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人民日报:说到张江示范区的创新成果,能否请吴清副市长谈谈上海具体是如何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在体制上有哪些创新?创新示范区和其他的国家战略有哪些联动?
吴清:201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张江高新区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张江示范区建设作为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出台《关于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举全市之力,全面落实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任务。
此后,全市各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潜力强的区域逐步纳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分园,形成覆盖全市各区的“一区22园”格局。
为更好统筹推进张江示范区建设,我们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018年,上海市将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自贸区张江管理局机构职能整合,重组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实现“五合一”管理,集聚力量、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将科创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张江示范区建设、张江科学城建设统筹起来,协同推进。
在管理机制上,本市依托上海推进办全体会议,与国家有关部委共同商议科创中心建设重大事项,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市层面,则通过推进科创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统筹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事项和年度重点工作。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本市将张江示范区作为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与其他“中心”的联动,如张江科学城和陆家嘴金融城的“双城联动”,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双自联动”等,发挥国家战略对张江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作用。
特别是新的“三项重大任务”推出以来,张江与临港新片区、张江示范区企业借助科创板注册制和资本市场,通过“浦江之光”行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都对张江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相互赋能。
同时,充分利用自贸区特别是临港新片区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人员跨境便利化等等重要政策,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创新人才,促进科技创新。
再比如,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引领,提升张江示范区区域影响力,积极建设G60科创走廊,这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尝试、探索,也和张江示范区建设密不可分。
推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落户张江,进一步支持医药产业在张江的发展。
同时,推动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和合肥国家科学中心的“两新共创”,共同推动上海与苏浙皖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工作。
张江示范区的建设是国家战略全局布局当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推进改革、推进创新的一个重要试验区、试验田,我们要持续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不断推动张江示范区在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下,放在上海整体发展过程中推动张江示范区不断发展、壮大、创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是国家对张江示范区的建设要求,请介绍一下张江示范区在先行先试方面做了哪些探索?目前形成的效果如何?
陈鸣波: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张江示范区一直是本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重要的“试验田”,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每年都有一批甚至几批转化为制度安排,在破解制约创新的制度瓶颈等方面发挥了协同作用。
多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赋予张江示范区10项比较重要的先行先试政策,本市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这些政策都已落地实施,很多已在全国推广。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试验区改革政策,有1/5是“上海经验”。
比如,创新企业比较关注的税收制度层面,张江示范区率先实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抵扣等创新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例,每年为上海企业特别是创新中小微企业减免超过300亿。
又比如广大科研人员比较关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张江示范区开展的科技成果使用的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中,率先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的入股奖励、科技成果的收益分成纳入到股权和分红的激励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由纸变钱。
2020年本市高校院所等科研事业单位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30亿,与2016年相比增长176%,虽然数字比较可观,但是我们认为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创新改革不仅是降低企业支出,现在政府尤其是张江示范区更加关注如何降低制度成本。
围绕创业过程当中的堵点痛点,本市以“全创改”为引领,在张江示范区开展一系列重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为了聚天下英才,我们在张江示范区探索建立国际人才试验区,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设立了全国首家外国人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又比如,为了鼓励新药研发创新,我们在张江示范区率先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其中和记黄埔的呋喹替尼成为全国首批试点这一制度的上市新药。
当然,科技创新离不开法制保障。2020年1月20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去年5月1日已正式施行。 其中单独设立了“聚焦张江推进承载区建设”章节,明确支持张江示范区开展体制机制、财税政策、人才政策、科技金融、统计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改革是无止境的,从法律上授权,为张江示范区进一步改革提供有力法律保障。我们相信未来张江示范区将继续当好改革的“试验田”,在“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解放日报:提到张江,大家会联想到好几个张江,如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张江示范区,请问这几个“张江”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联动发展的?
彭崧: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张江示范区都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集聚了上海最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心一城多园”。一心,指的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同时也面向全市作总体布局。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指一个科学能力的建设,而不是指一个具体地方的概念,用的“张江”是因为大部分设施是在张江,张江是核心承载区,也是整个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
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发挥上海优势,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比如,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科研机构,以及未来的大科学计划,都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城,指的是张江科学城。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也是张江示范区的核心区,科学城的前身大家很熟悉,我们以前叫张江高科技园区。当然现在是在由园向城转。
张江科学城承载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战略任务,也将会是上海“十四五”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张江科学城正在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质赋能,向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迈进。
多园,指的是张江示范区的22个分园,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示范区域,分布在全市各区,包括临港园、漕河泾园、杨浦园等,共同享受张江示范区政策,共同打造张江示范区品牌。
目前,张江示范区已经成为引领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比如,“十三五”期间,张江示范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年均增长21%,生物医药领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贡献了全市两个产业增量的98%,就是说“十三五”期间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产业增长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张江示范区。
可以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张江示范区都是上海科创资源的重要承载区,三者本身相互依存、联动发展。比如体制机制上,前面吴清副市长提到了机构职能整合,成立上海科创办,统筹推进三个“张江”的联动发展。
比如政策联动上,张江科学城率先施行一些政策,成熟后向具备条件的园区推广,比如去年有一批审批权限下放政策,正在向全市22个园区推广。再比如产业联动上,围绕“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建立园区之间产业转移承接机制,目前,我们正在推动张江与奉贤、金山等园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联动。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市政府和科技部的要求,开展“十四五”规划工作,未来将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培育创新产业集群,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现代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争取到2025年,率先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上海广播电视台:接下来上海如何发挥示范区功能,在自主创新方面继续发力?
张全:十四五期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具备功能、塑造功能,特别是策源功能。毫无疑问,张江示范区是非常重要的承载地,是科技改革中的先锋,也是承载着重大国家任务的一个基地。
结合“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下一步上海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布局,这是上海的使命,也是张江的任务,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和培育一批高能级的新型研发机构,持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上海方案”,同时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也是突破核心技术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脑科学、量子科技、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推进中把握好“战略导向”“统筹组织”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并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营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环境,推动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涌现。近期,市里还将出台《关于加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是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要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形成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解决好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之需和生活之忧;要加大人才的培育力度,完善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强化人才培育与重大创新项目、创新基地间的耦合机制;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和环境。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落实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条例,推进科改“25条”细化落实和升级,完善健全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评价、科研诚信等“政策链”与“工具箱”;扩大试点“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探索科研任务和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其研发过程的动力。
五是主动融入国际国内科技合作网络。进一步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水平,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发起和参与一批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围绕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在开放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要深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国内科技合作,健全共享合作机制,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和水平,推动优质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普惠共享。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上海市推出了26个特色产业园区,定位重点领域和关键产业链,请问特色产业园区和张江示范区有什么共同的联系?区域上有什么关联?
阮力:2020年3月,我们推出26个特色产业园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张江示范区范围内。去年8月,市政府批复同意张江示范区空间调整方案,把26个特色产业园区全部纳入张江示范区范围内,享受张江示范区相关政策。
上海提出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本市品牌园区高地优势,实施“高峰引领”计划,聚焦“特定产业方向、特优园区主体、特强产业生态”,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引领的前沿阵地。
在张江示范区,有很多实力强、基础好的品牌园区。例如,张江、临港漕河泾、上海化工区、金桥、市北等,这些园区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在运营管理、产业基础、创新网络方面的高地优势明显。
我们按照上海产业地图统筹规划,选择一些园区运营机制活、产业基础好、空间资源较为充裕的园中园或产业创新区域,作为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培育。这些特色产业园区面积不大,一般是3-5个平方公里,着力建设更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业节点”,进而通过产业链接辐射带动,引领推动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产业园区是站在品牌园区的“肩膀”上的,重点围绕国家战略上海任务,集聚政策和资源优势,发展硬核产业,打造关键产业链。可以说,特色产业园区是张江示范区产业创新网络的重要功能区域。
过去一年,我们聚焦特色产业园区“大平台”,不断构筑战略空间新优势,特色产业园区成为投资热土,一年来新签约项目600多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格科微、紫光展锐、信达生物、威高医疗、地平线等一批重点项目纷至沓来;园区集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近千家,上市企业超过150家。
我们希望,特色产业园区在张江示范区先行先试综合政策支持下,未来能够更好地承担好开路先锋的作用,集中攻克一批重点领域的核心环节,实现点上突破、串珠成链、汇聚成势,助力张江示范区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澎湃新闻:张江示范区里有很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请问这些设施是如何布局的?
裘文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系统,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全部位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目前,已建成(含试运行)8个、在建6个,涵盖光子、物质、生命、能源、海洋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设施数量、投资金额和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
其中,在张江科学城地区共布局了8个光子科学相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建成的4个设施,包括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和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2021-2022年间,将建成3个设施,包括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和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暨光源二期,预计到2025年建成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在张江科学城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此外,在嘉定布局了3个设施,包括已建成的神光I(已退役)、神光II激光实验装置,和已开始试运行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临港地区布局了2个设施,包括在建的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和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黄浦和闵行联合布局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已开展试运行。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了诸多重大创新成果,助推我国科技进步和发展。如2020年,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克服疫情影响,积极采取措施保持稳定高效运行。2020年1月26日,上海光源科学家用户团队率先公布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3CL水解酶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助力病原体研究及药物发现,在“科技抗疫”方面发挥了“国之重器”的支撑作用。
2020年全年,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等设施组织完成年度用户课题申请1500余份,用户2634人次,支持发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达29篇,已成为多个学科领域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实验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部署,坚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于“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根本要求,持续推进已有大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积极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十四五”期间落户上海,进一步推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