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下午)

2022-05-30

  东方网:目前已经公布了确诊患者的活动轨迹,大家都很关心,但不少市民也提出了担忧,想听听您的想法。

  邬惊雷:上海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涉及的区域和场所,是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通过询问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和分析后,所获得的信息,是病例确诊之前的信息。这些区域和场所,是病例确诊之前去过的。

  上海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后,对各种区域和公共场所、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工具等,按规范加强了预防性消毒和环境整治。对于病例涉及的小区和场所,相关单位获悉信息后,也对这些区域和场所进一步按规定加强了环境消毒。

  当前更重要的是,大家还是要尽量少出门、不聚会,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同时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之外,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央视:今天是返程第一天,疫情对很多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前上海公布了对企业的28条支持政策,具体怎么样落实?

  张英:全市企业在疫情防控、稳定经济、普惠民生、风险防范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次疫情突如其来,对全市企业,包括广大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支持全市企业渡关克难,打赢防范疫情阻击战,2月7日,市政府发布了《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即28条政策,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落实的力度。

  一是在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对于中央和本市陆续出台了对企业的支持政策加快落实,包括前天上海发布的28条政策措施,从支持企业抗击疫情、为企业减轻负担、加大金融纾困力度、做好援企稳岗工作、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优化服务营商环境等六个方面予以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出台了20条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全市各区已全面贯彻落实并出台相关具体政策,各开发区也都陆续出台聚焦支持企业渡难关的举措。我们重点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发展,落实技改专项和财政补偿、应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及金融服务政策,缓解企业资金问题。我们将会同全市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各开发区落实好中央和本市各项政策,切实帮助广大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在优化企业服务方面。前期,我们通过“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开展了2000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重点电话访谈,集中收集和处理了一批企业诉求。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上海”、“一网通办”以及“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作用,开设疫情防控期间的政策专栏,建立企业了解政策的渠道平台,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惠及全市各类企业。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进一步反映遇到的困难和诉求。

  三是在培育新增长点方面。在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化危为机,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2月7日,我们已向全市征集防控疫情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明确申报渠道和资金支持,发挥技术创新对疫情防控的积极作用。

  同时,要加快培育原创新药、网络诊疗、医疗器械、网络购物、在线教育、数字娱乐、位置导航、无人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智能经济、数字经济、服务经济、健康经济等,支持更多创新型企业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共同打好疫情阻击战。

  鼓励企业探索灵活变通方式,引导员工分批有序到岗

  人民日报:在帮助企业防控疫情、安全生产方面有什么样的措施?

  马坚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复工复产有两个特点:一是停复工间隔时间长,保障安全压力大。设施设备开停机故障以及员工流动、技能生疏可能导致事故,复工安全风险大。二是疫情防控要求严,内防扩散压力大。上岗人员返乡、复工难度大,疫情防护物资缺乏、风险隐患多。

  针对以上特点,采取了统筹安全风险防控和疫情防控,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施策,主要有2项措施。

  一是强化安全服务扶持。在指导服务方面,对所有企业发布了“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提示”,突出强调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在岗履责、重要岗位技术人员要在岗在位、员工教育培训要全面到位,防止仓促开工引发事故。对危险化学品等重点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一点一措施”,通过点对点现场指导、专家上门指导服务等,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深入排查、整改消除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在政策扶持方面,在企业无重大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对危险化学品领域的生产企业、储存企业和加油站,采取安全承诺的方式,实施安全许可延期。暂停本市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相关证书到期的,在一定期限内继续有效。行政受理工作鼓励各单位尽可能采用“一网通办”等方式办理,受理窗口采取预约服务。

  二是强化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复工前,通过向企业和复工人员推送“上海健康云APP”等信息化手段,既减轻大客流道口核查压力,更重要的是能第一时间掌握返沪务工人员健康情况,并及时反馈到用人单位,告知用人单位提前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复工后,鼓励企业探索灵活变通方式引导员工分批有序到岗,加强员工外出、接触等情况管理,督促员工及时准确向属地报告,做到“守好自己门、管牢自己人、做好自己事”。同时,属地卫生健康部门也建立了专人联系机制,上门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当前本市疫情防控面对防输入、防扩散的双重压力,面临人员返程、企业复工的双重考验,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我们将按照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统筹疫情应对和安全风险防控,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有力有效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

  上海电视台:昨天整个上海市确诊病例是3例,今天到目前为止是4例,这个数据是否说明前一阶段的防控是有效果的?接下来是否会是拐点的到来?

  吴凡:现在说拐点到来还为时过早。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数从此前的二十几例,到十一二例,再到三例,看上去似乎胜利在望。我想胜利肯定是在望的,但是大家一定要理解,每日新增的病例数就单日而言,存在相当大的偶然性,出现新增3例是一个个案事件。

  上海近阶段防控采取的措施是有力的,上海的疫情趋势是平稳的。

  市民们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还要讲科学,遵从规律。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有自己的流行规律,有自然的流行周期和过程,现在来看还远远没有到达流行周期要结束的时候。所以要科学、理性地对待每日新增病例数的情况。每天有一些波动是很正常的,我们要看总体的趋势,这一点很关键。

  从现在上海疫情走势来看,非常欣喜地看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一系列的措施是非常有效的。现阶段最关键的是,把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落实做细,争取做到无遗漏、全覆盖,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今天最想说的是“三个千万”:现在这个关键时候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心存侥幸,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放松措施。这“三个千万”至关重要。

  前一阶段,所有上海市民表现出作为超大型城市市民的良好素养,现在更是考验上海市民的关键时刻。能不能坚持住、能不能做到不半途而废,这是很关键的。所以希望所有的市民、企事业单位、防控一线的同志们和临床的医护人员们共同努力,我们的努力就是继续坚持,把所有的措施做到位,相信坚持就能胜利。

  界面新闻:昨天发布了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接下来会采取哪些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呢?

  张英:前期经信委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发布了《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我们对各区相关部门全市140多家工业园区、220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园区,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一是依据“四优先”原则保障重点企业复工。对事关国计民生、城市运行保障必须的单位优先保障复工。对经济贡献度高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对核心管理人员、一线熟练操作工人优先保障复工。对在手订单足、防控措施实的单位优先保障复工。

  二是抓好“三环节”制定落实制度规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管系统、系统管,管行业、行业管,管单位、单位管”的原则,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标准规范指引,及时发布宣传企业复工、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和行业标准,严格执行工厂、办公楼宇防疫规范指引。属地督促检查指导,按照属地原则,督促各区、园区、街镇建立和落实复工单位派驻联系、信息日报和督促检查制度。

  三是按照“五到位”标准严格复工管理。防控机制方面,复工单位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复工生产及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复工前将相关工作方案报所在区及行业主管部门备案。防控物资方面,配备防护口罩、红外测温仪、消毒水和洗手液等必须用品。应急预案方面,落实疫情防控管控专员和隔离场所,加强返岗返工人员健康检测,做好应急处置。内部管理方面,加强厂区、园区、楼宇卫生消毒,做好安全生产、食堂用餐管理。宣传教育方面,提高员工疫情防控意识,落实到具体车间、班组和工作岗位。

  同时,我们在三个方面加强重点服务保障。一是多措并举加强服务协调。前期我们已积极帮助一批防疫物资的生产企业,特别是在沪的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防疫工作的开展。我们也通过向外地企业发放公函,募集志愿者等办法,协调了64家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后续还会进一步加大协调的力度。

  二是落实防控物资供应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在于落实防护和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我们将千方百计加快生产,加大保障力度,全力保障企业生产防疫需求。特别是涉及疫情防控企业和城市运行企业,让员工在确保自身防控的前提下保障运行。目前电力、通信、石油化工等中央在沪企业实行了有序复工;各区、各重点园区根据实际进行了错峰上下班。这种分批、有序、错峰复工和出行,平衡交通和防疫检查流量,减少潜在接触风险,值得倡导和推广。另外,支持电信运营企业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6个月以上云视频会议等云上办公服务,鼓励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企业提供集成式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培育电子商务、线上教育、线上咨询等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强化分层分类督促检查。经信委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通知》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拾遗补缺,确保落实。首先,要指导各区落实属地责任,细化落实《通知》要求。其次,要发挥驻点督导组的督查作用,向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派驻联络员,加强信息沟通,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再次,要会同监管执法部门开展巡查和随机检查,发现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

  新民晚报:上海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制订了很多行业防控规范,涉及的部门也很多,怎么保证这些规范和标准能够得到不折不扣严格的落实?

  马坚泓:行业疫情防控规范是各类企业、单位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指引,对于赢得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至关重要。

  在参与、推动疫情防控行业规范方面,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细化完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民政等14家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联动,按照职责要求和行业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举措,截至2月9日,形成了涉及33个领域的121项疫情防控规范。这些行业规范涵盖了市民基本生活、公共事务办理、公共场所设施等各个方面,并且细化到了每一个具体岗位、每一个基本单元,做到了各类主体防控有据可依、员工自主防控有章可循。

  二是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行业规范出台后,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基层一线驻点指导,区有关部门及时响应,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各类主体责任,形成了疫情防控抓系统、系统抓、抓行业、行业抓、抓单位、单位抓的“六个抓”的工作格局,坚决把牢疫情防控各道防线。

  下一步,将采取每天派出督导组的方式,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规范操作层面的指导,切实做到无遗漏、无盲区。同时,希望全市各企业和单位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行业疫情防控规范要求,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在这里,我希望全市各企业和单位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行业疫情防控规范要求,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也希望各家媒体和我们一起,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加大对各行业落实行业规范的宣传和发动,同时,也欢迎各家媒体对行业疫情防控规范落实情况予以监督。

  尹欣:在今天发布会前,我们还收到了几家外国媒体的提问,路透社、彭博新闻社和纽约时报记者发来提问,今天是上海复工的第一天,他们想了解目前本市有多少企业复工?

  张英:这个问题也是社会上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近日,据抽样调查,目前制造业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有意愿复工,这部分企业的复工率约7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企业根据抽样调查,目前也有80%以上已经开始复工,这些企业总体是以居家办公为主,居家办公的员工数量约70%。前期,经信委已协调嘉定、青浦、宝山等14个区598家企业复工,其中涉及疫情防控企业248家,这些复工的企业目前也在加班加点开展生产,逐步恢复产能。

  邬惊雷:我还有一点补充:关于2月9日3例确诊病例涉及的区域和场所,其中提到徐汇区的一个小区,这个病例居住地是嘉定,在徐汇区发病。

  另外,我们注意到记者朋友比较关心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医疗用房建设的事情,这里我介绍一下。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实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本市集中收治定点医院。该中心早在2003年建设时,就已经预留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和相应基础设施,现在我们已经启动相关预案,建设应急医疗用房,为防控疫情、救治病人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