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6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16

  人民日报:大家都很关心的复工复产和复学,请问有什么具体的时间节点吗?

  宗明:我们将分阶段推进复工复产。今天(5月16日)起,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然后再逐步扩大复工复产范围。非生产性企业,继续倡导居家办公。

  分阶段复商复市。今天开始,先有序恢复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线下业务,然后再有序恢复农贸市场、理发和洗染服务等。各类影剧院、文博场所、健身房等密闭活动场所暂缓开放。

  分阶段复学复课。优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务的高三、高二、初三年级学生复学。中小学其他各年级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托育机构等不安排幼儿返园。做好高校有离校返乡意愿学生的服务工作以及自愿留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学习生活保障等工作。

  凤凰卫视:医院门急诊陆续恢复,请问如何在保障医疗机构日常运营的同时做好院感防控?

  邬惊雷:随着本市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陆续恢复,医疗服务量逐步提升。目前疫情反弹风险始终存在,院感防控压力依然大。我们特别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院感防控:

  一是从严管控重点区域,降低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各医疗机构要落实医院网格化分区管理,对人流量较多的门急诊、发热门诊与相对固定患者的住院部进行严格分隔管理。同时我们要求对急诊室、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缓冲区域,要实行相对分区、独立运行的闭环管理。

  二是从严开展筛检处置,及时锁定高风险人员。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血液透析中心、手术室等高风险科室工作人员以及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所有工作人员按照“一天一检”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三是从严落实“应转尽转”,全面提速阳性感染者转运隔离。医疗机构发现阳性感染者后第一时间要与市、区转运部门联系对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时间、最高效率完成阳性感染者转运工作。

  四是从严强化预防措施,建立行为屏障。各医疗机构要开展全员培训,特别要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医务人员要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五是从严压实防控责任,统筹安排查纠整改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加强自我监督管理,按照规定建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配备专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和专职感控人员,定期组织对疫情防控、院感控制等工作开展全面自查、专项自查和日常自查。

  六是从严落实“守门员”制度,加强疫情预警和监测。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场所码”“数字哨兵”应用,实现人员扫码进入,做到“凡到必扫”“逢到必检”,加快构建疫情防控“防火墙”,请广大市民朋友进入医院时主动扫“场所码”。

  文汇报:解封之后,就医人数肯定有所增加,本市各医疗机构怎么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有什么便民举措?

  宗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社会人员流动会逐步加快,医疗服务需求会进一步增长。全市医疗机构将加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满足市民群众诊疗服务需要。

  一是延长诊疗服务时间。全市医疗机构周一到周六,结合患者就诊数量延长门诊时间,做到“中午连一连或下午延一延”,确保当日就诊者都能够得到接诊。在做好工作日手术安排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也已经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有序增加周末手术安排,解决疫情期间积压的手术。

  二是优化预约服务。全市医疗机构要开展分时段预约门诊、检验、检测等服务,根据病人预约数量,配齐配足医务人员和诊室,减少病人候诊时间。

  三是保障危急重症抢救通道畅通。急诊应当设立缓冲区域,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即使没有核酸检测结果,也应该在做好规范防护情况下,立即开展救治工作。

  四是加强药品配备和健康管理。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不断拓展上级医院延伸至社区处方的药品种类。加强对老年人、慢病患者、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主动健康管理,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五是不断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落实互联网医院跨院复诊,支持大病医保线上报销和志愿者“代配药”服务。为满足市民星期天就医的需求,5月22日到6月底,全市互联网医院全部开放星期天的义诊服务。

  为了确保医疗机构防疫安全,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场所码”,有条件的布局设置健康核验一体机。同时,做好医疗机构环境消杀,严格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落实院内分区管理,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解放日报:在新冠救治、疫苗接种和日常诊疗上,医保部门有什么具体举措来支持防疫?

  夏科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切实做好新冠患者救治费用和疫苗接种保障。继续落实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政策。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的医保费用支持,及时足额支付相关费用,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继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医疗保障政策落地实施。

  二、优化互联网医院医保相关政策。为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优势,医保部门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依托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线上看病配药服务。

  第一个方面是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的优势,按照互联网医疗诊疗规范,积极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

  第二个方面是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支持具备线下医保门诊大病结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经过系统改造后,提供互联网门诊大病复诊服务。

  第三个方面是针对“一老一小”使用互联网医院不便的情况,医保部门优化了互联网医院的医保结算,患者亲属可通过绑定随申码的亲属码,帮助老人或者小孩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代配药和费用结算。

  三、围绕市民日常就医需要,主动回应市民诉求。

  第一方面是放宽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时效,将大病登记到期参保人的大病待遇延长6个月,延长零星报销发票办理时限。

  第二方面是在疫情期间,本市参保人或委托他人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购药,因客观原因无法持卡结算的医药费用,在疫情稳定后,将按照“分类规范、应报尽报”的原则,妥善解决。

  第三方面是支持社区及公立医院开展“长处方”“延伸处方”“代配药”服务。此外,还积极运用“一网通办”“随申办APP”等互联网渠道,为参保人提供医保业务“不见面”办理服务。

  东方网:上海逐步过渡到常态化防控后,日常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请问宁光院士,对于市民个人防护有哪些提示?特别是像老人、儿童这些人群,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宁光:当前,本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应急处置向常态化防控转换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降新增、防反弹”压力依然很大。所以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还需要市民自觉遵守相关防控规定,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要加强个人健康防范管理,坚持“三件套”“五还要”。要尽量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外出,避免扎堆集聚;要按照各类场所防疫要求,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主动做好测温、亮码、扫码等防控措施。如果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KN95、N95口罩,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就医排查。随着逐步常态化防控,包括瑞金医院在内的上海市区两级医院也恢复基本医疗,满足市民健康需求。

  在这里,我想用16个“三字口诀”做为生活小建议送给大家:即戴口罩,常通风,讲卫生,定距离,重消毒,常运动,少流动,不聚集,增营养,要交流,验核酸,测体温,早就医,健康码,打疫苗,基础病。

  我稍微解释一下。一是戴口罩。科学规范口罩已是大家共识。尤其是在转到常态化防控时更为必要。戴口罩在目前是防止疫情死灰复燃的重中之重。

  二是勤通风。上海有开窗通风的好习惯,要坚持,尤其是夏季开空调时通风是很重要的措施。

  三是讲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手卫生,触摸可疑污染物后更要及时清洁消毒双手。外出减少触碰,携带清洁餐巾纸用作避污纸,避免手的直接接触一些物品。

  四是定距离。也就是保持足够社交距离至少一米,建议2米,这样就更加安全。

  五是重消毒。居家清洁适当消毒。居家应该以清洁为主,消毒可用更环保的物理方法如煮沸、日晒等,对一些手高频接触的如门把手等,可用75%酒精擦拭,也可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等。对外卖快递等外包装还是注意要用有效消毒剂喷洒擦拭,并且能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六是常运动。疫情防控居家长活动少,建议选择可行的运动方式“动”起来,各种运动都很好。家庭成员间互相促进的趣味性运动既增加感情又减低心理问题。也提醒老年朋友注重运动,选择合适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和力所能及的抗阻运动,保持自身状态;对于青少年朋友也要多运动少游戏。若情况允许如防范区可选择户外人员不多时,上下午各20分钟的户外锻炼,例如跳绳、跑步、羽毛球、踢毽子等。但也提醒家长朋友孩子是易感人群,不能以运动为借口违反防疫制度。

  七是少流动。转入常态化防控后还是再一次提醒大家,非必要不流动。因为人员的高密度流动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封控区、管控区以及密接者或次密接者的流动更加不利于疫情防控。乘坐交通工具也要做好个人防控。

  八是不聚集。聚集尤其是脱下口罩的近距离聚集是病毒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坚持非必要不聚集是保持社会面清零的重要措施,真心希望我们大家能做到,这样才能保持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建议我们把聚集搬到网上用视频的方法和家人朋友交流,阅读和欣赏音乐等艺术等。大疫之后必有大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或许此次疫情之后视频等网上交流会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的一部分。尤其老年人更要尽量“避开”人员密集场所、人流出行的高峰时段。必须外出一定做好个人防护备好手杖或有人陪伴。

  九是增营养。保持良好营养增加免疫力是防治病毒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儿童即其他特殊人群。对于老年人来讲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多种膳食非常必要。而对儿童青少年,丰富营养保证身体生长,增强免疫力,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太油腻和高热量,要注意包括维生素D在内的维生素的供应。

  十是要交流。疫情防控自觉居家。这是一个难得家庭内交流的机会并且增加亲情。对老人,通过交流打消他们的顾虑;对儿童,通过交流增加他们对新冠的了解,增加科学防控知识。多交流,多沟通还可有效消除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十一是验核酸。在上海已经实行免费核酸检测,而且建立更加便捷的核酸采样点。即便是转入常态化防控,还是要按要求检测核酸。记住:检测核酸既是保护您自己也是保护您周围的家人及同事。

  十二是健康码。出示健康码将会是常态化防控时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重点场所还会有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等措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不便,但为了常态化防控,还是希望大家能自觉遵守。

  十三及十四是测体温早就医。测体温是提高警惕发现新冠的有效方法,一旦发热,您可以自测抗原同时尽早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十五是种疫苗。这也是我今天最想呼吁的一件事。要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有序推进疫苗同源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进一步提高接种覆盖率,筑牢疫情防控免疫屏障,有效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做好健康责任的第一人。尤其是老人,建议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尽快接种。

  十六是基础病。随着上海疫情的逐步控制,上海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急诊和住院等医疗服务已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常态化运行状态,市民朋友们如果因基础病变有就诊需要,可以前来就诊,就诊前请尽量做好预约,减少人员聚集。

  新民晚报:目前在院治疗的重症患者还不少,他们的救治情况如何?日常诊疗恢复后,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能否得到保障?

  邬惊雷:目前,在本市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仍有一定数量的重型病例在院治疗。这些患者一方面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常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坚持“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原则,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从上海来讲,一是完善定点医院救治体系。目前,上海建立了市、区两级的定点医院救治体系,各家医院都配齐配强针对老年人救治所需的各科室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做到重症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

  二是优化定点医院协作机制。加强市、区两级政府统筹,推进市、区两级定点医院分工协作,建立市级专家进驻区级定点医院工作制度,中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华山医院等市级医院分别对口区级定点医院,现场指导重症救治工作,加强专业技术支撑,及时提出救治和转诊方案。

  三是充实定点医院救治力量。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建立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救治专家组和中医专家组下沉定点医院。在此基础上,还将国家援沪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市、区两级定点医院中,强化危重症患者中西医协同救治,不断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服务能力。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