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在这次奥运会中,上海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十四五”期间关于竞技项目人才的培养包括青少年的后备人才,上海有什么新举措吗?
陈群: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上海体育健儿创造了很好的成绩,目前他们正在陕西全运会上奋力征战。奥全运期间,广大市民和媒体朋友对上海运动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上海不断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形成了传统体校办训、体教融合办训、社会力量办训三种模式协同发展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传统体校一直是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多年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选拔、输送、培养体系,培养出了大量优秀运动员。目前,全市共有区级体校34所、市级体校3所,共有20所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本届奥运会冠军钟天使(浦东三少体)、姜冉馨(奉贤区体校)、张灵(青浦区少体校)、陈芋汐(徐汇区少体校)都是由传统体校培养输送的。
体教融合是上海较早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未来我们非常关注、非常充实的一种模式。早在1999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体教结合思想,开辟了一条“把优秀运动队办到学校里,让优秀运动员从校园里走出来”的育人路径。目前,全市共布局建设了65支学校二线运动队,实施了优秀教练员进校园工程,持续提升学校体育训练水平。本届奥运会冠军陈云霞就是由七宝中学田径队转项培养输送的。
社会力量办训是上海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模式。2000年以来,徐根宝足球青训基地、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等一批社会力量办训机构逐渐兴起,推动体育人才培养向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根宝足球基地20年间培养了武磊等43名中超球员(含5名现役国脚);曹燕华学校培养了乒乓球奥运冠军许昕等优秀运动员。
2020年起,本市正式启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建设,现已命名35个“培养基地”,构建了完善的社会力量办训扶持、管理、考核、激励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共注册青少年运动员9000余人,共布局20余个项目,其中注册人数较多的是冰上、击剑、跆拳道、高尔夫球、马术等运动项目。
优秀运动员培养是科学训练、医务保障、科技服务、政策保障等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上海有优势,也有短板。“十四五”时期,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继续推动三种办训模式齐头并进,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渠道,推进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促进职业体育发展,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后备人才培养的广度、力度和精度,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使上海竞技体育进入“源头活水,不断涌来”的状态。
新闻晨报:关于都市运动中心有什么具体的推进建设的计划?还有哪些点已经对市民开放了?
徐彬:都市运动中心是本市“十四五”新提出的,支持建设的新型体育设施。都市运动中心本质上是全民健身和相关产业相融合的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目的是探索体育与商旅文教等多元化的运营方式来拓展市民身边的健身休闲空间。我们看到不管是上海还是各大城市,目前的体育设施比较多的都呈现单一的体育功能。如果是能够把体育和商业、文化、旅游、教育包括会展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以体育为主,其实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对整个健身人群的扩大都是有好处的。
整个“十四五”期间,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市各区都市运动中心全覆盖。在今年5月份市体育局已经印发了关于《推进本市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体的意见》,这里面对都市运动中心的标准、运营管理包括建设都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的意见。我们把都市运动中心分成三类,一类是园区型、一类是商业型或者商区型,还有一类是户外型。对不同类型的都市运动中心,我们在面积上、开展的运动项目上,包括配套的休闲娱乐文化餐饮健康等元素的齐备性方面都作出了一些界定。
“十四五”期间,我们从第一年开始就指导各个区布局都市运动中心选址,目前五个新城的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每个新城至少要新建一个都市运动中心(或体育公园)。我们也把它分成了三星、四星、五星不同的标准,其中五星要求就比较高,必须除了具备我刚刚说的功能之外,还要每年能够举办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等。
市体育局希望努力拓展市民身边的健身休闲空间,更好地推进体育事业跟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会针对都市运动中心这样一个新型综合体,在加强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申报评定、分类指导和典型培育,下一步会出台一些支持扶持的政策。
到今年年底,本市首批都市运动中心就能够通过认定,与市民朋友见面。目前嘉定翔立方园区、宝山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已经具备了都市运动中心的标准,在运营中实现了非常好的效果。
界面·财联社:共享健身房、屋顶足球场等都是很好的创新模式探索,上海是怎么解决供需矛盾的?上海将如何打造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体系?
赵光圣:首先,对于场馆预订问题。应该看到,近年来市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对健身场地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民对健康更加关注,健身需求进一步释放。尽管“十三五”以来的上海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取得了明显成就,全市人均体育场地从2015年的1.76平方米增加到了2020年的2.35平方米,但是本市健身场地依然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短板和不足,尤其是中心城区人均体育场地仅1平方米左右,体育场地供不应求,这是场馆预订难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一些体育场馆没有接入统一的在线预订平台,导致市民查询和预订场地还不够便捷。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市民身边的体育场地面积和场馆数量;另一方面要推进体育场馆运营服务数字化转型。市体育局已经制定了方案,将指导各区逐步把具备开通在线预订功能的市级、区级、街镇级的公共体育场馆接入“一网通办”等平台,方便市民预订。
“十四五”时期,市体育局将围绕市民健身需求,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落实七方面的全民健身工作措施。
一是增加举步可就的体育健身设施。全市各区都将制定实施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发布体育设施可利用空间目录,目前已经有11个区政府正式印发了具体计划。据初步统计,到2025年,除基本实现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街镇全覆盖,实现都市运动中心各区全覆盖等目标外,“十四五”时期各区将建设包括社区足球场、大居配套体育设施、“五个新城”“一江一河”等区域的体育设施项目8000余处。
二是提供专业高效的科学健身指导。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运动健康师的作用,开展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推进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等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进机关、进企业。
三是发展充满活力的体育健身组织。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数量不少于24个。
四是开展丰富多元的体育赛事活动。办好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城市业余联赛等赛事活动。创办上海社区健康运动会,打造全民健身新品牌。
五是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帮助青少年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推进“体医养融合”发展,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今年8月,我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印发《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推进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运动健康促进中心智慧健康驿站等融合发展项目建设。
六是创新全民健身智慧服务。加强全民健身智慧管理。推动全民健身电子地图赋能。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
七是提高全民健身治理水平。促进全民健身多元共治。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努力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
上海电视台:“十四五”期间,上海重大的体育设施还会有哪些项目会建?开放时,如何更加便民、惠民?
陈石燕:体育设施是市民健身的空间,也是赛事举办的载体,是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期间,本市将进一步优化重大体育设施布局,多渠道增加公共体育场地,坚持“建管并举”,全面提升场馆设施的服务效能。在建设方面,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在建重大体育设施尽快投入使用,“十四五”期间本市将建成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足球场、崇明自行车馆、久事国际马术中心等在内的一批重大体育设施,我们将抓好项目后续建设工作,力争相关设施尽快投入使用,尽早发挥功效。
二是合理布局功能性体育场馆,“十四五”期间,结合全市重大体育赛事和重点区域建设,本市将研究推进临港水上运动中心、市体育宫功能提升等体育场馆建设,另一方面,结合五大新城建设,我们将在每个新城规划建设至少1个都市运动中心或体育公园,结合新城特点,规划建设户外运动公园、极限运动公园等特色体育场馆,并探索与高校体育场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三是因地制宜增加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结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各区将继续推进市民健身中心、百姓健身步道等场地建设,并将积极探索利用存量设施建设体育健身场地。
在运营管理方面,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专业化运营管理,“十四五”期间,本市将总结过往经验,继续深化场馆运营改革,推进新建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专业力量进行管理。在保障公益性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场馆综合利用效率,努力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加快推动体育场馆设施数字化转型,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战略,我们将抓紧打造智慧场馆数字化服务场景,优化公共体育场馆线上服务功能,更加方便市民获取和享有公共体育服务。
加快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解放日报:《规划》提到到2025年全国体育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上海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有哪些重要抓手,目前正处在疫情防控阶段,想了解一下是否对产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许琦: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15年—2019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从910亿元增长至近1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8%;体育服务业总产出占比接近80%,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550亿元;人均体育消费达到2849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疫情对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竞赛表演业受到不小的冲击,但也有一些新亮点。比如2021年上半年,体育健身休闲业总产出同比增长了53.3%、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了51.9%。但从全局看,上海体育产业“三个没有变”。
体育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没有变、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和政策总体环境没有变、本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没有变,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规划》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市体育局将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加快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重点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一是集聚发展。高起点深化推进本市国家级和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建设,依托体育场馆设施、体育赛事、体育企业等资源,培育若干个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引领作用的体育产业集聚区。紧扣市民生活需求,通过更新改造,在园区、街区、商区建设一批集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都市运动中心。提升体育资源配置能力,做强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促进体育人才、体育场馆、体育机构、体育会展等各类资源在本市汇聚流通。
二是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复合经营、传统体育产业与新兴体育产业互动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影视动漫等产业深度融合。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体育产品供给,拓展体育消费体验,打造运动社交、主题活动、住宿餐饮等复合型消费场景,激发体育消费热情。深化长三角体育领域联盟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文旅体康一体化协作。
三是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积极培育数字体育、智慧传媒新业态,支持线上培训、网络体育赛事活动等新业务。发展体育智能制造,有效提升体育装备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加快体育场馆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为市民提供更加智慧、舒适、科学的运动体验。
文汇报:上海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和“双减”工作,如何进一步满足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需求,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
闵辉:体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教委会同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满足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需求,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
第一,保障青少年体育活动时间。近年来,市教委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增加体育课课时,保证孩子们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推进小学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完善运动意外伤害预防和保障机制,消除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后顾之忧。
第二,保障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针对部分学校特别是中心城区学校场地不足的问题,指导学校通过“上天入地”“立体扩容”等方式,充分用好现有场地空间。同时,我们还将会同体育部门进一步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加强社区运动场地建设,满足青少年体育锻炼需求。
第三,积极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我们组织开展市级学生锦标赛、阳光体育大联赛、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等活动,帮助青少年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比如,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积极创新办赛模式,探索疫情背景下“互联网+体育运动”的办赛形式,市级总决赛覆盖1千余所学校、近3万名学生。再比如,2019年初创的MAGIC 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仅用两年时间,便成长为近2万名选手参赛的“金字IP”。
第四,发挥社会专业力量作用。搭建青少年体育课程资源平台,引入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课程资源,并加强对机构、人员资质和课程内容等的监管。推进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体育组织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后备人才培养、赛事活动组织等。壮大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探索建立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员、运动防护师、运动指导师等培训及资格认证体系,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指导和服务。
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加强科学健身服务,推进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
东方网:现在各社区都在推家门口的体质监测,请问上海现在的免费监测点共有几家?市民参与度高吗?近几年体育主管部门对科学健身指导方面的投入和成效如何?
赵光圣:上海市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包括市级、区级和社区级三级,其中市级包括上海市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民体质研究中心,区级为区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社区级为社区(街镇)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截至2020年底,全市区级监测中心和社区监测站点共有153个,还有219个是智慧健康驿站,也可以进行体质监测,对了解本市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市民知晓度、参与便捷度、科学指导程度不高的问题。
近年来,为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上海主要推进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市体育局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制定了《健康上海行动》《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意见》《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将科学健身纳入健康上海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上海特色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二是加强科学健身服务。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配送,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技能培训、科学健身讲座等服务,基本实现街镇全覆盖,每年惠及市民数十万人次。组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为适应疫情期间市民的运动健康需求,开展“科学健身18法”等居家与线上指导;制作播出“冠军jiao你做运动”系列电视节目;举办“市民体育科学大讲堂”,吸引数百万市民关注。
三是推进智慧健康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项目建设。打造“体医养”融合示范站点。截至2020年底,市体育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共建成智慧健康驿站219家,为市民提供身边的健康服务,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市体育局会同市民政局推进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打造适老化、智能化社区健身场所,提供“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今年将建成长者运动之家不少于30家。“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不少于100家。
四是培养运动健康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才。去年在杨浦区先行试点社区健康师,今年升级为运动健康师,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营养、科学健身、伤病防护、心理调适等服务,受到市民欢迎和社会关注。同时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改革,组建服务全民健身的精兵强将。
五是开展非医疗健康干预。支持各区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运动干预,形成慢病运动干预社区工作模式,由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医生等指导患者科学运动,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
五星体育:在新的“十四五”规划当中,上海在推广冰雪运动方面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新举措?在人才选育方面会有什么样的计划?
徐彬: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以后,冰雪运动日益火爆。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海全市全年参与冰雪运动大概是70万人次,到了2020年,去年疫情期间达到了2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是掌握运动技能,对参与者的力量、速度、柔韧、平衡都有全方位的锻炼。尤其在冰雪运动不断跌倒、爬起的运动过程中,青少年可以收获自信和勇气,这对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有意义的。
上海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南展西扩东进”的桥头堡,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海培养的运动员邵奕俊首次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上海女子冰球队取得2020年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冠军,创造了单项冰雪项目全国最高级比赛的历史。2018年的12月,上海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签订了关于合作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协议,这几年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上海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优势,在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场地、打基础。目前上海一共有44处冰雪场地,其中室内滑雪场地29处,但因为是南方城市,这些场地大部分都是以模拟滑雪机为主的小型场地。所以我们提出,到2025年全市还要兴建30片冰雪运动场地,有一些已经进入了规划,有一些在做深入的前期研究,未来一江一河的沿岸都会有兴建冰雪运动场地的考虑。
从全市开展冰雪运动的参与基础来讲,我们目前有30余家滑冰、滑雪包括轮滑的俱乐部,上海有市一级的冰雪运动协会和冰壶协会,全市共有32所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我们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要达到100所,校园内常年参与冰雪运动的队伍和兴趣小组要达到1000支,每年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和普及培训超过100万人次。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目前已经达到了,去年参与冰雪活动的200万人次中,一半以上已经是青少年了。
二是办赛事、促普及。目前,上海是国内唯一举办过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锦标赛的城市,还举办了九届短道速滑世界杯、三届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同时,上海积极培育自主冰雪赛事品牌,成功举办了三届“上海超级杯”,因为疫情原因这两年暂停了,但我们还是想把它作为常年的赛事持续举办下去。在“上海超级杯”中创设的短道速滑男女混合接力,已经成为2022年北京冬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觉得这也是为冬奥会贡献的上海智慧。
在全民健身群众体育领域,上海这几年持续将冰雪运动纳入上海市民运动会等全民健身的赛事,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举办了5000多场冰雪赛事,有120余万人次参加本市的冰雪赛事。我们也在积极筹备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的都市越野滑雪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项国际雪联的重点赛事将会在几个月之内,在上海的黄浦江畔与市民见面。
三是强布局、育人才。上海是南方城市中心,开展冰雪运动比较早,先冰后雪,我们充分发挥冰雪运动协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联办共建等方式,在冰雪项目上实现冰上项目全覆盖,雪上项目重点突破。在开展花样滑冰、雪车这些项目基础之上,我们在重点布局新的项目,从正在筹备的明年2022年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来讲,我们会大幅增加冰雪项目的设项。
到目前为止,上海冰雪运动的注册运动员,比“十三五”初的时候已经翻了一番。上海缺乏青少年冰雪运动员基础,我们这几年更多地通过跨界跨项的方式选材。比如说目前中国国家雪车队的重点运动员邵弈俊,他就是原来田径的铅球运动员,他的身体条件和雪车相匹配相适应,所以跨界跨项选到了雪车项目上,也有了不错的成绩,他也承担着在北京冬奥会上冲击奖牌的任务。所以上海市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建了国家雪车队,承担了中国国家雪车队国内训练保障的所有功能。
2019年12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本市关于加快发展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我相信通过“十四五”的努力,到“十四五”末上海冰雪一定会成为中国冰雪的重要一极,会成为上海都市体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