型等问题,为此我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新老虹桥联动发展这一任务,围绕政策联动、项目联动、功能联动等,建立健全议题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存量商务楼宇“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政策共通、平台共建,更好推进新老虹桥的联动发展。又如,长宁作为中心城区,建成较早,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同时,区域内还存在一些低效的产业用地、园区等,如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攻克的一个难题。我们将在全面排摸、仔细研判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探索土地多用途混合利用,推动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工业上楼”,加快存量低效产业园区的更新升级,为长宁的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优质空间,促进经济密度的不断提升。

光明日报:长宁在数字经济方面的成绩很抢眼,请介绍一下长宁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些具体做法,下一步将有哪些推进措施?

侯继军:早在20多年前,长宁就明确提出了“数字长宁”战略,在多轮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中,始终深耕数字经济领域。今年1-7月,长宁数字经济企业完成税收203亿元,同比增长21.6%;互联网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41.5%,有5个电商平台交易量达到了百亿以上;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软件信息服务业近五年营收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源于两方面的持续努力。

一是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容缺、容错,扶新、扶特”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这些创新举措能够让数字经济企业专心创业、安心发展,也因此培育出了拼多多、携程、分众等龙头企业,以及一批细分领域的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

二是持续丰富数字经济生态圈。我们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电商平台、互联网+生活服务业、人工智能等蓬勃发展。同时,我们也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数字医疗等新领域新赛道,梯度式培育成长型、创新型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国家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在继续做大做强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生产服务业、互联网+医疗、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源数字化等领域,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继续大力支持平台拓展海外业务,进一步巩固扩大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中国经济导报:近年来长宁的营商环境方案从1.0持续升级到6.0,今后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回应市场主体需求,持续吸引优秀人才团队助力“大虹桥”和“数字化”大战略?

叶鹏举:长宁始终坚持以市场主体和人才团队的诉求和感受为导向,持续迭代推出一批原创性强、含金量高的优化举措,如助力贸易便利化“验放分离、零等待”、“一照(证)多址”改革、跨区域网络市场协同监管、食品生产许可的“一址两用”等,不仅助力企业和人才更好地创业、展业,深受市场主体欢迎,支撑了长宁转型发展,还先后6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我们深知,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长宁将主动对标先进,推动两大战略的双向赋能,全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市场化方面,我们将加大排摸力度,找到更多承载主体和业务场景,使大虹桥战略下的创新性政策持续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多的发展红利;长宁将持续做深做细“三级三系”企业联系服务机制,进一步做实全市首家涉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专栏;在东虹桥片区探索推行“企业开门七件事”和“白领十大实事项目”,努力打造“虹桥营商环境样板间”。

在国际化方面,我们将积极发挥老虹桥地区的开放积淀优势,带动全域的国际化精品城区建设,全方位提升区域的宜商宜居水平;聚焦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努力打造一批功能性平台,提升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做实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功能,持续开展好商务会客厅和行业发展沙龙等系列活动;聚焦人才国际化服务,不断拓展提升“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中心”等服务阵地,为海外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便利。

在法治化方面,长宁将持续加大探索,统筹好包容审慎监管和健康规范发展的关系;推动涉外民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上海先行法治调解中心实质化运作,提升商事纠纷的解决效能;持续做好免罚清单动态发布,积极发挥互联网审判庭等创新机构对数字经济的引领护航作用;用好新成立的“航空案件审判站”功能、构建起国内首个融调解、仲裁、审判于一体的航空争议一站式解决平台,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保障。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请问长宁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接下来在发挥科创引领力方面有哪些工作考量?

侯继军:近年来,我们持续在科创资源集聚、功能载体布局、高端人才服务等方面用劲、使力,积极探寻一条符合长宁特点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抓住以新焕新这一有效路径。去年起长宁在愚园路、武夷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划出1.48平方公里区域,试点推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以城市更新释放科创空间,以科技创新激发老城区的新活力。目前街区内已经培育和集聚了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5家。

二是抓住科技企业这一创新主体。我们通过不断优化对科创类企业的服务,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比如,在生态链接方面,我们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各类创投沙龙;拿出一些载体空间,向“种子期”科创团队和企业免费开放;在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开展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补偿机制试点。

三是抓住科技人才这一关键资源。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等,不断增强城区对科技人才,尤其是对留学归国人才、青年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出台留学回国(境)人员过渡期内租住人才公寓支持政策,已惠及490余人。此外,持续打造时尚潮流的公共开放空间,促进科技人才的集聚和互动交流。

强化科创策源功能是一项长期工程,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促进科创要素资源汇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方面,努力打造高质量开放式科创街区。让街区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时尚外表,还有科技内核。另一方面,持续营造活跃的科创生态氛围。全面关注科创企业需求,一以贯之地做好企业最可信任的“创业伙伴”。提升人才服务全周期管理水平,更好促进科技人才的集聚发展。在这里,我们也诚挚欢迎海内外人才、科创团队来长宁共建共享科创生态,共同成长!

文汇报:长宁是较早启动城市更新的中心城区之一,不少更新后的街区都成为热门打卡地,下阶段长宁对推进城市更新有何考虑,能否透露一下相关重点项目?

苏立琼:长宁区是较早启动城市更新的中心城区之一。2016年,长宁区提出全力推进城市更新的发展战略,2017年,发布了全上海首个覆盖全区的城市更新方案。这些年,我们成功实践了愚园路、武夷路、上生新所、宝地新华等一批街区和地块的城市更新,也完成了苏河岸线贯通、外环绿带、精品小区、生境花园等一批民生类城市更新项目。下阶段,我们将持续推进多维度、深层次、全景式的城市更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们将继续先行先试、敢于创新。在增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存量资源更大的效能。我们将继续推进将更多城市空间和市政基础设施纳入更新计划。继中环桥下空间、天山污水厂城市更新之后,我们将尝试推进江苏路地铁站、72路公交首末站等城市公共设施的更新改造,在市政交通功能基础上,努力叠加绿地休憩、社区服务等功能,实现设施从单一功能向高品质复合功能的转变,进一步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二是加强政企合作,谋求各方共赢。我们正结合国企存量资产“四个一批”工作的要求,与市属、区属国企共同排摸存量资产的盘活。发挥长宁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经验优势,主动对接在长宁有成规模资产的国企,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结合资源特征和区域发展战略,对资产分类定策。当企业有意向更新并且已经基本具备条件的资产,我们会分步推进、有序实施,共同商议转型方案,激发国企改革,同时促进城区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我们将牢牢抓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契机,加快新老虹桥联动更新。推进一批重点经济载体地块的更新,加强公共空间功能和景观的提升,并在商办综合楼内复合叠加文体设施。全面梳理新老虹桥内潜力地块,针对性地提出更新改造策略。为在长宁工作生活的白领打造优质的工作环境。

最后,还会继续挖掘空间潜力,实现更新与生态保护融合并进,打造多样的生态空间,比如生境花园、口袋公园、绿色廊道等。通过举办公众活动、开展自然课堂讲座等方式,利用多种渠道推广和宣传像生境花园这样一些具有长宁特色成功案例和做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参与和体验城市更新和生态环境建设。

劳动报: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长宁目前在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方面有哪些比较好的积极探索,另外有哪些真招、实招来实现人和城之间的双向奔赴?

张源:围绕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长宁区努力营造安居乐业、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下好人才工作“先手棋”。坚持将人才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制定了《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人才集聚,助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人才荟逐梦行动”,助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和长宁“四力四城”建设。

二是建好人才发展“生态圈”。创建“党建+人才+产业+项目”四位一体协同机制,构筑重点骨干人才选拔激励平台载体。率先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业党建联盟,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频共振。

三是激发人才创新“新动能”。做强“荟萃长宁”赛事平台,进一步调动用人主体在“引、育、留、用”各环节的自主能动性,让初创期企业“长起来”、成长期企业“好起来”、成熟期企业“强起来”。

四是栽好人才安居“梧桐树”。积极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持续增加人才公寓房源供给力度,创新实施留学回国人才租住人才公寓专项支持政策,并提供最长12个月、最高4.5万元的租金补贴,区重点企业通过该政策成功引进130余名海外人才。

五是当好人才服务“店小二”。成立全市首家涉外人才服务综合体“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建成覆盖全区的“虹桥人才荟”39个服务站点,建立人才服务专员“我来跑一次”的服务模式。创新开展“人社服务进楼宇”专项行动,制定形成12大项36小项服务清单,让企业不出楼门即可享受相应的服务。

下一步,长宁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持续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一是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强化各领域重点人才工程的统领作用,争取更多人才引进举措的率先突破。大力推进海外人才引智计划和高精尖特人才“宁聚”计划,加快培育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二是聚焦高水平人才发展。创新“1+4+N”人才发展模式,以长宁区领军拔尖人才计划为引领,下设创新创业团队、新兴产业人才、社会事业人才和青年创新英才四个赛道,全方位引进、培养、留住、用好人才。

三是聚焦高能级人才平台打造。深化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站、“虹桥人才荟”等功能平台建设,把联系做广、能级做强、影响做大,形成聚才引才育才的“强大磁场”。

四是聚焦高质量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构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载体,鼓励国际人才融入社区参与治理,增强人才对社区的融入感和对城区的归属感,实现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新华社:长宁区提出“十四五”末实现“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的基本全覆盖,请问目前推进情况如何?长宁如何依托打造“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让居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侯继军:长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结合“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的打造,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城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我们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了全区所有街镇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行动规划。根据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我们除了持续推进精品小区建设、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项目,还将落实512个建设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完成389项,完成率达到76%。

依托开展“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行动,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解决各类民生难题。我们下大力气推动“两旧一村”改造,今年已启动5处小梁薄板房屋和约5万平方米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加快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累计完工627台;想方设法挖掘停车资源,建设了45个错峰停车项目,提供了2023个错时停车泊位。

同时,我们也注重各类民生资源的均衡优质供给。在打造绿色空间方面,建成了镜花园、愚园怡亭等12座口袋公园,推出了13座生境花园,实现了中山公园、虹桥公园的焕新开放,完成了新虹桥中心花园、延安西路安西路桥下空间的更新改造。在便民服务方面,打造了74个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新增早餐网点98家、老年助餐点29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历史风貌区、商业商务区、国际社区、交通枢纽、苏州河岸线、水道绿道、适老社区等,全力推进建设更加富有品质的社区美好生活圈,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上海电视台:我们注意到华政校园、中山公园都相继打开围墙融入街区。长宁在公共空间的打造方面做了哪些有益尝试,如何让市民们共享更多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苏立琼:长宁区为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宜居之城”,以及在公共空间打造上秉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一理念。为此,我们以规划先行,在全区层面开展公共空间提升和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开放的规划评估,从系统上梳理全区公共空间现状特征和各类空间的潜力,结合开放的必要性、优先级的综合评价,分析研判公共空间,打造重点项目。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协同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2021年,我们与华东政法大学密切合作,提升滨河公共空间,已实现苏河沿岸校园空间对社会开放,开放面积约2.1公顷,岸线约900米。我们将借鉴华政开放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类型的企业附属空间纳入开放工作计划,并持续推进。对于能有效弥补全区公共空间系统的盲区、断点,并且具备条件的附属空间,列为近期重点,探索多方共建的工作机制,我们将在设计、运营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最大程度利用好有限的空间资源,共同为公共空间提升赋能。

二是结合公共空间改造推进精细化治理。在中环北虹路立交、延安西路新虹桥中心花园的桥下空间这些项目中,街镇、部门和企业合作,尝试引入具有体育设施运营经验的市场主体参与,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功能复合,为居民在绿地和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中叠加提供了多种类型的运动休闲空间,打造出一张张“城区名片”,使公共活动空间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最后,我们注重开展高品质设计,不断打磨精品。众所周知,中山公园围墙正式打开,通过高品质景观方案设计,使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园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并且与“百年校园”华政交相辉映,结合苏州河游船码头带来的水上交通游线,激活整片区的活力。此外,利用外环绿带的生态优势,结合景观驿站设计打造外环环城公园,实现从防护林带向城市公园功能的转变,今年即将开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长宁外环绿带将作为案例参展,希望能够得到更多自媒体和“自来水”的关注,在空间艺术季期间吸引更多居民、游客来共同感受长宁区美好的游憩空间和公共空间。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