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第一财经:《行动方案》中提出实施未来布局“领跑计划”,谋划未来产业先导区、加速园和试验场,请问下一步在推进未来产业空间布局上有什么样的考虑和打算?
吴金城: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速园以及试验场,是根据未来产业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布局适合未来产业发展的载体空间。其中,先导区主要承担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和制度示范功能;加速园主要承担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加速功能;试验场主要承担未来技术和产品应用场景示范功能。
关于未来产业先导区,我们将根据区域创新资源分布,在全市打造15个左右的未来产业先导区。这些先导区将在若干个细分产业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产业发展路径模式上、体制机制上、制度政策上探索创新,成为未来技术策源地、基础研究发源地。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第一批3个先导区建设,分别是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和紫竹高新区。其中张江科学城拥有大量研究未来科技的科研机构和科学设施,将聚焦未来健康打造中国药谷,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同时,张江科学城是综合性的,也会在未来智能方面打造全国智能发展高地。临港新片区将依托氢能谷打造未来能源的策源地,依托生命蓝湾等打造未来健康的重要引领区,依托信息飞鱼等打造未来智能的示范区。紫竹高新区将促进大学校区与产业园区“双轮驱动”,加强未来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成果转化,打造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领域的技术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
关于未来产业加速园,我们将依托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和重点大学科技园,瞄准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加快推动一批未来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目前上海已经发布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是上海未来产业的核心承载区;我们还将谋划更多以未来产业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同时,上海拥有复旦、交大、同济、东华等1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效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学术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未来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加速器。
关于未来产业试验场,我们重点围绕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推出一批融合性、综合性应用场景。如以“产业未来化”为试点,支持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承载新技术、新场景、新变革的“未来工厂”,通过融合扩展现实(XR)、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在目前标杆性智能工厂的基础上再升级、再迭代。以“生活未来化”为试点,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一批重点社区、三甲医院和智慧商圈进行先行先试,打造一批改变未来生活范式的“未来社区”、“未来医院”和“未来商业”。
下阶段,我们将以未来产业载体建设为抓手,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政企合作,我们热忱欢迎拥有创新技术、应用模式、解决方案等领域潜在优势的各类企业、机构、团队等,在沪投资兴业、深耕发展,我们将全力做好相关的服务保障,为各类创新型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政策支持和产业生态。
界面·财联社:我们看到未来产业布局充分考虑融合了上海特色。能否补充介绍下上海在这些方面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张宏韬:依托“3+6”新型产业体系,上海已经具备发展未来产业的扎实基础,在五大领域集聚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大批创新人才。
未来健康领域,上海是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发源地,是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基因和细胞治疗产业集聚地之一,集聚了全国1/3的细胞治疗研发企业,在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类器官和基因治疗等领域领跑全国,在合成基因线路与精准治疗、智能细胞药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未来智能领域,上海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打造了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上海“朋友圈”,2021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7亿元,在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新一代通信等领域都集聚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研究机构,张江人工智能岛、西岸智慧谷等区域将成为未来智能创新应用的实践地。
未来能源领域,上海是能源装备产业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不仅在火电清洁高效利用、第三代先进核能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海上风电、太阳能装备、智能电网等领域走在行业前列,而且在高温气冷堆、铅基堆等第四代先进反应堆以及聚变堆技术、新型储能等领域具有先发优势,集聚了一批创新资源。比如临港“国际氢能谷”、嘉定“氢能港”等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了包含燃料电池电堆、系统集成、整车、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落地上海。
未来空间领域,集聚了一批链主企业和核心设备配套企业,在深海资源开采、极地科考用海洋装备,新一代空天运载工具与载荷设备,以及基础材料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集聚了一批大院大所大企业和创新型、配套型中小企业。
未来材料领域,材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上海产学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仅在高端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领域有传统优势,在新型领域,上海拥有全国领先的高性能膜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团队,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优势明显。高温超导、石墨烯等新材料的创新应用也在加快推进。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上海发展未来产业,就是要充分发挥上海的综合优势,依托9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4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群体,依托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依托本市和海内外高校研发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以重大需求、重大项目、重要平台为牵引,让创新人才近悦远来,创新主体活力迸发,使上海真正成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一方热土。
东方网:氢能产业是当下关注的热点,也是未来产业新赛道之一,上海市在推进未来氢能产业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与工作部署?
裘文进: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35年产值有望达到5万亿元。国家和上海“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把“氢能与储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今年我市陆续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到2035年,上海将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目前,氢能应用的主要场景在交通领域,我市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当前迫切需要解决“汽车购置价格高、氢气价格高、加氢站少、应用场景少”等“两高两少”问题。
今年以来,结合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我市统筹国家、市、区三级财政资金,全方位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全市已累计推广应用近2300辆,约占全国总量的21%,车辆类型包括乘用车、轻重型卡车、商用大巴等全领域,应用场景扩展到网约租赁、公交、通勤、物流等。全市已建成各类加氢站14座,初步构建了纯氢、油氢合建等多模式供氢网络,预计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催化剂、碳纸、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国产化,掌握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制氢、储氢、运氢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研发,开展氢冶金、氢能动力等前沿技术研究。
二是强化供氢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生物质制氢、深远海风电制氢,研究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逐步构建以绿氢为主的供氢体系;加强市内输氢管道的规划建设,强化长三角区域的氢源互通互保。
三是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空间布局,支持金山、宝山建设氢气制备和供应保障基地,支持临港、嘉定、青浦打造氢能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全面支撑我市提升绿色低碳未来产业的发展能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报告还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请问未来上海在打造产业集群中如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未来范式?
张宏韬:上海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就是为现代化产业体系“蓄能”。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大中小企业开放式、融合式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是加强企业创新主体队伍建设。构建“行业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梯队。近三年全市科创板上市企业超过70家,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近5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前一个问题讲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两万家,这样庞大的并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群体是我们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力量。企业创新中,企业的研发机构或者企业的技术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和平台。现在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企业技术中心网络,全市各类企业技术中心超过三千多家,我们最近做过一个统计,我们发现8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8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制造业百强企业都拥有企业技术中心。下一步,将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和产学研资源结合,向未来产业领域布局发展。
二是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上海在重大装备整机集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在能源装备(上海电气、中国电气装备、中国重燃)、高技术船舶(中国船舶的LNG装备、邮轮)、新能源汽车(既有本土企业,也有近年落户的行业龙头)、高端医疗装备(联影)、航空航天装备(商飞、商发)等领域都拥有产业链“链主”企业,这些领域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带动整个配套产业链零部件、材料、软件、控制器件、传感器及芯片的发展,为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和舞台。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大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和创新资源,实施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推动新技术、新应用在上海落地生根、持续发展。
三是培育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聚焦智能计算、智能机器人、材料数字引擎等方向,鼓励发展一批产业生态型创新联合体,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和典型用户单位,聚焦基础底层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在技术创新、标准互认、产业配套等方面形成协同关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今年本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已经签约了3对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下一步,将做好跟踪服务,强化需求导向下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尽早将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化的创新成果,以研发经济的壮大加快未来产业的发展。
上海电视台: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颠覆性技术的突破,请问市科委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支撑未来产业发展?
陈宏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中央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定位和战略要求。今年,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软X射线装置、转化医学设施等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硬X射线装置、光源二期线站等加快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初显成效,医疗机器人、流程智能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筹建;各类战略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为未来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行动方案》的实施,市科委将配合市经信委和市发改委重点做好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源头创新。在基础研究方面,继续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探索者计划”,引导高校、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设立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面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等方面布局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在未来车脑芯片、精准蛋白质图谱等方面加快实施新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
二是强化创新供给。聚焦绿色低碳、6G、元宇宙等新赛道开展前沿技术布局。以“公开海选”“揭榜挂帅”等形式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聚焦碳基半导体技术、免疫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技术等方向,遴选了一批颠覆性技术项目,并探索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落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三是强化创新生态。按照科技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所在地区领军企业协同,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着眼未来产业重点方向,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希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涌现一批高质量的原始创新成果,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正联合闵行区、宁德时代等,筹备建设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产业科技园,同济大学将联合杨浦区、嘉定区、上汽、百度等建设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市科委将支持更多市属高校联合所在地区开展相关建设试点。当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突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加快布局前瞻基础研究、增强颠覆性技术供给,为未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请问市教委在发挥上海高校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支撑服务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孙真荣: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一直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
我市现有64所普通高等学校,15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我市高校集聚了由100余名“两院”院士、3000余名各类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高校人才队伍;我市高校牵头获国家科技“三大奖”约占全市总数的65%;2021年源于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经费超过70亿元,占高校年度科技总经费近30%,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数超过800个,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总的来看,我市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落实《行动方案》,依托我市高校学科专业、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从四个方面支撑我市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通过强化学科建设筑牢创新基础。学科是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关键依托。我们将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持续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行动计划,引育一批兼顾国际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战略科学家、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高校学科整体实力,筑牢原始创新基础。
二是通过优化人才培养对接产业急需。高等学校第一要务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将围绕落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一要求,对接服务未来产业发展,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统筹制订和实施我市高校急需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聚焦健康、智能、能源、空间、材料等未来产业领域布局相应的学科专业,针对性优化调整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今年将先期启动卓越工程师培育专项工作,加快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
三是通过布局平台基地强化服务实效。创新研究平台基地是科研创新的关键平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上海高校已建有近400个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其中不少平台基地直接服务于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去年以来,我们还实施了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上海“3+6”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了一批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强化有组织科研,提升科技攻关实效。
四是通过加大融通协同提升服务能级。围绕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着重于创新链条的融通和创新主体的协同。一方面,我们与市经信委共同实施了联合创新计划,组织商发、重燃等头部企业与上海高校优势力量推进产学研协同攻关,着力开展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风险性较大但潜在获益较高的前沿技术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与市科委协同推进我市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支持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现在第一批启动了两家: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我们还将重点推进“大零号湾”和“环同济经济圈”等区域科创载体建设,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请问临港新片区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将分别承担什么功能?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和支持政策?
吴晓华:按照国家和上海赋予的战略任务,临港把发展前沿产业作为践行使命重要体现,“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信息飞鱼”“AI创新港”“国际氢能谷”等特色产业示园区,已成为临港前沿产业集群发展的靓丽名片,也是培育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的重要载体。
我们将以今天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落实为契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汇聚高端科技资源,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上海“未来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和策源地。如:
在未来健康领域,我们将建设集“高端服务、精准医药、尖端器械”为一体的“生命蓝湾”,发挥顶科国际联合实验室、临港药物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有机所等平台优势,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领域实现突破。
在未来智能领域,我们将打造集算力、算法、终端、场景为一体的“滴水湖AI创新港”,做好元宇宙、软件信息、服务机器人等“五大新赛道”的布局。
在未来能源领域,我们将建设集研发、制造、检测、设施、场景、制度创新为一体的“国际氢能谷”,在核能、氢能、储能等领域提前布局。
在未来空间领域,我们将发挥临港“空天陆海能”高端装备优势,在航空、航天、深海装备等领域集聚一批“国之重器”,把临港打造成为上海建设国际动力之都的核心动力之城。
在未来材料领域,我们将聚焦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新材料创新引领智造高地。
关于临港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至少有这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创新的优势。制度性开放临港对外开放的灵魂,临港鼓励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支持企业在临港率先开展创新,初步形成了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数据便利的“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创新体系。同时,临港将在自动驾驶和氢能应用等领域加快立法,在集成电路离岸贸易、保税研发和封测领域开展创新突破。我们坚持“场景与产业联动”,利用车路协同、公共交通氢能化、数字城市底座、研究型医院等场景,支持未来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临港“大胆试、大胆用”。
二是人才政策的优势。临港牢牢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着力增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构筑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使临港成为人才安家立业的最佳选择地。第一,我们通过引进培育高端产业发展,给各类人才提供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在临港有事业可为。第二,我们特别强调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跨前布局,为各种人才在临港的发展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配套环境。第三,我们积极利用好、制定好中央和市级的人才政策,使各类人才享受更好的人才政策。
三是科技创新政策的优势。临港围绕企业研发、创新平台落地、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出台多个专项补贴政策,让临港成为上海生长高新企业的高地。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平台,形成从基础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应用、孵化生长的创新全链条布局。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