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3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文汇报:“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贯彻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彭沉雷: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上海较早进入老龄化。到2020年底,上海60岁以上人口占户籍人口的36.1%,应该讲上海已经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的城市。“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整体部署要求,紧密结合上海的特点,进一步做好上海的养老服务工作。

  主要有四方面的目标任务:一是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更加健全,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一直是上海养老服务的方向和目标。上海这些年来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最近开始实行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就是一部养老服务的综合性法规。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加大这一方面的建设,这是上海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法治保障,也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是在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总量之外,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的结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到“十四五”末,养老床位总量将达到17.8万张。其中,要强化护理型床位的建设。现在这方面的需求很大,我们希望到“十四五”末,护理型床位在17.8万张的总量中,占比可以达到60%。随着认知障碍人群的逐步增加,“十四五”期间我们还要把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从5000张增加到1.5万张。

  此外,上海这些年来一直在建设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十四五”期间全市街镇(乡)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要达到500家左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达到每千人建筑面积40平方米。这些数字完成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既然已经写进“十四五”规划,我们就一定要把它完成好,打造上海养老服务的“15分钟服务圈”。

  “十四五”期间,我们还要完成2.5万户适老化改造,这项工作我们目前正在做,社会的响应度也是比较高的。我们希望通过政府资助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目标。刚才说的这几组数字涉及的事项,都是老年群体呼声比较高的,我们已经对此做出积极响应。

  三是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的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探索试点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会诊,这对提升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加快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完善养老护理员队伍职业技能鉴定、综合水平的评价和激励支持的政策,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使上海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我们也要继续推广养老顾问制度,为更多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咨询服务。

  此外,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康复辅具的作用,主要是租赁市场的建立,部分康复辅具价格相对较高,部分需求也是阶段性的,如果可以在这个行业发挥好租赁的作用,使老年人在有需求的时候,通过租赁的方式得到服务,降低使用成本。

  我们还要推动养老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既要推广“数字化服务”,同时也要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两方面要结合好、平衡好。

  四是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的管理。现在养老服务需求量很大,社会参与度也比较高,我们既要通过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来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也要通过加强监管,使其更规范运作,使老年人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因此,在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的同时,继续推进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分级评价,这项工作社会是非常欢迎的。

  在评定、分级的同时,我们还要将结果向社会公示,通过社会监督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此外,我们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消防、食品安全等底线风险的管控,健全突发事件和服务纠纷的处置机制。同时,通过加强标准化引领和行业自律,形成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养老服务品牌。

  总之,“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回应社会对老年服务的要求和关切,进一步提升上海养老服务的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养老服务。

  中新社:刚才提到适老化改造,下一步,民政部门还会推出哪些举措,能更好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朱勤皓:上海自2012年起,连续八年开展困难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到去年底已完成8300户,改善了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目前适老化改造已经全面推开到全市16个区,今年计划完成5000户。这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规划》的编织过程和核心的各项举措,我们都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

  一是《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诉求。“十四五”时期,民政工作要主动顺应困难群体和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保障。《规划》确定的15个主要指标中,社会福利方面就有10个,涉及养老、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如,到2025年“护理型床位占比”要由2020年的32%提高到60%;“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由2020年的5000张提高到15000张;新增“重残养护床位”2000张等。这些群众关切的问题,已列入“十四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

  二是《规划》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着力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规划》提出,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低保、低收入群体、支出型贫困及多重困境家庭建立稳定的救助保障。“十四五”期间,要确保居民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居民月人均消费支出的33%,较“十三五”时期平均水平提高近2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由2020年的1240元,提高到1330元。

  “十四五”期间,要稳步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2021年,本市重残无业人员、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补贴标准由2020年的每人每月330元或300元,统一上调至每人每月410元;本市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人,补贴标准也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00元上调至每人每月290元。

  三是《规划》坚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方便群众。《规划》提出,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民政事业。推进社区民主协商,促进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区共治。推进居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保障居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引导居村民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不断扩大社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范围,逐步实现长三角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通办。持续深化“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服务,实现社区事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全市通办、全年无休”。

  “以人民为中心”是民政工作的底色。民政“十四五”规划始终秉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贯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始终把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解放日报:“十三五”时期上海民政工作交了很漂亮的成绩单,能否介绍一下在《十四五规划》里,有哪些让人值得期待的亮点和创新?

  朱勤皓:“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开启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新征程、向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上海民政事业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发展,面向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奋力为新发展阶段民政事业现代化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一是基本民生保障更全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上海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均等。

  首先,保障对象更广。《规划》第一次提出了全人口民政、全区域民政的工作理念,第一次把对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救助对象。第一次提出各区普遍建立相对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保护机构。

  其次,保障标准更高。最低生活保障、困境儿童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都将继续稳步提高,同时健全长护险、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综合津贴制度,提高老年人支付能力。

  再次,保障力度更大。对符合条件的失能(含失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实现“应住尽住”,努力实现对重残无业人员,尤其是困难重度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应养尽养。第一次明确提出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实现全覆盖。

  二是民政服务更加积极作为。《规划》要求民政工作更加主动、积极服务群众。

  首先,民政工作要更加主动。第一次提出要实施“发展型社会救助政策”,要求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实行“全岗通”、首问负责、定期走访等制度,完善“有困难找居村”工作机制。

  其次,民政服务要更加温情。要求完善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养老顾问、救助顾问制度。要求深入开展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提高民政服务精准化水平。

  再次,民政服务要更加系统。《规划》注重工作的系统性,注重配套,注重与其他工作的衔接。提出要深入推进医养、康养、体养有机结合,第一次提出要全面建设康复辅具租赁服务体系。提出推动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治理等工作融合发展。

  三是民政工作的科技感更强。民政工作是全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赋能潜力,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加丰富、更为便捷的民政服务。

  首先,民政服务更便民高效。通过信息共享,推进落实救助“高效办成一件事”。健全社区特殊困难群体精准识别、需求评估和精细服务机制,提升社会救助预警监测和工作监管智能化水平。提出扩大电子亮证、证照免交范围。

  其次,民政服务能力更强。要加快推进“社区云”建设及应用,深化智慧社区建设;第一次提出养老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智慧养老机构和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四是民政行业监管更精准。《规划》明确,要在不断完善民政法制体系的基础上,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监管方法更加科学。完善民政服务机构科学评价机制,逐步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信用分级制度。要深入推进救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工作,推动覆盖民政全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

  其次,监管内容更加全面。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深化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加强对康复辅具租赁服务的管理和扶持,完善康复辅具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婚介机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行业监管,推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劳动报:针对解决相对贫困这个问题,上海会有哪些抓手和制度支撑,更好地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提高精准救助服务水平?

  李勇:“十三五”期间,上海已经在探索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救助范围涵盖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流浪乞讨人员等,在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外,提供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困难群体。“十四五”时期,上海将进一步聚焦相对贫困问题,努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资源协调,建立“1+3+1”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即: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急难社会救助三类社会救助为主体,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二是完善政策制度。“十三五”期间,我们出台了《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制定了相对应的兜底保障政策。今年6月,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划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抓牢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适时调整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政策,细化应急救助措施、规范审核确认程序,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三是推进“物质+服务+心理”的多元救助。“十四五”期间,既要在“救”上下功夫,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也要在“助”上谋发展,通过为有需要的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资源链接等服务,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比如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关注困难群众的心理调适和情绪疏导,发展心理救助服务。再比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深化推动市民综合帮扶,全面推动社区基金会设立“暖心基金”,关心关爱困难群众。

  四是优化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围绕让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更便捷、让救助管理更规范、让救助对象更精准、让救助工作更温暖,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加强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动态调整社会救助标准、创新推进“政策找人”,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是持续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甄别寻亲联动返乡机制。大力推进救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切实做好疫情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比如,进一步做好“帮你找到家”活动品牌。已为101名长期安置的受助人员找到家。疫情以来,全市救助机构已经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974人次,其中外籍遇困人员24人(涉及10个国家),全市没有一名流浪乞讨人员感染新冠肺炎。

  新闻晨报:疫情期间,社区管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下一步上海怎么总结相关经验,进一步将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落到实处?

  朱勤皓: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居村建立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居村委会为主导,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志愿者等共同参与,防控任务分片包块、责任到楼、联系到户、落实到人,织紧织密基层防控网络,使城乡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市委市府为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若干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上海民政“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中央、市委市府的精神,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将社区建设成为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和超大城市治理的稳固底盘。

  一是推进社区分类治理。上海社区类型多样,情况比较复杂。上海现有居村委会6125个(居委会4563个,村委会1562个),小区1.3万个,2.47万个村组。我们初步将这些社区划分为七种类型:以老公房(售后房)为主的居民区、以商品房为主的居民区、混合型居民区、农村宅基住房居住区、农村集中安置居住区、大型居住社区等。“十四五”时期,针对不同类型社区居民需求和社区环境特点,加大工作指导和规范,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二是推进居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居村委会在社区治理格局中的主导作用。居村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居村委会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增强居村委会组织民主协商、服务居村民群众、动员社会参与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居村委会成员“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导新任居村干部“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进一步完善“有困难找居村”工作机制,积极回应群众需求。

  三是普遍推进居村自治章程的制定及规范化。自治章程是促进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重要载体。普遍推进居村自治章程的制定及规范化工作,积极推广“住户守则”等新型公约形式,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把居村自治章程的制定打造成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

  四是严格居村协助行政事务准入机制。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清理规范协助事务和居村挂牌的实施方案,建立违规下沉居村协助行政事务情况举报和移送处置机制,清理规范面向居村的评比达标和创建示范活动,清理规范居村各类台账、挂牌、制度上墙和工作排名,使居村委会集中精力履行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责。

  五是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综合设施标准化建设。推进社区服务综合设施建设是“十三五”时期上海社区治理的一个显著成效。“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综合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全覆盖,尤其是着力推进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新城社区服务综合设施建设,为新城建设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界面·财联社:针对少数因自身健康状况或不了解政策无法求助的“不声不响”的群体,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方面有哪些创新探索,推动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李勇:根据法律规定,社会救助是以救助对象主动申请为前提的。这几年,我们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让困难对象“有政策可找”;持续推进“全市通办”“一网通办”,让“人找政策”更方便。但考虑到一些由于自身健康状况、不了解政策等原因没有求助的“不声不响”的困难群众,可能成为救助“沉默的少数”,从“十三五”起,我们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要求,率先提出要“政策找人”,坚持“做实线下,用好线上”的思路,努力构建“救助顾问等走访发现+大数据智能查找”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政策找人”模式,做到困难对象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一是依托社区救助顾问等深化“线下找人”。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困难群众的神经末梢。我们将依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村民委员会、专业社工、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力量,深化社区“救助顾问”制度建设,在街道、居村设置社区救助顾问点、配备专业顾问,就近为主动求助的困难群众分析现状、诊断问题、提供指引、申请政策、链接各种资源进行救助,同时加强走访排摸,及时发现遭遇急难的困难群众,提前预警,主动服务,防患于未然。

  二是数据赋能探索“线上找人”。顺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加强相关部门的数据整合,建设“一库一池”,即困难群众数据库和救助政策资源池,通过具体应用场景智能查找符合条件的对象,探索数据驱动的“找人”路径。

  三是整合多方资源实现“综合助人”。找人是前提,助人是目标。针对线上线下查找排摸到的困难群众,根据情况分类提供各类救助或服务,对符合相关救助政策的,协助提交政策申请,及时落实救助政策;对需要政策外资源介入的,有效对接社会组织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提供帮助。

  上海电视台:目前社会上较关注家庭监护缺失问题,请问在加强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法制化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民政部门有什么打算?

  朱勤皓:目前社会上对家庭监护缺失问题较为关注。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对家庭监护缺失问题作出客观、科学判断,近日,市民政局制定的《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南》已作为上海市地方标准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方面的标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工作机制。今年2月,市未保委办公室由市教委调整至市民政局。在原有的良好工作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未保委办公室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工作职责,形成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职责明确、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工作要求。“十四五”时期,我们还将积极推进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法治化建设,通过修订我市的未保条例,为开展监护能力评估创设法律依据。

  二是加快完善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市-区-街镇-居村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体系。推进各区建立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区建立单独的儿童福利院或在社会福利院设置儿童部,落实“有工作机制、有保护机构、有人员支撑、有经费保障、有工作网络、有法律工作者参与”的“六个有”工作要求。“十四五”时期,全市将新增儿童长期照料床位400张,16个区全部建立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同时实现全市各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推进覆盖全市的街镇儿童督导员、居村儿童主任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2025年全市持证儿童福利社会工作者要达到500名以上。鼓励发展特殊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和有全国影响的服务品牌项目,为未成年人织密保护网。

  四是持续提升保障标准。“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儿童优先保障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建立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持续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困境儿童、孤儿共享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