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上海作为一座有着近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和入境人数最多的口岸城市之一,疫情当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上海要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十四五”期间,将推出哪些重点举措?
宗明:去年以来,面对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抗疫斗争。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交出了抗疫斗争不一般的“上海答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断完善各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了疫情防控重要阶段性成果。我们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自今年3月1日起启动大规模人群接种任务,截至7月14日,全市累计接种3688.54万剂次,接种覆盖人群1995.57万人、占18岁以上人群的90.3%,1809.1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占18岁以上人群的81.9%。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积极构建公共卫生的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在公共卫生建设领域的投入。去年4月7日,市委市政府率先发布《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公共卫生20条”),启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制定了疾控体系现代化、公卫体系三年行动计划、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攻关、应急物资保障等5个配套文件,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地方法规,形成了“1+5+1”政策法规体系。
“十四五”时期,上海还将从六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是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应急制度和预案;二是强化监测预警与快速响应,建立智慧化风险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构建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风险预警系统,完善公共卫生病原检测实验室网络;三是强化应急医疗救治,优化传染病救治资源布局,建立后备定点医院整体转换机制和应急救治“预备役”制度;四是完善应急社会治理,重点是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推动专业防控和群众参与有机结合;五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主要是建设市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完善物资储备预案、机制和信息共享;六是强化应急医疗保障,在突发重大疫情等紧急情况下,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上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非常大。非常感谢全体市民在公共卫生突发疫情面前的全力支持和参与,我们还是要提醒市民保持个人的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坚持“三件套”“五还要”,让上海这座城市既安全有序,又充满活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目前医院已实现了手机支付、医保脱卡支付,就医越来越便捷,未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还会有哪些便捷的举措推出?
邬惊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上海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聚焦“就医难、排队时间长、缺少人性化”等痛点堵点,推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7大应用场景建设,比如通过精准预约,“挂号难”得到有效缓解,试点单位平均候诊等待在30分钟以内。通过智能预问诊,让患者利用候诊间隙提前录入主诉,方便医生第一时间掌握病情。互联互通互认方面,市、区、社区医院接入率达100%,市级医院互认率达94.2%、区级92%,努力让患者体验到“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
在服务流程方面,原来大家的体会是在医院里付费特别不方便,取药、化验、拍CT等都要付费排队。现在围绕“一部手机走医院”,通过“脱卡扫码”支付,真正做到“支付零排队”。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凭证交易达742.75万人次、金额8.24亿元,信用就医交易总笔数为12.63万人次、交易总额为1053.26万元。
此外,电子病例卡和电子出院小结方案已实施,6月底在试点单位已实现“随身带、随时查”,实现“脱册就医”。核酸检测和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申请和查询核酸检测,通过随申办、健康云等实现接种预约和结果查询,缓解现场人流压力。智慧急救建设方案完成试点网络调试和技术对接,努力实现“上车即入院”。今年年内,力争实现七大应用场景全市全覆盖,全面提升市民便捷就医体验。
同时,我们大力推动互联网诊疗与智慧健康服务,市卫健委已批准设立64家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并不断深化“互联网+社区”服务,开展面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健康照护、药品配送等智能化服务。特别是青浦区在中山医院等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搭建了长三角三级专科互联网总医院,会同嘉善、吴江两地共同推动医疗行业治理及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赋能健康城区的“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使群众感受更好,能够享受到数字化转型对于医疗服务带来的好处。
澎湃新闻: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方面,上海有哪些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的?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夏科家:上海已经构建起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把建立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要和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关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我们总体的设想是要构建“两纵、三横”的保障体系。“两纵”就是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三横”一方面要不断构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大部分群众基本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对于多层次和差异化的需求,我们通过不断构建和完善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给予满足,同时从托底层面上来讲,要不断发挥医疗救助、包括慈善捐赠等的作用,来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医疗费负担。
在不断完善基本医保的同时,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有序推动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目前上海市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已经覆盖500余万人,市红字会等举办的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已经覆盖约224万人,这也是上海长期以来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的特色。
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助推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从2017年开始,上海开展了个人账户资金自愿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试点,陆续推出了六款产品。今年我们会同上海银保监局,指导9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城市定制型的商业保险,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沪惠保”,为市民增加大额自费医疗费补充商业保障。目前投保已经结束,投保人数超过700万人。
下一步,我们适应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新理念,结合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高基本医保待遇;又统筹推进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保高质量协调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
解放日报:“十四五”期间,上海在医学科创方面将有怎样的投入力度?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朱启高:医学的每次进步都是最温暖的科技进步,医学的每次重大突破都温暖了无数的患者。医学科技创新是上海坚持“四个面向”、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重点聚焦领域,也是上海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十三五”以来,上海对医学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储备不断强化,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医学科技创新对人民健康的保障作用不断彰显。在国家层面,“1+6+4”国家级重大平台落户上海。1是指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是指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是指国家医学中心。
市级层面,临床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上海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龙头,以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为骨干,医疗卫生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共同参与,医工紧密结合的临床研究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承担国家新冠肺炎应急科技攻关项目45项,拥有5款核酸检测试剂,1款抗体检测试剂,数量居全国前列;3家单位的抗体药物研发获国家支持,mRNA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多个技术路线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此外,形成了新冠肺炎救治的“上海方案”,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十四五”期间,上海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数智驱动、融合发展,打造上海医学科技创新路线图”。
“数智驱动”,即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即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发展,推动医学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重点是深化医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加快提升医学科技创新策源力。
具体包括五方面举措:一是加快促进医学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继续实施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医学学科。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加快精准医学突破。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智慧医学。
二是继续加强公共卫生科技攻关能力建设。坚持平战结合,强化公共卫生科技协同攻关,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推进医教研产协同和国内外科研协作,优化数据、平台等科研资源共享和开放机制。建设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
三是大力发展数字化、高水平临床研究。布局若干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医学创新集群和医企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和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发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作用,加快产出一批示范性、标志性研究与转化成果。继续实施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中心规范化、特色化建设。
四是全力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在市级医院建立“临床诊疗-临床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机制和服务平台。支持医疗机构设立科研成果转化部门,鼓励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等建立产学研医对接平台,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五是积极构建跨国医学远程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参与全球医学科技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的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基地。在生命健康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积极培育并适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文汇报:“五个新城”建设中,新城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会怎样配置,会重点推进哪些项目?
邬惊雷:加强新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是“十四五”卫生健康资源规划配置的重点。目前,五个新城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新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对加强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呼声很高。今年3月份市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配置的方案》,明确了资源配置标准和要求。“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根据新城居民健康需求,推进“一下沉、三提升”:
一是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重点推进一些市级医院建设项目,其中,嘉定新城,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明年竣工,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年内开工;奉贤新城,国妇婴奉贤院区项目今年年底竣工,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年内开工,儿科医院奉贤院区正在积极推进中;松江新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二期扩建工程今年年内开工;南汇新城,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年内开工;青浦新城,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是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力。主要是加强区域性医疗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居民们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对缺乏区级医疗机构的,比如南汇新城,我们也已考虑相关布局建设。
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根据新城人口导入进程,推进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迁建项目。
四是提升新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新城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弥补公共卫生资源短板。
新闻晨报:上海的医保制度改革,让群众得到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夏科家: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上海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十四五”期间医疗保障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做了一些研究,相关内容已经体现在我们今天发布的《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为了进一步推动医保制度改革,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些重点任务。其中,改革任务总体为“4+2”框架:“4”即4项关键机制,包括: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和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2”即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和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两个支撑保障。
无论是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还是推动医保制度改革,都要把群众的感受和体验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让群众通过改革有更多获得感。一是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不断降低群众就医负担。上海先后组织5批国家药品集采,218个品种平均降幅53%,把群众常用药品价格降下来。通过“医保医企面对面”常态化服务机制,不断加快新的医疗技术和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的运用,使其更早更快惠及市民,进入到临床。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目前门诊异地直接结算试点覆盖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和9000余家医疗机构,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二是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一方面,加强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新冠患者救治等费用保障,目前已拨付疫苗采购费31亿元。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从去年55万元提高至今年57万元。另一方面,不断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提升老百姓看病就医的体验。我们率先上线医疗费报销“一件事”,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脱卡”支付全覆盖,1100余家定点药店实现手机“刷码”购药。我们还推进“医保电子记录册”建设,让市民“不带本也能就医”。
三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可持续运行。继续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对参保人和机构“诚信画像”,逐步实现可疑点自动抓取、智能研判、快速预警,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确保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可持续。
借此机会,我也想提醒广大市民,要管好自己手中的医保卡,尤其不要把医保卡借给别人,更加不能从出借的过程中牟利,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共同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东方网: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对康复医疗的需求一直在增加,请问上海将如何办好实事,让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
邬惊雷: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老人的健康服务特别是康复服务,需求越来越高,特别家门口的社区康复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中,除了强调综合医院的康复建设外,如何提高社区的康复服务能力,对于满足居民的这一需求非常重要。前期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发现社区康复服务市民欢迎度高、服务效率好,便捷度也比较好。为此,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本市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指导标准》。
今年,建设30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建设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为起步,整合以智能康复设备等为标志的现代康复技术与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打造一批以康复为特色的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夯实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促进康复功能全面融入社区卫生基本服务。
目前,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进展顺利。其中,1家(黄浦打浦桥社区)已完成建设,已面向居民开放;12家已完成硬件建设,待设备招标采购后,预计7月底可面向居民开放;其余处于硬件建设阶段,预计9月底之前可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这30家建成以后,我们将逐步总结经验,规范推广,希望“十四五”期间,上海社区康复服务能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方便市民能够就近得到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