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文汇报:今年清明期间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将实行“预约祭扫”。少数确有祭扫需求的市民群众如何预约,怎样操作?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曾群:为方便个别确有需要的市民群众预约祭扫,根据本市民政部门的要求,3月26日起,全市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将在各自的微信公众号上开通预约功能,提供3月28日至4月12日期间的预约祭扫服务。
届时,个别确有原因需要现场祭扫的市民群众,可通过各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微信公众号上的预约功能,登记个人信息,预选祭扫时间。预约成功者,严格依照预约确定的时间入园祭扫。每位预约成功者,最多可携四位亲属同行。入园时,市民群众应出示电子预约凭证、绿色随申码、戴好口罩,配合做好体温测量,如遇限流需要排队,应保持间距,耐心等候。
大家一定注意到,我一直在强调,预约祭扫针对的是“个别确有原因需要现场祭扫的市民群众”。我们希望,多数市民群众等到疫情结束后,再进行现场祭扫,以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对于因各种原因没有预约成功的市民群众,我们希望不要擅自前往,以免造成人员拥堵集聚,增加疫情传染风险。
刚才我也介绍过,今年全市各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将全面开通“网络祭扫”功能,市民群众在家中也可以进行纪念亲人的活动。我们认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保护好自身和家人的生命与健康安全,是亲友对逝者的最好告慰。
开设“云游园”“云赏花”栏目,欢迎市民朋友“线上踏青”Q上海电视台:3月12日,市绿化市容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公园自3月13日起逐步恢复开放,请问目前开放情况如何?全市城市公园恢复开放的计划安排是什么?公园开放的防护措施有哪些?A
方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绿化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全市包括国家A级旅游景区在内的251座城市公园,7座郊野公园实行闭园;对不具备闭园条件的101座开放式城市公园、街心花园明确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为满足市民对公园绿地赏花及游憩健身的需求,3月12日,我局研究制定并下发《通知》,决定自3月13日起对城市公园逐步实施有序开放。
截至今天(3月14日)上午,全市共有195座城市公园、3座郊野公园已经开放。从市民游客入园的情况看,截至昨天(3月13日)下午五点,城市公园一天的游客量共计19195人次。从目前开园情况看,总体平稳有序。部分公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游客未进行网上预约;未申请随申码;老年游客手机无信号或未安装微信、支付宝导致无法扫码等。另外,由于防控需要,有些公园减少了出入口,这些情况都对游客入园造成一定影响,各公园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也请广大市民游客理解配合。
围绕平稳有序开放城市公园的要求,各区正积极做好恢复开园准备工作。到3月16日(下周一),全市还将新增恢复开放城市公园83座、郊野公园1座,城市公园恢复开放总量达到278座、郊野公园4座。到3月20日(下周五),全市352座城市公园除因公园实施改造和维修等原因暂时保持关闭的17座公园外,其余335座城市公园将全部开放,还有3座郊野公园也将于近期陆续开放,请大家注意公园的官方信息发布。
除了线下游园赏花,我们也丰富了线上植树、踏青的渠道。今年本市义务植树也采取网上“云植树”、“云认养”的方式,市民可以通过“绿色上海”、“绿博士”公众号线上认建认养,宅在家里“种下一片春天”。同时,“绿色上海”以及各大公园的新媒体也纷纷开设了“云游园”“云赏花”栏目,足不出户也同样可以欣赏满园春色,欢迎市民朋友“线上踏青”。
由于疫情关系,市民在家休息时间较长,现在正值春暖花开,大家去公园赏花、健身和休憩的需求比较迫切,但我们还是希望广大市民遵守相关的入园规定。譬如,积极配合公园限流措施,未在网上预约的市民请不要前往需要预约入园的公园;在公园入口处请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出示随申码;入园后坚持佩戴口罩、不聚集活动等等。同时,各公园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安保、售票、保洁等人员培训,做好公园巡查、养护和保洁规范管理,对公园坐凳、垃圾箱、厕所等服务设施定时消毒,及时对接辖区防疫部门和公安部门,协同处理开园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维护好公园游园秩序。
在此,我们也要提醒市民群众,接下来大部分公园陆续开放了,请大家还是要错峰游园,不去人流密集的区域,排队等候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因入园体温检测、随申码查验、公园出入口减少等防护措施给大家造成的不便,请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管理部门会根据这两天公园运行情况,在确保游客游园安全前提下,不断完善调整管理措施,保障大家游园安全。
解放日报:大家在家宅久了,出游意愿强烈。想问下,本市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娱乐场所等恢复开放情况如何?市民是不是可以放心出游?
张旗: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本周开始,本市A级景区、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场馆、娱乐场所等逐步有序开放。
截至今天(14日)中午,上海共有38家博物馆、美术馆,22家图书馆、文化馆,48家A级景区恢复开放。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图书馆、东方明珠等均已开门迎客。网鱼网咖、好乐迪、卡通尼等一批网吧、卡拉OK、游戏游艺场所的主要门店也已复工。明、后天,还将有6家博物馆、美术馆,11家图书馆、文化馆,以及10家以上国家A级景区开放,其中,3月16日野生动物开放后,本市3家5A级景区已全部开放。
按照“一行业、一指引”要求,市文化旅游局分11类文旅行业或场馆设施,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将于今天推出最新一版。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
各文旅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安全恢复开放的前提下,还结合行业特点和各自实际,推出一些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措施。如,博物馆、美术馆日接待量不超过原定日最大承载量的50%,充分利用语音导览、公众号、小程序、二维码等方式,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又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妥善安排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在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展厅等公共空间,引导观众保持一定间距。再如,A级旅游景区、浦江游览日接待量不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避免人群拥挤和聚集。对拐杖、轮椅、雨伞、语音导游设备等为游客服务的物品,做到“一客一消毒”。
下一步,市、区文化旅游部门将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各类文旅企事业单位,加快复工复产复市进度,以更好地回应广大市民精神文化和旅游休闲需求。我们将会和大家一道努力,共同迈向高品质的生活常态。最后借此机会,再次提醒文化旅游各企事业单位,务必担负起防疫主体责任,既落实好防控措施,也主动加快恢复发展。同时,还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服从现场统一管理,主动避免扎堆集聚,安全有序游览参观。
新闻晨报:刚才曾局长通报说,今年清明期间,本市将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等服务。请问,今后相关服务措施是否会延续?
曾群:近年来,本市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在祭扫方式上,2015年全部实行“禁燃禁放”;2019年起推行“鲜花祭扫”“家庭追思” “无烟祭扫”等文明低碳祭祀方式。
今年,我们又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等措施,虽是疫情期间推出的便民服务,但符合绿色文明的现代殡葬发展理念、改革方向,也是移风易俗的举措,我们将在今后予以固化、延续。
下一步,本市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努力普及殡葬科学知识、宣传殡葬改革举措、弘扬殡葬文明新风、开设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继续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努力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努力满足市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努力争取市民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理解和认同。
——健康科普——
余洪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市民朋友们,五官不仅是我们的重要器官,也是不可忽视的防护屏障。疫情期间,除了不摸眼口鼻,我们更要爱护好眼口鼻。宅在家里,用眼、用耳时间容易增加,之前已经讲了眼睛、口腔的健康提示,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耳朵、鼻子的健康提示。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提醒您从以下几方面保护耳朵健康。
1、规律生活不熬夜。睡眠不足或情绪紧张,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容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宅家期间要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熬夜。
2、控制噪声调音量。控制电视、音响、电话音量,使用洗衣机注意关门隔音,控制吸尘器等高噪声电器的使用时间,尽量把家居环境的噪声降到最低,既保护自己耳朵又不给邻居“添堵”。
3、使用耳机应合理。年轻人特别爱用耳机,享受一个人的世界。但注意每次使用耳机应控制在30-40分钟,每天不超过3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同时注意控制耳机音量,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中。如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不戴耳机。
4、少掏耳朵避损伤。耵聍一般会自行掉落,所以尽量少去掏耳朵,更不能用尖锐或不干净的器具掏耳朵。一旦出现损伤,注意洗澡时不要进水,保持外耳道干燥。
再来聊一聊鼻子,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挖鼻防感染。用附着了细菌或病毒的手去挖鼻孔,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必须改掉挖鼻的坏习惯。
2、科学洗鼻重清洁。冲洗鼻腔虽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可以起到清洁鼻腔、清除鼻腔中有害物质,恢复鼻子最佳防护状态的作用。冲洗鼻腔也有技巧,应注意采用不超过体温(即37℃)的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韶光渐暖,青山妩媚,春天正向我们展开盈盈画卷。让我们一起爱惜五官增颜值,防护耳鼻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