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澎湃新闻:浦西封控涉及人数众多,浦东还有浦南地区目前处在阶梯式管控中,请问现在对放化疗、血透病人、孕产妇这三类人群的就医有没有特别的渠道?
吴乾渝:关于封控区域的就医问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在规范防疫的前提下已全部开放。目前,各区普遍建立了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设立专人专班,畅通就医渠道。本市各村居委会对放化疗、血透、孕产妇等重点人群需求进行收集,协同各区卫健委确定的医院做好封控区医疗保障工作。
如果是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拨打“120”,同时向村居委申请就医。如果是非急危重症患者,可以与封控小区所在的村居委联系,专车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医疗机构就诊。放化疗、血透病人原则上到原来的医院就诊,因封控原因无法前往的,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另外,孕产妇原则上闭环转运到所在区的定点医院就诊。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用药,在居村委的协助下,由所在区的区属医疗机构将药品送至社区。
新民晚报:封控期间,怎么提升互联网医院服务水平?包括通过互联网医院开的药发货、配送慢,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吴乾渝:现在全市已批准76家医疗机构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包括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和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本市互联网医院业务诊疗量明显增加,平均上升了50%-80%左右,我们增配了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人员,延长了服务时间,拓宽了服务内容。有的医院在互联网普通门诊基础上安排了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为就医市民提供复诊、配药和咨询服务。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我们建设了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推动“互联网医院”规范运行。
确实,疫情期间,由于第三方配送人员紧缺,有的时候可能出现配送药不太方便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依托社区平台,由村居委收集配药需求,与医疗机构对接,再配药到社区。
新闻晨报:社区封控期间,怎么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关心照顾,比如孤寡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人?如果家里大人感染被转运治疗,未成年子女谁来照料?
曾群: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对社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各级民政部门、街镇和村居委也在想方设法做好社区特殊人群的服务保障工作。
比如说,对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社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了解掌握情况,帮助老年人开展核酸检测登记,协助送餐和配送生活物资等。很多“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们与结对关爱对象每天通一个电话,通过“远程陪伴”,提供关心关爱。
同时,针对封控管理期间社区老年人的一些刚性需求,比如助餐、居家护理等,我们要求各街镇、各服务机构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尽力提供服务。此外,很多区发挥养老顾问服务网络作用,及时掌握高龄独居老年等群体的动态信息,利用“为老服务一键通”信息平台,24小时在线受理老人和家属来电。对有特殊要求或困难的老人,反馈至对应的居委会或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当然,关心关爱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要我们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和支持。这里恳请大家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给予身边的独居老年人和困难群体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也将持续改进工作,完善措施,更加及时地响应和妥善解决特殊人群的急难需求。
因疫情可能导致的儿童临时监护问题。一旦大人感染被转运治疗、或者因疫情封控管理无法回家,造成未成年子女无人照料的情况,我们要求儿童所在街镇的“儿童督导员”和所在居村的“儿童主任”迅速响应,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安全为第一原则,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和帮扶服务。对于适合居家的未成年人,要协助尽快确定合适的照料人并安排临时生活照料措施。如果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照料人,儿童所在区和街镇应第一时间落实属地责任,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指派专人临时照料,确保孩子处于有效监护的状态。
对于无法在家中实现照料的,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街镇未保工作站等场所可以安排专门人员,提供兜底性的临时照料,保障孩子有人管、有人关心、有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