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上午)

2023-04-2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上海经验”,下一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金融高水平开放,将有何打算?

周小全:上海一直是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近年来,我们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加快落实国家交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战略任务。在金融对外开放中不断集聚中外资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在金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推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债券通”实现双向互通,利率衍生品“互换通”启动建设。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纳入“沪港通”产品标的。“沪伦通”西向拓展至德国和瑞士证券交易所。“熊猫债”规模不断扩大,推出“明珠债”“玉兰债”等债券创新产品。推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设立,启动再保险国际板建设。

二是提升全球投资者投资便利。简化全球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流程,截至2023年3月末,1082家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21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5%。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外汇管理新政由临港新片区扩大至上海市全辖,全国首单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为主体发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产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认购(WFOE PFM)基金产品等在上海落地。

三是推出更多面向全球的金融产品。推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期权,打通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利率风险定价机制。丰富商品期货品种,推出国内首个国际化期货产品—原油期货,又相继推出2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期货、原油期权等国际化期货期权品种,目前占全国国际化品种(总共9个)的一半以上。

四是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集聚。上海已成为国际化、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落户的首选,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3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39家,占比近三分之一;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均占内地总数的一半左右。尤其是2018年我国新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以来,一系列全国“首家”“首批”外资金融机构先后落沪,包括全国首家外资独资券商、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等,全国5家新设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国内五大行参与设立的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全部落户上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作用,深入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会同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加快探索高水平金融制度型开放发展路径,全方位推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着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构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第一财经:刚才提到信用消费者保护体系建设,人民银行上海总行未来在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方面会有什么样的举措?

刘兴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金融领域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的问题。去年以来,我们推动上海市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成立了上海市联合征信公司,以“中小微企业数据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建设为核心,覆盖了全市440万企业和新型农业主体,对接辖内金融机构需求,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评定工作,在上海全部9个涉农区全面落地,促进发放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完善功能、创新产品,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

二是有效推动征信市场培育与发展,不断拓展征信产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全市有22家企业征信机构,人民银行充分发掘这些机构的信用信息应用价值,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依托优化业务流程和对客户精准画像等手段提升信用信贷服务能力。下一步,将着力提升征信机构服务能力,引导征信机构加大绿色金融、科创企业、供应链等领域征信产品研发力度,增加优质征信产品在金融领域的供给和应用。

三是推动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长三角征信链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22年上海市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企业融资1471笔,金额573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融资笔数占96.29%。推进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建设应用,累计上链企业1167万户,通过金融机构获取跨区域企业替代数据,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有关职能部门的担保信息与登记系统共享互通,进一步提升企业动产和权利融资的便利度。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助力企业融资,深化长三角征信链应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解放日报:目前我们在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现在推进情况如何?

曹光群: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双向赋能,是我们银行业保险业最应该做,最想做,也是最能做出特色的工作领域。去年12月,我们联合上海市相关部门印发科技金融1+2行动方案,整合各方资源,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我们力争到2025年,实现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和户数在2021年基础上翻两番。主要工作是“三个一批”。

一是培育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部门,形成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科技金融事业部、科技(特色)支行、科技特色轻型网点、科技金融专业团队。目前,辖内银行已初步形成专营机构、专营支行、专营团队等分层多级联动的专营组织架构体系,多家银行已成立科技金融一级部门,绝大部分银行已组建科技金融专业队伍。

二是服务一批重点企业项目。我们优选19家有意愿、有基础、有能力的试点银行保险机构,以1000—20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科技小巨人企业、5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10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制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有条件的推行伙伴银行机制,努力打造一批创新性示范科技型企业重点服务项目、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特色服务项目、一批知识产权融资应用性服务项目。

三是形成一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典型案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资产新形式、保险保障新模式、融资渠道多样化、价值评估灵活性,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科技的综合能力,对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创新案例和做法,我们将扩大宣传并在辖内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应。如工行上海市分行为原研创新药企艾缇亚(上海)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了1000万元“科普贷”,该产品对企业财务指标没有要求,主要从行业赛道、创始团队、技术水平、资本加持等维度进行考量,研判其未来价值。再如,中华老字号有着悠久历史和极高的信誉度。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及国潮热的兴起,老字号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和品牌价值。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出发点,为老字号企业提供商标被侵权损失保障方案。就在前天,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与“老凤祥”“茂昌”“吴良材”等老字号企业代表完成知识产权保险签约。

这里,我还想借此机会再强调一下对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目前,部分民营企业仍然面临一些经营困难,上海银保监局将在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绝不允许对民营企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同时,我们也呼吁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我们广大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要知难不难,迎难而上,发扬“四千精神”,对未来发展要有坚强信心和坚定勇气,让我们政银保企携手,为上海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王登勇:我介绍一下上海证监局在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上海证监局一直高度重视,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

从直接融资方面来看,得益于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快速上市。目前,上海共有上市公司429家,其中9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从上市板块看,科创板81家,科创板企业累计IPO融资金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实现了科技、产业和资本的良性循环。从细分产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37家,占比约1/3,其中上市公司市值100亿元以上的超过40家。2022年至今,上海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股权融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IPO融资596亿元。

从后备资源培育来看,我们积极推进上海“浦江之光”行动,共同建设科创企业库。不断优化辅导监管机制,按照“分工到人、一司一策、持续跟踪”的思路,从企业备案初期就指定专人来对接,定期沟通、适时走访,对辅导工作开展全过程监管服务。我们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上海聚集的优势行业主动进行了走访调研,送政策送服务上门。2022年以来,我们共召开各类培训会20余次,宣讲IPO政策,覆盖拟上市企业及中介机构千余家次。目前,上海有249家企业已经进入辅导及审核注册流程,拟募集资金合计超过2600亿元,其中科创企业占比近七成,在备案企业中已申报有63家,包括科创板24家、创业板15家、主板21家,北交所3家。

从人才集聚方面来看,我们推动上海科创板公司积极实践创新制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截至目前,上海有近60家科创板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占全部上海科创板公司比重超过70%,比例高于科创板整体水平,股权激励政策有利于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利益更好结合,实现科创企业长远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健全上海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深化“浦江之光”行动,定期开展“牵手小巨人 走进北交所”专项活动,同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更好服务科创企业发展壮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更好“稳外贸”“稳外资”,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优化外商投资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刘兴亚: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外汇局上海市分局积极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好地助力“稳外贸”“稳外资”。

一是大力推动上海地区企业外贸结算便利化。扎实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从事前审单转为事后审核,让外贸企业业务办理实现“交易越合规、汇兑越方便”。大力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支持银行凭线上电子订单、物流等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提供跨境结算便利。实现服务贸易对外支付凭税务电子凭证,实现线上“一次备案、多次付汇”,更好减少企业“脚底成本”。下一步,我们会将更多优质企业纳入便利化试点范围,提高银行服务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主动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的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二是多措并举吸引外资来沪创业发展。推广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结汇从“先审后付”转为“先付后抽查”,提高资本金使用效率。开展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外籍人才可填一张表,就分次、跨行、零审单实现薪酬购汇,极大提升上海的人才吸引力。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上海已有162家跨国公司开办了外汇资金池业务,实现了2439家境内外成员企业的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很受企业欢迎。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外汇政策创新供给,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和服务改革、扩大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范围,更大力度促进上海“稳外资”。

三是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适配的跨境金融服务。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跨境投融资需求。推动大宗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以人民币结算,在“一带一路”、东盟等重点地区和央企、市属国企等重点企业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更好地服务国家重点战略。

四是持续推进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当前所有试点政策均已落地见效,个别试点政策已复制推广。如:非金融企业外债签约登记试点扩围至浦东新区所有银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扩围至全市;非金融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主体扩至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额度提高至1000万美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高水平试点向纵深发展,推进试点政策提质扩面,进一步扩大试点政策受益面。

五是持续推进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管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对企业来说,规避汇率风险至关重要。我们与多部门共同制定出台多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降低费用,提升中小微企业汇率套保服务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创新外汇套保风险分担模式,进一步推动银行减费让利,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更多财政支持补贴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增强汇率避险综合能力。

光明日报: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加大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如何吸引更多金融人才来到上海、留在上海?

周小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来,上海全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我们始终把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作为重要工作,为金融人才的吸引、集聚和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目前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7万,国际化、专业型高层次金融人才数量持续增长。

一是以政策环境打造不断吸引集聚金融人才。坚持规划引领,近年来连续发布“十三五”“十四五”金融人才发展规划,强化符合国家战略、适应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需求的高水平人才体系。坚持需求导向,制定紧缺人才目录,加大对紧缺急需人才的吸引集聚和培养开发力度。坚持统筹推进,创新金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 “上海金才工程”,特别关注金融科技、资产管理等新兴领域和具有高潜能的年轻优秀金融人才,近年来累计选拔上海金才约700名,为金融人才队伍提供典型引领,不断擦亮“上海金才”品牌。

二是以社会环境营造厚植金融人才队伍优势。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营造爱才敬才的人才发展社会环境,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的新时代金融人才队伍。完善金融人才培训基地,举办上海金融前沿专题研修班;结合“金英汇坛”、海外实训等活动,丰富高层次金融人才交流,实现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高端对话、同频交流。建立金融人才实践基地,搭建人才双向交流锻炼、联合培养平台,吸引了一批人才开展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

三是以服务环境优化激发干事创业生动活力。坚持优化金融人才服务,增强城市软实力对金融人才的吸引集聚效应。统筹市区两级人才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级,为金融人才在职业准入、落户、安居、外籍员工出入境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和便利。落实高质量金融供给,持续优化“海聚英才”人才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举措,推动“上海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建设方案”有关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实施,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金融人才队伍,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一流金融人才的集聚荟萃之地、成长发展之地、事业成就之地、价值实现之地,是我们长期追寻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金融人才服务体系,支持高层次紧缺金融人才在沪创新创业,进一步为外籍金融人才往来等提供便利,促进金融人才融入城市、悦享生活、成就事业,营造金融英才近悦远来的良好发展环境。

国际金融报:上个月上海银保监局出台了完善金融服务13条举措,请问目前落地情况怎么样?

曹光群:开年后,上海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迈出重要的一步。根据这样的指示,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 优化上海营商环境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三稳四建六提升”十三条举措,引导上海银行保险机构努力打造“最佳金融生态、最优金融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畅通融资渠道,解决市场主体痛点难点问题。一方面,我们大力推行融资畅通工程,引导银行按照“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的“三零原则”,进一步提升无缝续贷业务占比,确保金融服务能够畅通直达各类市场主体。今年全年,上海银行业拟投放无缝续贷1.2万亿元,争取为各类市场主体节约成本100亿元以上,目前推进比较顺利,一季度末无缝续贷将近四千亿元。另一方面,对暂时受困市场主体做实纾困融资工作,确保这类企业渡过难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银行业已经累放纾困融资5300多亿元,支持638万新老市民稳就业。

二是推进减费让利,增强金融服务的温度和力度。一方面我们坚持“能减则减,能让则让,能保则保,能赔则赔”的原则,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精准减费让利,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同时,深入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查处各类贷款乱象和乱收费行为。我在这里呼吁广大企业和市民朋友,一定要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和借贷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请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办理金融业务,有效保障自身的金融合法权益。

三是深化多方合作,推进普惠金融增量扩面。今年3月份,我们联合多个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总体部署。同时,持续深化“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指导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搭建供需对接的服务机制。到今年一季度末,上海普惠型贷款余额已经接近一万亿,同比增长30%,高于各类贷款增速21个百分点。

四是助力内需外贸,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方面,主动对接全市重点项目、民生项目,保障有效投资需求。2022年末,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另一方面,围绕“强链、固链、稳链、安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2022年末,供应链金融业务合作的核心企业(平台)达到2022家,服务上下游中小微企业4.4万户,其中表内外融资余额达到1525亿,形成了“链主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高质量发展氛围。

五是聚焦人民金融,保障人民群众民生需求。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专门出台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12条举措,优选上海30余家试点银行保险机构共同参与,指导发布100多项的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创新项目,比如上海“沪惠保”推出新市民版。另一方面,服务民生参与社会治理。多家银行机构已经将上海市政府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嵌入到银行智慧柜员机,全市659个银行网点1817台终端可以提供128个政务事项、550多项证照打印等相关服务工作。在数字保险方面,我们在全国率先打造“上海保险码”平台,只要点点手机,就可以做到“一码通查、一码通赔、一码通保”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最大力度、最多资源、最高诚意,带头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引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秉持真情厚意,拿出真金白银,采取真招实策,切实做好金融服务,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海证券报:围绕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在支持优质行业机构落沪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上海证监局开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

王登勇:近年来,上海证监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规范与发展并举,主动作为、系统施策,全力推进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在上海兴业发展,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更加精简。近年来,证监会加快推进监管理念和职能转变,大幅精简行政许可事项。以我局为例,2022年,我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件,较2019年的126件大幅下降98%,大大减轻了机构负担,市场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同时我们依托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对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提升网上办事服务电子化、便民化水平。所有行政许可审核信息,都在官方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行业机构落户上海更加便利。我们对有意向来上海发展的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畅通沟通交流渠道,从行业监管角度提供合规咨询、政策解答和专业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尽快报批、尽快开业。我们连续3年指导编发中英文双语版《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为海外资管机构提供最新的政策指引和实务指导,有效提升了来沪展业便利度。一批首例性、示范性项目落户上海,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以及全国新设的全部5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均在上海落地。目前,上海共有证券公司3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70家、期货公司36家,法人机构数量稳居全国首位,机构集聚地和首选地效应进一步彰显。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加提升。我们不断推动上海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创新发展,有力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2022年,证券公司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其中登陆科创板的“硬科技”企业达45家。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三农”国家战略,共开展946单“保险+期货”业务,完成赔付722单,赔付金额4.29亿元。公募基金管理人在产品创新上发力,参与全国首批“硬科技”ETF、首批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试点等,成效显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上海优质行业机构集聚,充分利用好上海改革创新的制度政策优势,在满足合规要求、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深入推进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去年,上海首批26个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正式启动,位居全国前列。接下来,我们将适时开展第二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