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3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新闻晨报:请问疾控中心俞晓医生,大家对流调比较陌生,每个案例需要调查多长时间完成?您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或者难度比较大的案例有哪些?

  俞晓:大家好。我是上海市疾控中心的一名90后流调工作者。说起流调,大家比较陌生。我们流调工作者,绝大部分毕业于各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相关专业,具有公共卫生医师资质,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更多的人感染疾病。

  截至3月12日,上海疾控系统共对2993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这里面包括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追踪到11177名密切接触者。

  我印象比较深的案例是1月下旬疫情初期,一个单位的聚集性案例,这家单位的一个员工去武汉回来后发病,我们根据对他的初步流调判定了密切接触者并进行了隔离。但很快,他的密接者中的一位同事也发病了。为了追踪两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疫情扩大,我们去该单位进行了现场补充调查,重新进行人员访谈,再次梳理两例病例从进单位到离开单位的轨迹,反复勘察办公室的座位分布、了解集体活动、就餐等情况,就像公安破案一样,终于排查出了5名新的密接。这是我参与调查的第一起新冠案例,通过这个案子,我直接体会到流行病学调查需要细致、缜密,只有不厌其烦、反复勘察才能发现更多线索,避免进一步传播,使人群得到最大保护,这是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的。

  我们通常安排两名流调队员组队调查一个案子,也就是说从初次流调、补充流调,一直到结案都由这两名队员负责。如果这个病例的旅行史、接触人群比较简单,我们的工作会相对顺利很多。但即便如此,初次流调也要5到6个小时,因为要帮助患者回忆发病前14天和发病后去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事、接触过哪些人,从而判断这些信息中与疾病相关的蛛丝马迹。

  如果有的病例初步调查传染源或密切接触者不明,就需要进行补充流调,这个调查就需要较长时间。比如,在一起疫情中,我们在初步流调的基础上,结合行动轨迹分析、病例大数据库比对等方法进一步调查,确定病例B在某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感染了A。接着,又通过多次现场调查和长时间多人次的电话回访,才确定了病例B是曾与另一确诊病例近距离接触过被感染。这个案子,我们前后追踪了大约二十天。

  我们规定全市疾控中心要在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出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撰写报告。对于暂时悬而未决的情况,我们会持续追踪,反复跟病例或相关人员确认信息,也会利用联防联控机制多部门合作,进行反复比对,去发现感染来源、寻找密接者。

  虽然大部分被调查者都挺配合的,但有时寻找传染源的过程很波折,有些市民不是很理解我们的工作。不过,随着媒体对疾病和我们工作的宣传,市民的配合度越来越高,工作开展起来顺利了很多。

  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意义重大。调查员们并不能独立完成这项任务,流调工作非常需要市民朋友的配合。过去的两个月,很多市民配合了我们的调查,我们非常感谢,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央视:浦东机场是国内主要入境口岸,近期防境外输入压力很大,想问下武科长,浦东机场防输入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您现在的具体工作情况如何?

  武戈:大家下午好,我是浦东机场安检旅检二科科长,平时主要负责浦东机场出发旅客的安全检查工作。浦东机场是国内入境人数最多的口岸。疫情防控期间,我和我的500多名同事被紧急抽调支援浦东机场入境防输入一线,我们安检突击队的任务主要是配合海关、边检及相关政府部门,做好浦东机场入境旅客的防控识别、分类引导、转运护送等任务。

  我先介绍一下浦东机场入境防输入的闭环工作流程:境外旅客抵达浦东机场后,首先是由海关进行入境检疫。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发热或疑似症状旅客,现场等待的120救护车会直接将旅客从机坪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就诊。经海关、边检入境检疫、查验后,“接力棒”就交到了我们机场工作人员手中。我们会根据海关、边检查验贴标的旅客分类,会同航空公司、上海16个区以及邻省驻机场工作人员,将旅客分别转运至居家隔离中转点或集中隔离点。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引导旅客先去行李到达区提取行李。然后,我们引导旅客走专用通道并护送到上海16个区及邻省设在浦东机场的工作点。一路上,每逢转角,就有工作人员查验护照。最后,当我们把旅客交接给各区驻点工作人员接手后,会再次核对并填写信息,由所属街镇核实,并安排专车将其送至住所,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需经上海前往邻省的将被引导至专门登记台,由所在省的工作人员负责转运工作。需要集中隔离观察的,由机场工作人员陪同通过专用通道到达出口,乘坐机场安排的专用大巴,前往由市疾控中心统一安排的隔离点。这样的“接力”,每天有近千次。每一次,我们都确保做到“面对面”交接,“点对点”护送到位,一环扣一环,确保“一个不漏”的闭环管理。

  浦东机场是上海的空中门户,即使在疫情期间,也要给旅客以“安全感”,体现出上海的精细和温度。为此,我们采取了很多专门措施。比如:针对重点国家(地区)入境航班的行李处置,设置了专用行李提取转盘和专用行李托盘。对这类航班入境旅客所途经区域(包含登机口、廊桥、行李以及行李转盘等)实施防疫双向消毒处置。

  再拿我们安检环节来说,严格落实高频次、全覆盖的“一检一消毒”举措,即安检员每检查一证、一物、一人均实施一次消毒,为旅客提供安心的过检体验。对于专用安检通道,重点做好前端引导,提醒注意排队间隔与分流,做到“过检一位,放行一位”,防止安检通道内人员积压。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机场人,我们一定会恪尽职守,会同联防联控单位,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严守好上海空中门户,请大家放心。

  解放日报:钱海鸥警官,请问作为一名一线基层民警,您在社区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主要职责是什么?面对当前复工复产的需要,您又是如何保障返沪人员和辖区居民群众安全的?

  钱海鸥:大家好,我是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北新泾派出所一线综合执法民警钱海鸥。我所在的元丰天山花园是一个有着4000多位居民的商品房小区,其中包括来自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外籍居民;同时还有入驻200余家企业的商务楼,就像是一个上海综合社区的微缩“盆景”。在市局、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们一线基层民警与医护人员、社区干部等形成合力有条不紊地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做到“依法防疫”。除了市政府的规定措施外,业委会牵头业主协商制定了防疫期间的居民自治公约,我们引导全体居民自觉遵守。之前北新泾地区发生过一起居家隔离期间违反规定擅自外出被依法处罚的案例,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普法的重要性,我把公开报道的案例都发我们和居委干部、物业、平安志愿者等建立的一个微信工作群,以案释法,宣传遵守当前防疫政策的法律依据。

  目前,我们小区内也有几名外籍人士正在接受居家隔离。无论是这些外国朋友还是之前外地来沪的居民,都对隔离措施十分配合。一方面是因为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履行了政策的提前告知,另一方面,热心居民组成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帮助将生活必需品送到隔离人员家门口。可以说整个小区执行政策是严格的,互帮互助是温情的。

  其次,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和居委干部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尽力减少疫情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呢?我们觉得必须坚持“问需于民”。比如大家都关心的快递管理。由于快递员不能进入小区投送,快递只能放在小区门口。但有居民担心会不会不安全,被人错拿怎么办?被偷了怎么办?所以在选择快递临时集中存放区域过程中,我特意选择了一个有摄像头能拍到全景的位置,并且经与物业协商,派专人进行管理。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小区没有一件快递被盗或被拿错。同样,我们小区内有一个生鲜超市,它是大家的“菜篮子”,也最容易产生聚集性风险。我和超市方反复商量,订立了分批入场的规则,而且在排队通道设置“一米线”,小区居民都说这种“北欧式”排队大大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第三,随着返沪人员逐多,“复工复产”是当务之急,作为安全策略的提供者,我通过向商务楼里的企业提供两方面的安全来助力这项工作:一个是人员安全,另一个是财产安全。人员安全,主要是帮助企业核查,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不能进办公楼。当然也会帮助解决困难,例如之前有一个重点地区返沪员工的住所不符合居家隔离的条件,我就和企业管理方一起想办法,最终在员工返沪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财产安全方面,企业复工需要大量的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都是刚需。我发现一些负责人有“病急乱投医”的倾向,看到微信里、网上有售卖的广告,就想要大批量下单。为了避免还没开工就遭诈骗的情况,我建立了企业负责人微信群,持续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资料,同时,整合起大家手头靠谱的卖方信息和渠道资源,为企业购买物资提供方便。目前,大楼内绝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安全、顺利复工。

  从疫情防控开始到现在,我和全市几万公安民警以及所有社会防控力量一样,日以继夜,不敢懈怠。接下来,我会一如既往地和社区工作伙伴们并肩作战,坚持依法防疫和助力经济运行“两手抓”,更多地倾听居民和企业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巩固当前基层社区联防、共治、互助的良好局面,为夺取疫情防控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东方网:想问问我们的社工葛超君女士,社区工作者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任务很重,你们的工作主要是哪些?从疫情之初到现在,你感觉到居民们有哪些变化?对外籍人士怎么突破语言障碍与他们沟通?

  葛超君:大家好,我是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贝尚湾居委会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所在的贝尚湾小区共有住户2592户,常住人口约7800人。根据信息登记共有外籍人员245人,其中韩国籍202人。目前在居家隔离的外籍人员有18户,37人。

  考虑到跟外籍人员沟通有一定语言障碍,我们社区招募了外语防控志愿者,配合居委会讲解防疫政策,及时为居家隔离的境外返沪人员提供服务和帮助。同时,对于境外人员回沪居家隔离的,我们也采用了人性化的管理。我们为居家隔离的外籍人员梳理了一份服务清单,为他们提供送快递、送外卖、清垃圾等服务,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当然,这些服务对其他非外籍的居家隔离人员也一视同仁。

  在工作中,虽然部分境外返沪人员对我们的社区工作措施偶尔会有质疑,居委会工作人员尽量做到主动靠前、积极沟通,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理解和配合。

  其实这些工作,我们从疫情刚开始时就一直在做。记得最初社区内有一些风吹草动,整个微信群都炸开了锅,居委会工作人员在群里一一做好解释、纾解焦虑。面对疫情,我们贝尚湾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全体上岗,手机24小时待机。我们还特地做了微信小程序,每位回沪人员都要在小区门岗扫描二维码,填写健康信息表,每张表格内都有回沪日期、交通工具、随行人员、有无途径重点区域等。隔天都会把数据导出,与我们的居民信息登记底册进行核对。现在不仅有更多居民理解我们、关心我们,还为我们送饮料,送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还有居民当志愿者,参加社区防控工作。

  我做社区工作者已经三年多了,这次参与疫情防控是我遇到的最大挑战,家人的支持,居民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朴京子一家,他们都是朝鲜族,精通韩语,当我们找到朴老师后,她立刻发动曾在日本留学的女儿一起当翻译,与不懂中文的韩国人沟通,确保辖区范围内韩国人做好居家隔离工作。同时,她还发动女儿将信息表、告知书、承诺书等翻译成了韩文版和日语版,发放给小区的日韩人员。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作为社区工作者,一个口罩、一瓶酒精,就是我们的防“疫”保障;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是我们的战“疫”阵地;一张嘴、两条腿,就是我们的战“疫”武器。“不漏一户,不漏一家,不漏一人,不漏一车”,就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平凡的工作,只为消除每一处隐患,堵住每一处漏洞,防止疫情蔓延,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

  尹欣:刚才几位的回答,都质朴平实。他们都很平凡,都是一线最普通的工作者,他们也是不平凡的,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一线工作人员,共同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平安。在此,要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致以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同时也要再道一声:加油,保重!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