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9-22

澎湃新闻:家门口有好学校,这是很多家庭的期盼,为了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海将如何加强教育资源配置?为了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有没有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和成效?

王平: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根本之策在于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这些年,我们坚持抓基本办学条件和内涵发展均衡同步发力,多措并举促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2014年,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2020年底,上海率先总体达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继续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城乡和校际办学差距持续缩小,2021年我市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达标率的城乡差距较2014年下降约50%,有的学科实现城乡基本持平。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促进义务教育五项标准全市统一,保障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均衡。2015年,教育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标准全市统一,并于2020年如期实现。近期,教育等七部门又出台了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五项标准”,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对接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所需,发挥校园设施设备的育人功能、使用效益和服务能级,为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提供更有力保障。

二是创新义务教育内涵发展机制,多层次提升优质均衡水平。我们围绕办好家门口的学校,重点遴选128所相对薄弱公办初中,实施“强校工程”,推动了280余名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流动到最薄弱学校任教任职,以“强管理”“优师资”等举措,初步探索了“不靠政策靠创新、不靠生源靠师资、不靠负担靠科学”的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子。围绕缩小校际办学差距,出台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实施方案,建设了57个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多措并举推动学区和集团内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校本教研、学校管理等共建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跨校流动。围绕缩小区域差距,推行中心城区优质品牌学校托管郊区薄弱学校,实现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快速进步。

三是推动热点难点任务改革攻坚,营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良好生态。这些年,我们推行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和民办学校“超额摇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焦虑,优化了义务教育生态。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作业设计与实施更科学,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更丰富,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压减。以数字化赋能优质资源共享辐射。架构覆盖各学段的空中课堂,集聚全市优质师资录制1.2万余节优质课程并依托全媒体平台与线下课堂播放。研发线上资源赋能线下教学的“课堂教学1加1”等应用场景,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路径。
优质均衡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懈追求,我们将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动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推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是解决看病难的重要举措。请问上海是如何打造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级?

邬惊雷:对一个城市来讲医疗服务的体系非常重要。一般城市有三级医疗体系,市属、区属、社区。上海通过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打造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

从上海具体做法来讲,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来推动上海和国家卫健委合作,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上海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联动协作,共同创建19个专业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本市共获批5个国家医学中心,分别是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第九人民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山医院获批成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批成为国家精神医学中心。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我们有九个专科列为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医疗中心,7个专科被列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我们在努力地争创其他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都会持续加大。

第二,在医疗资源均衡化,特别是在郊区新城医疗资源上上海也做了布局。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嘉定的瑞金嘉定院区、松江的市一松江院区,临港的六院临港院区,这3家医院继续改扩建,加大服务能力和水平。中山医院在青浦新建一个院区,成为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一部分。奉贤建设新华医院奉贤院区。

三是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好医院。2019年,本市启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定位清晰的区域性医疗中心,解决中心城区大医院人满为患和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目前,市卫健委已认定43家区域性医疗中心,这些区域性医疗中心的硬件建设、学科布局、能力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聚焦常见病、应急突发事件能力,比如心梗、脑梗、复合创伤等救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医联体建设,通过市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和社区联动来使得市民服务更加好。现在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这个标准化是硬件的。在软件的人才服务培养上,在服务能力上,不断加大社区儿科服务能力。最近通过市政府实事项目,对社区康复进行强化。通过这些,社区服务能力已经大大提升,服务网络越来越健全。现在从整体来讲,基层服务的量相对稳定,并逐步上升。

人民日报: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上海也是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和示范区,请问“上海模式”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沈炜: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首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在统筹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的同时,重点以建设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的示范区作为抓手,着力从六个方面综合施策。

一是以思政课改革引领学校育人。创新建设“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形成“一校一课一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成3家全国重点马院,布点建设15家市级示范马院。推进公民办高校课程“共建共享”、同城平台协同育人等。

二是以课程思政改革落实全员育人。我们深刻认识到,每一门课都蕴含着育人功能,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以建设“易班网”推动网络育人。“易班网”经过十年发展,已有1700余所高校加入,大学生实名注册用户2700余万人,日均活跃用户超150万人,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影响的学生网络互动平台。

四是以创新文教结合机制深化文化育人。十年来,上海连续实施四轮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常态化开展近300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创新推出近20部原创校园大师剧,构建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新模式。

五是以“教师思政”保障三全育人。各高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建立思政教师队伍,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涌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时代楷模”钟扬、吴蓉瑾,“全国道德模范”汪品先等一批先进典型,这些人物在学校是丰碑,也是教书育人的活教材。

六是以“五方联动”协同合力育人。构建校际联动、区校联动、校社联动、校企联动、家校联动等协同育人机制,2000多家社会场馆成为“实践课堂”,国企领导、劳模英模、三八红旗手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成为“指导老师”,努力形成全社会各方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文汇报:0-6岁的孩子是“最柔软的群体”,牵动千家万户。上海在学龄前儿童的养育、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王平:正如你所说0-6岁是我们最柔软的群体,“幼有善育”关系广大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美好未来。这些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加强推进,着力供给高品质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资源。实践中,我们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率先建体系。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思路,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基本形成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坚持“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3-6岁学前教育发展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学前幼儿提供高品质的保教服务,形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格局。坚持教养医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科学育儿指导,“市—区—街镇”形成合力,每年为适龄幼儿家庭提供不少于10次免费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二是大力扩资源。托育服务资源方面,全市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1151个、提供托额5.3万个,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占比近60%。考虑到幼儿园开设的托班最受家长欢迎,我们从2020年起,要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原则上都开设托班,同时在现有幼儿园中挖掘潜力开设托班,在保障小班幼儿入园基础上,托班能开尽开、应开尽开。到2022年9月,全市已有856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占幼儿园总数50.6%。此外,今年我们启动了社区托育服务试点,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嵌入式、标准化的社区托育点“宝宝屋”,提供就近就便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静安区江宁街道等已率先试点,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学前教育资源方面,全市有幼儿园1699所,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70%以上,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幼儿占比超过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9%,学位总量满足入园需求。

三是聚焦提质量。我们强化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要求保育人员100%持证上岗。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上海市学前教育学院,全市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比例超过95%。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争创优质幼儿园,市示范性幼儿园和市一级幼儿园占比超过60%。着力打造“进楼宇、进园区、进场馆、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新模式,把科学育儿资源送到了家长身边。

当前,学前幼儿入园规模经历十年增长后,正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我们还将从三个方面深化“幼有善育”:一是加强立法保障,目前,《上海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已纳入我市年度立法计划,有望成为全国首部覆盖0-6岁幼儿全年龄段公共服务的地方立法。二是深化资源建设,“十四五”将新增200余所幼儿园,稳步推进“宝宝屋”建设,全市街镇覆盖率达到85%,打造托育服务“15分钟生活圈”。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市级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创建,举办全市保育人员技能大赛。同时,把科学育儿纳入一网通办“出生一件事”,让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获得公益、便捷、贴心的育儿服务。

凤凰卫视:这次疫情给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挑战,上海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以及推进公共卫生重点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和做法?

邬惊雷:这件事情确实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对于城市非常重要的。从上海来讲,上海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一直很重视,投入比较大。十多年来,一直在这方面持续的推动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在努力推进最新一轮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经过这两年多近三年的建设,结合在大上海保卫战当中的体会、做法、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成一个平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平台能够支撑不同的部门,其信息汇聚、整合、分析的能力和应用协同能力,通过这三年的建设已经趋于完成。

二是织牢三张网络。建成覆盖全市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传染病病原检测网络和传染病临床救治(IDC)网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核酸日检测能力由2500份提高至4.5万份。

三是培养人才是关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不仅是传染病,还有化学危害等其他方面。上海通过这三年的建设,形成了全市五千人左右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队。它包括不同的专业,检测、流调、应急救治处置等方面,通过全市调度来提升全市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增强四项能力。建成慢病综合防治临床技术支持网络,提高慢性病综合服务管理能力;建成全国首个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增强群防群控健康促进能力;建成全市统一的卫生监督可视化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提升卫生综合监管能力;推进疾控能力建设,市区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实验室检测能力升级。五是开展惠民项目。优化儿童青少年近视精准智慧防控。

市民通过公共卫生能力的建设提升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上海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近三十年首次下降,这几年加大了力度,来推进儿童近视眼的防治。前几天大家注意到,全国口腔卫生方面,社区婴幼儿龋齿率下降4.48%,对老年人认知障碍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力依托数字技术在社区逐步推广筛选干预,这也是公共卫生很重要的部分。

除了这些以外,通过这两年实践,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强化一个城市的公共卫生的能力非常重要。最近建成26个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团队,培养了34名学科带头人和52名优秀青年人才,整个人才队伍能力、结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上海教育电视台:高校是创新策源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这些年来,在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上海高校做了哪些突破,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

王平:高校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引领和激励下,上海高校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创新策源和服务社会能级不断提升,比如:
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全市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国家队(与上一轮建设相比,新增了1所高校、7个建设学科);91个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全力支持高校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在建学科优秀率等指标全国领先。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持续优化院校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在全国率先布局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启动涉外法治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和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海高校学术学位点从331个增至508个,增加53%;专业学位点从145个增至385个,增加165%;博士学位点从198个增至314个;普通本科与研究生总人数由46万人增加至64万人,增长40%,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的博士生5.4万人,重点行业领域人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高校优势力量支撑在沪国家实验室建设,上海高校牵头建设了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市1/3)、2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约占全市的一半)以及300余个其他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两院院士107人,占全市60%;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科学》《自然》《细胞》等顶刊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约占全市60%;牵头获得全市70%左右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团队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复旦大学专家团队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填补了多年来的空白。

在社会服务方面,支持高校围绕商用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机等重点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攻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助力服务行业产业更高质量创新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持续推进,支持20所高校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中心,基本实现理工农医类本科高校全覆盖,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成果专项改革试点,探索了成果转化新路径、新机制。出台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促进孵化胚胎企业、做强在园企业、辐射周边区域、开展双创实践教育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环同济经济圈”“大零号湾”品牌效应初显。
下一步,我们将引导高校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东方网:上海在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方面推进哪些举措,不断提高老百姓在看病就医时的感受度?

邬惊雷:提升市民就医的便捷度和满意度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增加群众就医便捷度和感受度方面,通过市、区两级资源辐射,家门口医院建设,区域新医疗中心通过优化、重组、调整,就医的便捷都已经大大提升,同时市级医院资源下沉,通过到五个新城等优质资源的辐射为市民就医提供更加便捷。除了这些以外,从上海来讲,主要是有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医联体让群众感受到便捷,探索如何使得医联体工作更加有效,富有成果。主要推进儿科和中医医联体建设,通过大的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秩序。今年通过市政府实事项目,使得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和群众就近康复的便捷性得到提升。

二是特别关注妇女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就医。妇女方面,近日国妇婴奉贤院区已经投入使用,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科教综合楼在浦东投入建设,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很快将投入使用。儿童方面,在“十三五”期间,儿童治疗床位增加了1900个,除了对儿童救治能力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以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已经开工建设,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新病房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新生儿抢救网络和孕产妇抢救网络不断完善,刚刚提到妇保院建设,在中山医院、瑞金医院新建两家妇产科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

老年人方面,上海老年医学中心马上会投入使用。除了在大的医疗机构,老年人主要在社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老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目前达到77%,特别是对失能老人签约率达到94%。我们把康复中心一直建到社区,也是考虑到老年人康复更加重要。除此以外,为了增加群众便捷度,建设健康智慧驿站,可以自助管理,还有在社区建设安宁疗护中心等家庭病床,也是希望就诊服务更加便捷。伤残人士方面,在各个医疗机构、社区,大型康复中心建设也在逐步加紧投入。

我们还特别注重通过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让群众享有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比如精准预约就医、电子病历卡、电子出院小结、电子票据、一卡通信用就医等等,还有通过中医药代煎服务全程追溯,这些都提升了就医中的感受和便捷。这几年发展了很多互联网医院,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医疗机构的作用,尤其是长三角智慧医院的配药服务得到市民的欢迎。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