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3-10-2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宝山区揭榜“以先投后股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推进情况怎么样?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后续有什么计划情况?

陈杰:这项工作对我们十分重要,特别是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方面我们做了一系列探索,主要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探索,来大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当中如何更好解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投早、投小、投硬核”,构建一个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这个方法创新了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将传统政府财政资金无偿拨付方式,转化为“股权投资”,帮助“卡脖子”项目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我们希望最终形成“科学家敢做、政府敢支持、资本敢投、企业敢干”的资源配置方式。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工作体系,建立了一套成果转化评价指标,并打通了与国创中心“拨投结合”联合支持项目路径,形成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政府引导+市场接力”资金支持模式。去年,我们共征集项目48个,最后立项了7个项目,支持资金总量6000万元。其中2个项目已启动社会化融资。这个实施非常重要,政府只是先期投入,更多是引导社会化投资,我们现在有7个项目中,有2个项目在短短一年时间当中,已经启动了社会化融资。

在“先投后股”政策聚能和磁吸效应下,今年共征集项目67个,增加量达到50%左右,更为可喜的是,其中38个项目来自于境外、市外和区外,占整个征集项目的57%,大家可以看到政策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先投后股”项目遴选机制,完善投后管理服务,对接有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畅通“先投后股”转股及退出机制,形成资金闭环,在全闭环过程当中,我们只是开了个头,接下来我们还要做好后续整个全链条的服务,同时打造好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工作体系。这是关于“先投后股”的工作。

我们还在推进创新联合体的工作,2021年推动了“先投后股”方式成为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部创新改革试点,2022年又继续推进我们在创新联合体方面的创新改革试点。这件事非常重要,在整个创新体系过程中,我们要构建好龙头企业为牵引、广大中小企业为依托的创新生态,更好形成大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紧密联系,希望更多通过一些载体的操作来强化联系和融合。

我们推进了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宝山制定了《宝山区创新联合体备案工作指引》,明确创新联合体的功能定位、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启动复星诊断牵头的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宝济药业牵头的合成生物医疗联合体建设,并积极布局由宝钢股份牵头组建的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其中由宝济药业牵头的合成生物创新联合体得到了上海科创办的肯定,正作为市级合成生物首家创新联合体全力以赴加快推进。

未来两年,宝山将根据不同产业特点、规模属性来定制强强联合、以大带小、聚沙成塔等多种联合体模式,支持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

新华社:吴淞新城原来是老工业城,现在是“南北转型”重要承载区,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未来还有怎样的发展空间?

高奕奕:当前,宝山区正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市域空间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建设。特别是,作为重点开发板块的吴淞创新城,转型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吴淞创新城占地26平方公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区位足够好、面积足够大、具备整体转型条件,在全市空间发展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打造成上海国际大都市新中心,以及上海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未来之城。市委、市政府对吴淞创新城开发高度重视。

去年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吴淞创新城给予一揽子支持政策,特别是今年5月又进一步明确了五条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吴淞创新城土地市区联合收储。同时吴淞的转型开发模式实现了新突破,刚才陈杰书记也做了介绍。去年,我们对吴淞创新城转型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创造性提出“企业自主转型+政府局部收储”的新模式,宝武集团等在地国企保留的产业地块由企业自主投资建设、导入旗下的专业公司总部和新兴产业,其余地块由市区联合收储并委托上海市属国企上实集团整体开发,目前上实集团已经专门成立了200亿元的开发平台公司,专注于吴淞开发。

吴淞创新城转型开发真正驶入了“快车道”,未来三年内,保守估计吴淞创新城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一千亿元以上。吴淞创新城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目前,特钢区域宝杨路和同济路路口180米超高层、150米超高层都已经开工建设,上药研发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年内也将开工,我们将把宝杨路同济路路口打造成宝山首个中央商务区,不锈钢区域重大功能性项目加快推进,轨交18号线、19号线江杨南路站将建设成为超级地铁TOD,打造成新时代、现代化、全球性的城市新地标。总投资30多亿元的全开放式上大美院设计方案稳定并已开工建设,2026年9月将建成投用成为与上海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展望未来,我们会全面加快推进吴淞开发,将吴淞创新城真正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未来之城和上海国际大都市新中心。

新民晚报:“城中村”改造一直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民生话题,请介绍宝山在这方面最新的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目标,我们在提升宝山居住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须庆峰:“城中村”改造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大事,宝山区一直把“城中村”改造列为民心工程来推进,下面我分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我们总体的推进情况。

首先,十年努力久久为功,第一批改造的“城中村”陆续发生蝶变。目前已在实施和已获认定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共10个,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起,陆续启动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大场、顾村、杨行、庙行有17个村落,开发总面积4890亩,这些项目目前基本进入收尾阶段。第二轮是2021年以来,我们又梳理了36个“城中村”形态改造点位。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又先后申报认定了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其中,杨行老镇二期作为本区新一轮改造的第一个项目跑出了“加速度”,是全市唯一当年度立项、当年度启动建设的改造项目。

通过“城中村”改造,全区城市面貌、品质和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大约3000多户村、居民搬进了崭新的高楼,享受了“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第一轮改造中规划建设86个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其中学校16个、绿地公园26个、道路24条、体育馆3座等,这些公建配套项目目前60%以上已实际投入使用。住宅区之间还置入了多个社区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养老院等社区配套,可以说宝山的“城中村”正陆续蝶变为“城中圈”。

第二,倒排节点进行分类实施,以钉钉子精神完成全区改造任务。眼下,就全区而言我们还剩下31个“城中村”点位需要谋划改造,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将按照整体改造、规划拔点、整治提升等方式,分别制定行动计划:对其中资金平衡可能性大,具备整体改造条件的,将通过申报认定项目进行整体改造;对点位上已明确规划有具体重大工程项目的,将根据规划实施进行“拔点”;对风貌保护类、有农民新村属性的,将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整治、房屋修缮等。总体上,我们将力争在2032年前基本完成不同类型的改造任务。

第三,聚焦区域转型发展,形成全过程高质量推进的体制机制。当前,宝山区正处于“北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中,我们将紧紧围绕转型目标,更多探索居住空间和产业内容并举的高质量“城中村”改造新路径。对产业园区要真正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对历史遗留的有“厂中村”形态的特殊“城中村”,要同步探索释放区域内的战略留白区,争取为宝山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非常可贵的发展空间。

在保障机制上,我们按照“保障优先、配套同建”的原则,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计划管控,通过不断探索,制定了“1+X”的管理机制:“1”即《宝山区关于加强“城中村”改造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总体工作思路;“X”即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项目认定、规划土地、投资管控、资金管理、配套项目代建,包括合作单位公开择优选聘等具体事项,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形成全区统一的管理操作模式,力争“城中村”改造走在全市前列。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生物医药产业是特别依赖科技创新的,请问宝山区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要做哪些工作?如何使它精准发力?

石明虹:宝山区生物医药以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从产业链、创新链发力,找准赛道、构建生态、加速成势。

一是产业起势迅猛,跑出宝山速度。2020-2022三年间,全区生物医药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53%。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超100%。从2020年全区仅百家左右生物医药企业,增长到现在近400家,数量每年翻番。

二是布局不断完善,精准聚焦赛道。宝山区已制定出生物医药专项政策2.0版,实施专项资金扶持。目前已初步形成疫苗、药物研发、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比如在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疫苗领域已经聚集了艾博、蓝鹊等mRNA头部企业,获得全市独家“创新型疫苗科技园”落户。创新药领集聚干细胞治疗汉氏、CAR-T优卡迪。合成生物领域,我们从2021年起步,着力打造上海南大合成生物产业园,也制定了宝山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医疗器械领域集聚意大利索灵、复星诊断。高端诊疗设备,集聚时珍医疗、近观科技等,打造上海高端诊疗设备创新基地。

三是建设专业化载体,打造智造空间。目前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内供生物医药产业用的标准厂房和物业面积已建约41万平方。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百万方生物医药优质载体建设。按照目前宝山区对生物医药的发展规划,我区将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创新产品研发、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推进科技成果对接转化等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我们将聚焦新药开发、合成生物、高端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产业交叉融合等,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大专项扶持力度,争取涌现更多领先技术成果。

二是在支持创新产品研发方面,针对创新药临床研发Ⅰ、Ⅱ、Ⅲ期、首仿药研制生产,药品境外上市等给予大力支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发挥概念验证平台以及CDMO、CRO平台支撑作用,顺应BTRT科研新范式趋势,加快培育具有更多创新产品的高增长科创企业。

三是在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努力搭建合成生物、数字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新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实验动物模型研发公共平台。四是在推进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方面。我们将依托宝山区现有政策,围绕高校、科研院所相关学科布局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医疗器械、专业类大学科技园,通过研发加速平台和科创生态打造,形成从高质量专业孵化器到专业类大学科技园以及到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全链条产业化体系。

我们将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我们也将加大“先投后股”政策试点力度,开展产业对接活动,集聚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科创金融资源和高水平人才资源,构建产、学、研、用、经协作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产品。

上海电视台:这两年宝山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效?科研成果转化当中,我们想了解未来还有哪些重点难点?

陈杰:宝山区位优势最大禀赋就是创新资源,而这当中大学又是我们最需要发挥的重要力量。2020年9月,市委主要领导提出,宝山要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3年来,我们在全面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对我们的指示和要求。

我们高举“大学牌”,先后与上大、复旦、同济、上理工等一批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西有环上大科技园、东有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同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大学科技园的布局,西面是“一核”,东面是沿着地铁三号线的“一带”。同时更多希望通过运营机制创新,通过政策精准化扶持,通过生态体系的打造,营造更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过程。

目前取得良好效益,大学科技园累计落户企业达到527家,其中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37项,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等,诞生了一些国内第一。比如全国首片8英寸石墨烯晶圆、首艘南极科考无人艇、首例新型火箭烯碳铝合金、首部涡轮无人机发动机等产品。宝山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市大学科技园的后起之秀,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极。

面向未来,在大学科技园转化当中还有哪些裉节问题需要突破?当中主要的裉节问题就是通路不畅、链条不全的问题。我们通过三个方面强化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一方面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是发挥好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宝武中央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创新策源功能,第二方面依托大学科技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级。第三方面依托好特色产业园区,特别是宝山五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为这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提供更多加速服务的作用。

二是持续补齐链条当中的一些短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以往推进过程当中,我们主要通过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这些环节来推进,环节当中还有一些缺失,比如我们缺失概念验证的环节。这是在孵化器前端的一个环节,目前我们在积极推进一些概念验证中心,更多是通过提供技术验证、商业梳理、产业分析、投融资服务等一站式概念验证服务体系,来填补创新源头和早期孵化之间的断裂带,衔接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三是营造好创新创业的生态,这个链条打通了创新要素、创新资源的各个环节,从而激发各个环节不同的功能。我们完善了B-link科创生态体系,打出一批科创政策组合拳,优化了“科创30条”、大学科技园的“黄金十条”、“先投后股”等政策的组合,提升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更好为企业发展、产业集聚提供更好的助力和支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大家都很关注高铁宝山站的建设,请问建成后会对区域发展有怎样促进作用,如何确保它在2027年完成通车目标?

高奕奕:高铁宝山站是沪渝蓉高铁的始发站、沪通铁路的过境站,规划了8台18线,宝山站建设对宝山是又一重大机遇,必将推动宝山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一体化的科创主阵地以及战略性功能区,高铁宝山站紧邻吴淞创新城,最近吴淞创新城调整规划,高铁宝山站将纳入吴淞创新城规划范围。位于吴淞创新城北侧,紧靠G1503,区位优势明显,这两年我们会同国铁集团完成了宝山站站房暨站城融合核心区概念设计方案的征集,并完成了宝山站实施方案深化及初步设计审查工作,正在加快推动站房综合体、铁路红线内联合开发一体化审批,打造站城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接下来,围绕2027年通车的目标倒排时间节点,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全力加快高铁站周边开发。高铁宝山站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我们把高铁站周边的开发和吴淞创新城整体转型统筹协调、联动实施,坚持向高度要发展空间,围绕高铁站及周边1平方公里空间,规划开展站城一体开发,站房本体13万方,这次高铁站设计方案真正实现了站城融合,在13万方本体上增加3万方的上盖、前面增加3万方城市会客厅,加上城市会客厅等各类展厅共有20余万方,将打造集交通枢纽、商业商务、文化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铁商务区。

二是谋划好高铁站周边的交通配套组织。因为所在区域是建成区,宝山站建成后交通压力比较大,目前沿江通道浦西段G1503高速公路及同济高架路新建段已于9月份正式通车,高铁站建设的同时我们同步研究周边交通优化方案。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市级部门支持下,再规划建成一批南北向的快速路。同时,公共交通方面,我们正在推动轨道交通19号线往南连接到18号线,往北连接到3号线,远期预留市域线宝嘉线接入,以此提升高铁宝山公共交通分担比例,避免高铁建成之日就是拥堵之时。

文汇报:近悦远来的人才成长环境是招才引才重要条件,宝山有“樱花卡”“人才新政25条”,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实招继续吸引人才扎根宝山?

黄雅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宝山人才工作,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服务举措,积极打造“才来宝山,一马平川”的人才发展生态,人才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首先,以更加开放有力的扶持政策促进人才吸引集聚。近年来,宝山区先后出台了新引进优秀人才安居资助、企业骨干人才专项激励、海外人才就业创业资助等一系列政策,全方位加强政策资源供给,吸引各类人才走进宝山。近三年,共有近3000人次享受政策,资助资金53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我们对人才政策又进行了优化和突破,出台了“宝山人才新政25条”,重点从平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支持、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扶持。相比以往的各项人才政策,“宝山人才新政25条”的支持举措更加集成、支持领域更加广泛、支持力度也更加强劲,我们专项拿出1.6个亿作为区人才工作资金支持。可以说,宝山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拿出了满满的诚意。

第二,以更加多元高效的发展平台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让更多创新力量汇聚宝山,我们从2021年起面向全球举办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对在大赛上获奖并落地的企业,优先给予产业资源对接、人才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激励措施,通过大赛招引了30余家企业落地宝山。同时,我们对区内优秀企业和人才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市级乃至全国的各种赛事,为了帮助选手们在大赛上发挥出最好水平,我们邀请行业专家为他们举办初赛训练营和决赛加速营活动。经过多方努力,2名博士后荣获创新创业大赛最高荣誉优胜奖,2家留创企业荣获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三等奖,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获奖情况均位居全市各区前列。通过大赛,我们持续赋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留在宝山创新创业。

第三,以更加务实创新的服务举措优化人才发展生态。首先,我们在基层街镇、园区设立了34个人才驿站,配齐人才服务力量,为重点企业和人才就近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政策培训、人才落户等专业服务。同时,为了让优秀人才更好在宝山工作和生活,我们发放了宝山区优秀人才“樱花卡”,人才凭卡可以享受到行政资源、金融保险、多元生活等便捷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和人才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依托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一步畅通人才服务渠道、扩容人才服务事项,全力帮助人才办好“身边事”“关键小事”。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宝山科创人才港建设,人才港将集成人力资源招引、政策咨询、人才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为企业招才引智提供更具开放性、针对性、多元化的服务,目前人才港建设已进入尾声,将于年内正式开港运行。

宝山正奋力推进“北转型”,全力建设科创中心主阵地,欢迎更多人才“进山寻宝”,我们将以最大诚意,礼遇八方英才,和优秀人才一起“聚宝成山”。

解放日报:南大智慧城是上海重点推进的五大整体转型区域之一,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的开发建设情况?

高奕奕:南大智慧城和吴淞创新城一样,都是宝山推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南大智慧城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全市重点推进的五大整体转型区域之一,也是我们俗称的五块“大衣料子”。具体区位位于宝山西南部,靠近上海中环线,毗邻上海大学主校区,南大智慧城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交通四通八达,距离人民广场、徐家汇等主要的标志性区域直线距离基本都在10公里左右。

宝山区委、区政府“十年磨一剑”,花了10年时间将南大6平方公里全部收储,现在进入整体开发阶段。我们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保持定力,加快推进,一手抓产业项目建设,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当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产业载体近100万方,双子塔楼实现交付,数智绿洲一期、国际人才社区等标志性项目已经实现交付或者结构封顶,并同步启动招商运营工作,加快推进已建成产业载体产业导入。另一手抓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在道路、学校、公园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特别是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南大中央公园都在加快建设,同时我们把南大路和丰翔路两个地铁TOD联动开发建设,作为南大地区功能品质的新的核爆点,我们已经与华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两个地铁TOD开发建设。目前方案正在不断深化,其中丰翔路TOD今年年内要开工,我们将把这两个TOD打造成上海北部重量级的旗舰商圈。

总之,宝山将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南大和吴淞都打造成为新时代上海的新奇迹,把宝山建设成为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的地方!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