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这几天上海有不少中风险区,请问为什么会有较多中风险区?是如何划定的?有哪些管控措施?
赵丹丹: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我们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是根据本土疫情中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而定。
其中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高风险区连续 7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 3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连续 7 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中高风险区所在街道(镇)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开所在城市应持 48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所在街道(镇)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请大家密切关注官方发布高、中、低风险区的相关信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两天新增的阳性感染者都是跟KTV等场所关联吗?社会传播风险大吗?有没有进一步的溯源进展?对市民个人防护有什么提示?
吴寰宇:自7月3日普陀区报告1例阳性感染者以来,市区疾控部门充分落实“2+4+24”的工作要求,强化“三公(工)一大”协同联动,对风险人员做到“应判尽判、应管尽管、应筛尽筛”。近几日在闭环管控中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均与KTV、酒吧关联。KTV等场所空间密闭、人员聚集,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在同一环境内共同暴露,造成疫情短期快速扩散传播;且人员涉及多处公共场所,播散范围较广,有社区隐匿传播风险。市疾控中心对已发现的相关感染者进行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均为奥密克戎BA.2.2变异株。
请广大市民认真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强化个人“主动报告、主动检测、主动就诊”义务,在做好“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的 “防疫三件套”基础上,提倡落实“定期测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的“新防疫三件套”。
东方网:目前浦东风险区里参加中高考的考生大约多少?对他们有什么具体保障措施?
晏波:截至目前,浦东新区中高风险区共涉及中、高考考生137人,其中,高风险区涉及14人,中风险区涉及123人。我区自6月中旬起成立了工作专班,保障考生安心备考、安全赴考。
一是保障考生应考尽考。由教育部门和属地街镇提前排摸梳理考生情况,第一时间掌握中高风险区划定范围,排摸对接考生需求。落实相关考生交通出行和陪考、闭环转运等保障措施,保障所有考生和陪考家长能每天顺利抵达考点并返回社区。
二是强化考前健康管理。考生考前连续 14 天进行自主健康管理,减少聚集和跨地区流动。各考点学校落实考务人员全程疫苗接种和每日体温监测要求。全区设置81个中、高考专门核酸采样点,便于考生、考务人员完成考前3天2次核酸检测,对于中高风险等封控区域涉考人员,提供上门采样服务。做好考生的心理干预和情绪疏导,提供心理咨询热线服务。
三是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实时掌握考生、考务人员核酸异常等突发情况,针对不同涉疫考生类别,做好考场设置安排和考务人员储备,高考笔试考场安排设置15个常规考点、2个应急考点、12个备用考点,2个应急考点共设置94个备用应急考场,满足突发情况下考试需求。
四是加强保障服务。对中风险区自行送考的,在考点附近专门安排了家长停车、休息的场所,并落实点对点闭环管理的防疫要求。对外区推送的单独赴考闭环转运的密接考生,考点学校专门定制了午餐,安排休息室予以保障。
当前,高考还在进行中。7月11日、12日,本市还将迎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浦东新区将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与考务保障工作,为所有考生和家长提供安全便利的考试环境。祝福所有考生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文汇报:近期有市民收到市防控办的短信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风险,请问要怎么配合防疫工作?
吴寰宇: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市、区疾控部门的流调人员会坚持“以快制快”,充分发挥“三公(工)一大”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工信、大数据等部门的合作,结合现场调查和大数据信息,综合分析、科学研判,排查活动轨迹,锁定风险人群,其中会对一些可能存在风险的人员发送短信,要求其尽快至核酸检测点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间隔24小时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即3天内应完成2次筛查。
请市民朋友在收到提示短信后积极配合,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工作。这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以便及早发现疫情苗头,及早采取措施防止更多人被感染。同时大家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扎堆、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切实做到“三件套、五还要”,出入公共场所时,积极配合做好检测体温、验健。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