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新华社:国家卫健委前天发布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南第三版,调整了一些具体要求。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第三版的调整主要有哪些?上海又是怎么做的?
邬惊雷:与第二版《指南》,第三版《指南》主要有3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一是核酸检测区域的划定更加精细化。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以本市的区域筛查为例,我们采用切块式、网格化推进的方法,扩大筛查覆盖面,3月16-20日期间,我们对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核酸筛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根据筛查异常人员的分布,进一步缩小锁定重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切块,针对高风险的区域继续开展精准的筛查。更快找出潜在密接、次密接,及时将风险源管理起来,加快排查速度。
二是缩短了核酸检测完成任务的时限。第二版《指南》中要求“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应当在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在3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这次第三版《指南》针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的特点,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这个要求与我们当前坚持的“以快制快,努力跑在病毒前面”的防控要求是契合的。
三是优化了“采、送、检、报”等各个环节。核酸检测不仅仅是大家看到的社区人员发动、志愿者维护秩序、医务人员采样检测等,还包括了重要的信息支撑、采送检匹配调度、阳性结果快速处置、物资保障、医废处置、新闻宣传、综合协调等方面。第三版《指南》在吸取了全国各地核酸筛查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重要环节进行了强化,要求各地成立专班,为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充分实现资源快速调度、整合、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
下一步,我们按照国家第三版要求,细化组织实施方案,加强人员配备,改进工作流程,强化“采、送、检、报”全流程协同和精准调度,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解放日报:本次疫情闵行的阳性感染者比较多,这两天梅陇等街镇还在进行封闭式核酸筛查。一些社区已经封闭多日,对居民的生活保障和就医等实际困难,区里怎么解决?
李锐:生活保障的确是大家最为关切的问题。连日来,闵行区正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核酸筛查。社区封闭确实给大家带了不便,我们时刻关注着大家的诉求和困难,也确实发现了许多需要改进的环节。“菜篮子”“米袋子”“药罐子”都不是小事情,我们仍在尽最大的努力,不断改进、优化各项保障措施。
一是全力加强生活服务保障。建立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优先保障线上平台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提高岗位到岗率;整合各类社会主体资源,联系国有企业,发动商超、电商平台与餐饮企业、工厂开展对接,形成保供企业清单,共享配送,同时,对接外区和外省市的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直供;充分发挥街镇的力量,拓宽服务渠道,线上集采分送,线下多渠道集采直送,发放生活物资采购提示卡,重点关心好低保家庭、重残无业、独居老人等群体。
比如马桥镇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加急上线“古藤马桥电商平台”,“客服专员”专门服务,志愿者解决“最后一百米”配送问题;莘庄镇慈善超市当天采购,当天打包,当天配送到各个封控小区,志愿者第一时间帮助送达每户家庭。
二是着力满足特殊群体就医需求。明确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为封控区域人员因症就诊指定医疗机构,将现有普通发热门诊场所调整为封控人员指定发热门诊;将区中心医院调整为管控区人员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调配专人专车用于封闭管理区域人员的转运;各街镇成立工作专班,各居村统计、对接需求;区层面新设医疗点供血透患者及时开展临时紧急诊疗,协调中山医院提供血透患者的透析治疗;对于日常性疾病患者,由志愿者代为配药或者引导其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网上诊疗。
同时,成立转运专班和志愿者团队24小时在岗,落实转运全流程闭环管理,保障危重患者转运救治。在原有120的转运基础上,增配40辆商务专车,提升就医就诊转运能力。
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在此特别感谢大家,尤其感谢闵行的广大市民朋友。当前,闵行区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最吃紧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保障好辖区居民的生活服务和各项需求。
新民晚报:针对奥密克戎的特性,现阶段对大家有哪些提示?另外大家想知道,居家环境如果要进行消毒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付晨:现在很多小区解封,大家可以出门了,在这里提醒一下:一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三件套”“五还要”,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防护措施。二是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沪,非必要不聚集,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戴好口罩。三是做好季节转换时期的呼吸道疾病防护,儿童、老人等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大家居家时间增多,更要注意做好居家环境的消毒工作。首先是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最好能持续开窗,若做不到则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空调过滤器、过滤网,应每月清洗消毒,可用空调消毒液喷洒至湿润,作用30分钟。
二是关于物品消毒。家里的大部分物品不用消毒,但对于频繁使用和接触的物表可以进行消毒。小件物品如手机、鼠标、门把手、水龙头、各种按钮等,可用60-80%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面积较大如桌面、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溴)500 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拖拭消毒;衣物、被褥等织物一般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消毒,但要勤换洗、勤晾晒,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餐饮具一般采用“清洁剂+流动水”清洗,如果不放心,煮沸或者使用消毒柜也是很好的选择。
三是关于快递消毒。快递尽量在户外拆,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即可。如需拿回家中拆,可以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使用消毒湿巾将外包装表面完全擦拭消毒,静置半小时让消毒因子充分作用,处理完快递后做好手卫生。
另外,需提醒大家,在消毒时要注意选对产品,用对方法。使用消毒剂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重点关注有效消毒的三要素,即“消毒方式、消毒液浓度、作用时间”,根据实际用途,按使用说明书配置相应浓度的消毒液。
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是家中最常使用的两类消毒剂。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对皮肤和黏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不可直接用手接触,配制和使用时一定要戴手套。有一点特别要注意:84消毒液不能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后使用,会生成氯气,对身体造成危害。消毒完成后,要用清水冲洗,去掉消毒液残留。医用酒精应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光保存,避免儿童触及。由于酒精的易燃性,使用时要远离火源,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
此外,家庭消毒也要避免过度,别让“消毒”变“投毒”。消毒液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过度消毒不但不会增加消毒效果,反而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负面作用。
上海电视台:本市公立医疗机构是否可以提供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服务?市民去医院的话哪些情况要做核酸检测,哪些情况可以做抗原检测?
邬惊雷: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检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快速、简便,从而可以帮助提高病例的早发现能力,它是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两种方法相比,抗原检测方便、快捷,但灵敏度稍差;核酸检测相对复杂,检测时间长,但灵敏度、特异度都比较高,所以作为确诊方法。核酸检测仍然是新冠肺炎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阴性不可替代核酸阴性证明。
基于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特点,为更好发挥抗原检测的优势,更快、更全地掌握和发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抗原检测工作主要在特定群体或集体单位有组织地开展,一旦出现检测结果异常情况,将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复核。目前,抗原检测主要是配合核酸筛查,如果本市市场有供应,操作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一旦检测结果异常,应立即报告,按照规范流程前往发热门诊进行核酸检测。
东方网:这几天大家都在转大华二村居委会的一封公告,对封控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考虑得很周到。能否介绍一下,镇里具体是如何组织好防疫和居民生活保障的?
俞忠华:您刚才提到的大华二村二居是大场镇目前仍在封闭管理中的9个小区之一。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大场镇累计封控27个小区、409个楼道,涉及约9.7万名居民,在短期内集中服务保障好这么多居民,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是须臾不敢停歇,一刻不敢懈怠!我们充分认识到,老百姓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物资保障、求医问药、信息告知三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要做好防疫和各项群众工作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解决好谁来干事的问题。做好工作关键靠人,在指挥层面,我们镇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每天早晚两次视频例会,“各路人马”多方会谈,直接讨论具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落实层面,我们分别成立小区内外场的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确保每一件事情都有人“接单”。在执行层面,在各楼道组建“1+1+1”三人小组,即1名楼组长、1名社工志愿者和1名安保人员,把封控要求及时落实到管控末端的同时,也让居民们感受到,始终有人陪伴着、守护着。目前,我们累计组织发动机关干部、社工、民警、医务、志愿者等等各方力量,共计1.6万人次,可以说是穷尽所能,落实好防疫要求,服务保障好居民生活。
第二,解决好物资保障的问题。物资保障是关系居民生活的基础性问题,对封控区域平稳有序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也想过统一配送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但是众口难调。因此我们决定不改变居民日常生活习惯,居民仍然可以点外卖和网购,由我们来解决配送的“最后一百米”。但工作量巨大,日均配送在3万件左右,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了“门口货架集中放、外场打包上‘小车’、内场转运至楼下、志愿者配送到家门口”的工作流程,特别是对一些单据破损、信息模糊的无主快递,我们通过和快递小哥确认、拍照至微信群“寻亲”等方式,有效保障了居民生活物资需求。此外,每个小区都有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我们通过建立底册、定时慰问、配送三餐等方式,确保特殊人群平稳度过小区封闭管理期间的生活。
第三,解决好求医吃药问题。相当一部分居民都有求医问药的需要,我们也是急群众之所急,专门协调镇域内三个卫生中心,分片组建医疗保障工作队伍,公布24小时热线,建立工作微信群,镇疾控办、专业医生、居委书记“一对一”沟通居民医疗需求,对线上能够解决的,第一时间给出诊疗方案;对需要代配药的,由配药小分队到指定医院尽快配齐药物;对需要外出就医的,抓紧协调医疗机构,落实120转诊,不断化解居民对看不上病、吃不上药的紧张和担忧。比如,某封闭管理小区内有一位高龄孕妇即将临产,建卡医院在外区,也是经过小区居委、镇政府、区卫健委等多方共同努力,及时对接其建卡医院,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在征得孕妇本人同意后转至定点医院,顺利生产。
第四,解决好信息壁垒的问题。在得知小区要封闭管理信息后,居民们难免有恐慌情绪,这种恐慌、焦虑情绪的根源往往是未知,因此,我们重点搭建好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组建各楼道微信群、及时发布告知书等方式,讲清楚封闭管理要求、服务内容、核酸检测、证明开具等等居民普遍关心关注的信息,比如,大华二村二居是每天发布一个公告,同时专门制作和发布温馨提示、早中晚问候语,第一时间告知快递到了、药配好了等信息,提醒天气变化、避免购买易碎品等事项,努力提供“确定性”信息,以此平缓居民情绪,争取居民对我们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经过努力,目前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许多爱心居民纷纷“投喂”,比如,热心阿姨给楼道值守工作人员送来“生日面”、有的给大白们送来自制姜汤、蛋糕零食等等,这也让我们工作人员很感动。在此,我也代表所有工作人员向可爱的居民朋友们表示感谢,也恳请大家继续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区关于疾控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好各项防控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的精细化和穿透力,快速、精准、高效地保障好居民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