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凤凰卫视:上海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人数近日持续下降,能否分析一下目前的疫情趋势?这轮疫情的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如何?
吴寰宇:近期,随着我市持续稳步推进新冠疫情攻坚十大行动以来,重点针对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风险区域继续推进拔点攻坚工作,严格落实“四应四尽”。
同时进一步加大现场调查、疫情分析和风险研判力度,结合封控区筛查的“敲门行动”“扫楼行动”,深入剖析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科学判断,开出疫情防控个案“处方”,做到“一小区/点位一分析”“一小区/点位一处方”,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个性化管控措施。
通过各方努力,日新增感染者人数明显下降,在隔离管控外发现的新增阳性感染者越来越少,社会面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疫情走势趋稳向好,感染传播风险已得到有效遏制。同时,现在也是我市实现动态清零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一旦放松警惕,疫情就有可能出现反弹,还需持之以恒地落实防控工作不放松。
2022年3月1日以来,我市本轮本土疫情阳性感染者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仍是奥密克戎BA.2和BA.2.2变异株,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
文汇报:一些患者之前预约的手术因为疫情延后了,请问现在的医院手术都恢复了吗?
赵丹丹:5月1日以来,全市医疗机构逐步恢复了日常医疗服务,但尚未完成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所以对于您提到的手术问题,还需要按照疾病本身的性质来分类安排:
对于急诊手术,医疗机构需在最短时间内完善必要的准备,争分夺秒地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对于这类手术,医疗机构是一直开放的,前期我们要求医疗机构在急诊室、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缓冲区域,就是为了让患者在出现突发状况、尚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在医学上,除了急诊手术外,还有不需要紧急实施的限期手术和择期手术,这两类手术医疗服务正在逐步恢复中,目前手术量已恢复到3月初的近两成。为此,我们将加快推动医疗机构的复工复医。
同时,我们也将指导医疗机构在对限期手术或择期手术上,从有利于病人疾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角度,把握好治疗效果和治疗时机开展手术,特别对已经预约好、短期内必须要开展手术的患者,在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尽快做好患者的治疗安排。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大家都非常关心封控期间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此前民政部门也开通了热线求助电话,请问运行情况如何,集中反映的问题有哪些?
陈跃斌: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患病老人等)是特殊困难群体,需要特别关爱保障。我们一方面依托原有的各项工作机制,尽可能全面地排摸了解需求,另一方面在4月27日公布了各区养老服务热线电话,通过24小时值守接听,及时掌握困难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并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尽力给予帮助。
截至昨(5月10日)晚10时,各区养老服务热线共接到反映诉求的来电5500余个,其中近5000件经协调努力已得到初步解决,其余还在办理中。
经梳理,老年人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帮助解决物资缺少的困难,主要诉求包括不会网购大米、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难以买到成人尿片、尿垫等护理类产品等;二是请求帮助解决求医问药的不便,反映的焦点是配药时间过长、部分专科类药难配,以及去医院看病难等;三是希望帮助解决日常生活类问题,比如修理物品、联系出租车等等。
对于这些诉求,各区养老服务热线均及时作出响应,并依托各区、各街镇的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对接资源予以解决。例如,通过纳入社区团购渠道、“老伙伴”关爱帮扶等多种方式,尽力帮助困难老人领到、买到生活物资、护理产品;又如,为缓解求医问药难,各区养老服务热线收到老人诉求后,都会尽快与相关街镇对接,通过志愿者线下线上服务,帮助代配代送。
本月初,崇明区一位老人急需治疗肺纤维化的特定药,接到紧急求助后,区里想方设法多方协调,终于帮助他从中心城区的市级医院配到了药。
帮助老人们解决困难的同时,各区养老服务热线也在主动关心关爱老年人。例如,静安区的养老服务热线在主动联系老人未果后,立即呼叫街镇、居村,工作人员上门后发现老人身体不适,立刻送医。
此外,近期有些老人反映因疫情封控在家,心情受到了影响。对此,热线工作人员不仅尽力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还给予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和抚慰。
尽管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仍深感这些与困难老人的各种实际需求还有距离。我们也将和各区、各街镇一起继续努力,尽心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上海目前现在有多少收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主要收治哪些人群?配备的救治力量够吗?
赵丹丹:目前,全市共有市、区两级48家定点医疗机构,床位共约2.5万张,其中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新华医院长兴分院等4家医院设置为专收儿童的定点医院,共有床位500多张,并设置了亲子病房。
定点医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以及伴有心、肝、肺、肾、脑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血透患者等慢性功能器官障碍患者,急性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病症等急性病患者,还有失智失能人员、重症孕产妇、无人照护的7岁以下儿童等患者。
为提升定点医院的救治能力,我们持续加大医疗力量配置。除定点医院本院医务人员外,我们向市、区两级定点医院补充了国家援沪医疗队和市级医院支援队1万余人,其中包括来自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福建以及本市各大医院重症医疗队1000余人。
根据市、区两级方舱调整计划,我们又将6000余名国家援沪医疗队和市级医院支援队医护人员再次充实到7家市级定点医院和21家区级定点医院,努力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当前,定点医疗机构还存在重症患者多、高龄患者多等挑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定点医院医疗力量的配备,畅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社区的双向转诊通道,为患者增加更多的收治空间,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
澎湃新闻:普陀是市中心第一个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接下去如何在逐步恢复日常生产生活的同时,做到防疫不放松、疫情不反弹?
徐树杰:目前,普陀区已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这有赖于全体普陀居民的支持配合,也有赖于广大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城市保供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普陀老旧小区较多,老年人口比例高,“降新增、防反弹”任务重。
现在,随着疫情好转,区域内人员流动会增加,为保障居民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又做到防疫不松懈,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快制快处置新增疫情。严格落实“四应四尽”,对新增的每一例阳性感染者,迅速找到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还不够细致,为居民考虑得还不够周到,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争取居民的理解。疫情攻坚战中,足不出户的居民和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一样,都很辛苦,也都很坚忍,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二是齐心协力服务居民小区。目前,全区有封控区183个,管控区400个,防范区383个。管控区和封控区精确到楼栋,防范区是整个小区,防范区的居民已经可以在适当范围内进行活动,一些居民生活场所也在慢慢恢复。随着疫情继续好转,我们会进一步缩小封控区、管控区,扩大防范区,让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走出小区。
此外,我们向居民发放了“居民小贴士”,提示居民在恢复外出生活的同时,仍然需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同时,继续指导重点行业和单位,落实好学校、工地、楼宇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巩固现有来之不易的成果。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能力建设。为了方便居民可以就近进行核酸检测,我们已经在全区规划安排了432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还配备了12部流动核酸检测车,全力构建“15分钟采样圈”,让日常检测更加便民高效。
与此同时,普陀在防范区全面推开疫苗接种,特别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做到应接尽接、能接快接,呵护好最脆弱群体。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进行“一企一方案”,把“场所码”“数字哨兵”作为复工复产前置条件,增加其覆盖面和使用率。
四是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保障。我们将在兜住防疫底线的同时,全力服务保障居民生活,满足日常就医需求,解决大家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积极创建“无疫小区”,清零一块、守住一块、恢复一块,上周,我们已经在区里尝试了有序有限开放,让防范区的居民陆续走出小区,分时段到周边超市、卖场、药店购置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第一批市级“白名单”企业,已经在普陀区实现了复工复产。
东方网:普陀是最早推广“场所码”和“数学哨兵”的区,为了下一步常态化防控,这方面工作进展如何?
徐树杰:“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可以看作是场所的一个“身份证”。市民每到一处场所,通过扫码、亮码,完成健康核验和场所准入,这是今后有序开放、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础性的保障。
近期,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原则,我们在25类重点场所覆盖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布设“场所码”“数字哨兵”,聚焦商场内店铺、园区内楼宇等内部场所,聚焦沿街商铺、快递网点等零星分布的点位,进行集中补点布设。目前,全区已布设“场所码”“数字哨兵”近8万处。
下一步,我们将把“场所码”“数字哨兵”部署应用作为复工复产、“无疫小区”创建的前置条件,除了要布好,还要用好、管好,做到“应扫尽扫、应验尽验”,为严格防范流动中的风险、开展精准流调提供保障。也请市民朋友们,不光是普陀的市民,大家在进入各类场所时,主动扫码、主动亮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构筑我们城市的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