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央视:请问百联集团,作为大型国有商贸集团,在保障上海市主副食品和防疫物资供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浦静波: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加强疫情防控、保护人员安全、保障市场供应,积极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门店持续营业,保障居民生活需求。按政府相关部门要求,百联集团主要零售门店在防疫期间坚持开门营业、不停业、不关门,确保居民在正常营业时间内可以买到生活必需品。春节期间,百联旗下超市、药店、购物中心、百货店等,日均在岗人员超过3万,服务在社区防疫和民生保障第一线,日均服务超过100万人次。从公司领导,到门店店长,到一线员工;采购、运营、物流、后勤保障各个条线,特别是我们一线的同事,克服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作为防疫保供的零售“逆行人”,努力奋战在一线。

  二是积极筹措货源,做好主副食品的市场保供。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全力协调生产流通企业、生鲜基地、经销商,持续加大重要民生商品的采购与供应,尽最大可能组织主副食品、日用品以及民用防护物资的货源,满足市场需求。1月24日以来,百联集团旗下超市累计销售蔬菜约5900吨,大米5500吨,食用油2000吨,猪肉700吨;累计销售消毒液超过23万瓶,洗手液超过12万瓶。在经营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保持市场商品价格基本稳定,让利于消费者。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更加注重对商品质量的检验把关,确保商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卫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三是全力以赴落实民用重点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根据市商务委、市经信委、市国资委等部门的部署,百联集团承担了部分民用口罩、民用防护服、额温枪等物资的采购、仓储物流、调拨配发任务,全力保障社区居民、一线防疫人员和复工复产企业等的需求。

  四是着力加强线上业务。除了门店销售外,百联旗下 i百联B2C购物平台以丰富的商品、公道的价格、快速的物流,全力满足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者线上购物、宅家消费的生活需求。特别是i百联平台上的“百联到家”场景,由百联旗下在上海的43家大卖场和377家标准超市,为市民就近配送商品到家,最快半小时就能送货上门。i百联上的“百联云店”场景,可以让你宅在家里逛商场,选购到优质品牌的专柜商品,快递到家。

  上海电视台:昨天发布会上提到了本市门诊将逐步恢复,市民比较关注,是否可以详细介绍一下?

  郑锦:我们已要求市级医院在确保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按原日常开设的诊疗科目,全面恢复普通门诊。对于市民集中反映的口腔等专科医疗服务,因有些专业操作感控风险比较高,我们已要求医院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在加强医患双方个人防护的基础上,通过门诊全预约、调整诊室等措施手段,优化诊疗流程,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市民做好日常医疗服务。

  我再强调一下,现在仍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减少聚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任务依然很重。请市民充分利用好医院提供的网上咨询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慢性病长处方等,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尽量减少到医院就诊、减少家属陪同。

  新闻晨报:最近很多商店、饭店都陆续开始恢复运营,像光明邨这样的热门饭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队,请问在开业的同时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孙忠明:淮海集团是一家国有商业企业,在淮海路有一些老百姓喜欢的老字号、老品牌,如,红房子、沧浪亭、光明邨、“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老大昌、老人和等。现在排长队,对于商家来说,心态是矛盾的。做商业的看到客流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但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不敢太高兴。来者都是客,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从自身着手,给顾客创造安全的购物环境。

  比如说,刚才记者提到的光明邨大酒家,因为疫情已经停止桌餐的供应,排队买光明邨熟食、半成品、点心等成为顾客的首选,我们就让窗口的流程更简便一些,缩短顾客排队等候时间;地上划一米线,让队伍排得更有序,人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队伍与队伍之间用隔离带分开,也保持一定距离;增派党员志愿者团队维持秩序;温馨提示贴一贴、小喇叭广播不间断,引导顾客做好自我防护。应该说,从目前状况来看,顾客还是比较配合的,基本能维持一米的排队间隔,还有些顾客看到别人靠得近了,也会善意提醒一下。

  去年年底在淮海路瑞金路口连续2周排队,形成另一道风景的是我们集团引进的“你可安”品牌,现在外面的队伍是没有了,但为了减少购物人群的对冲,店家调整品种、品牌的排列组合,形成购物新的动线,让顾客进、出两条线基本不碰头。

  作为服务型行业,面临重大疫情,员工的身体健康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员工接触顾客多,有被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员工服务的对象多,我们对上岗员工的要求比其他行业会高一些,我们要求凡是从外地返沪的员工,都必须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健康观察;同时,我们也加强对员工的劳动保护,为他们配备好防护用品,如口罩、免洗消毒液等,还为接触顾客多的员工配了护目镜,为他们提供增强免疫力的产品,对员工的体温实施“一日三检”,确保员工以健康的状态服务客人。

  当然,良好的、安全的购物环境还需要从各个方面来落实,比如,增加环境消毒等等,我们都严格按照各项防控要求去做。

  新民晚报:请问谢主任,现在很多恐惧焦虑来自于对未知的不确定,家里小孩不上学、降低防控措施等都会产生各种不安全感,面对这样的情绪能不能给市民朋友一些建议,怎么稳定自己的情绪?

  谢斌:遇到自己未知的事物,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虑的情绪。这是由于未知事物降低了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就像两个人比赛时,如果上场时对另外一个对手一无所知的话,就会对自己没有把握,不知道能不能打赢对手。

  在疫情初期,很多市民没有安全感,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为此有人可能采取过度防护的方式来应对,比如用塑料雨衣包裹全身、自制各种防毒“神器”、反复消毒、过度洗手等。

  随着疫情态势转好,上海应该已经看到曙光了。对于提升自我安全感,从心理上必要调适,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用知识武装自己。可以从靠谱的途径学一些疾病和防护的知识。人们的焦虑往往来自于不了解和无法掌控,了解越多,焦虑体验就越少。

  二是让头脑变得“简单”点。与其整天焦虑,不如让身体“忙”起来,转移一下注意力,体验一些愉快的感觉。简单的放松训练和运动,比如呼吸训练、冥想、居家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是借专业援助“托底”。在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600号”和遍布全市的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机构都可以为市民朋友充当情绪的“垃圾桶”,让大家摆脱负面情绪后能更轻松地面对疫情。

  央广:作为一个大型商贸集团,百联集团旗下门店和旗下企业的复工情况能不能介绍一下?复工同时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浦静波:一是严格落实复工复产防疫规定。目前,百联集团95%的企业和门店已恢复营业。我们按照“三个全覆盖”“三个一律”“三个强化”的防控工作要求,全面做好复工复产复市各项准备工作及履行报备手续。在市商务委和有关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分业态制定和实施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指引和营业指南,完善应急预案,每天对经营场所进行深度消毒,定期组织防疫情况检查等,确保所有复工复产复市企业都符合政府部门相关规定和要求。

  二是严格加强复工复产复市的场所管理。坚决做到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按规定停用中央空调系统,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在有条件的场所提供洗手处,放置洗手液、消毒液等卫生用品,对人员密集区域采取适当限流措施并提示消费者保持适当距离。

  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快超市门店的新零售系统建设,通过运用扫码购、自助支付等技术,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降低风险,确保营业场所安全卫生。请广大消费者放心购物、安心消费。

  三是严格加强重点业态复工复市管控。对部分暂时还不适宜复市的业态,如:儿童教育、培训机构、电影院、游艺厅等场所,目前仍暂停营业。同时,我们鼓励并支持商户积极开展直播线上点餐、等线上经营活动,一旦疫情解除,我们将及时恢复营业。

  四是严格落实市政府“28条”精神。对于受疫情影响的非国有中小企业,坚决贯彻上海市政府“28条”和市国资委34号文件精神,落实减免租金等各项事宜,并积极提供便利条件,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共克时艰。同时,与广大品牌商、租赁商户一起,积极谋划和准备疫后营促销方案,努力提振消费者信心,加快恢复和提升市场人气,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解放日报:请问淮海集团领导,餐饮企业受此次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你们如何应对,有什么好做法推广一下?

  孙忠明:餐饮业这次受疫情冲击比较大。为了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很早就开始对预付定金的客人实施全额退款。为了减少疫情影响,更好服务顾客,我们也想办法调整经营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做法。

  一是增加外卖窗口品种。在关闭了包房、堂吃客流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增加外卖窗口的供应品种,如光明邨大酒家将原有堂吃的菜品改成了外卖菜,扩充了外卖菜的品种,既消化了因包房退订带来的原料积压,又满足了市民选购外卖的多样化需求;沧浪亭、老人和饭店、洁而精川菜馆等企业增加了半制成品、馒头、生制馄饨、汤团等传统方便点心品类供应,满足市民快捷、方便、卫生的消费需求。

  二是提前上市时令产品。部分企业将时令产品提前上市供应,如青团、刀鱼系列产品等等,进一步挖掘消费增长点。

  三是独立包装现制现售食品。食品企业如老大昌为迎合周边市民需求,将所有现烤面包在上架前完成独立食品袋包装,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同时在线上外卖提供一些放心卡服务,为顾客提供放心周到的服务方式。

  当然,疫情危机也激发了我们对传统经营和服务方式的审视和思考。疫情期间以及疫情过去后,我们会加强宣传,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或者提供中餐西吃,采取分食制。疫情也让我们加快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脚步,将适时推出网上包房预定,扩大线上销售的力度,让喜欢用手指“点餐”的年轻人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享受老字号的服务。

  总之,等到疫情过去,欢迎大家来淮海路逛逛,我们集团将与淮海路商家一起为大家呈现一个年轻、时尚、精彩纷呈的淮海路。

  谢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市民朋友们,春暖花开,社会生活也在逐步有序恢复。宅家已久的部分市民可能对疫情的防护意识变淡,产生麻痹心理。如何避免侥幸心理引起的"为所欲为",继续安心宅家呢?我代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给市民朋友支支招。

  首先,建议大家想要放飞自我时,先抛给自己三个灵魂拷问,凭什么,为什么以及做什么?凭什么?想想上海疫情的良好态势如何走到今天?为什么?如果现在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想要提前自我放飞,对于整个上海来说将会是怎么样一种景象?做什么?如果现在不能"为所欲为",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我每天过得稍微开心一点?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我们重新整理好情绪,作出更加适应性的行为举止。

  第一,要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跑长跑的都知道,比如跑10公里最难受是在第三、第四公里时,长跑当中的意外很少发生在那个时候,一般都在快到终点。你看到终点了可能心态会有所松懈,容易出现意外。对于一种新发的传染病,保持谨慎、谦卑才是最好的态度。不到最后关头,任何的松懈麻痹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第二,不要去挑战人性的弱点。以为“我一个人坚持不住,我一个人开心了,其他人可能还会继续保持严格的自律”。一只蝴蝶翅膀的煽动就可能引发一场风暴,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是例外,结果就可能是一场雪崩式的失守,希望市民朋友相互之间多提醒、多鼓励。大家一起继续坚守,有些人说屏牢了I see you,屏不牢ICU,我觉得这是一种善意提醒。

  第三,探索走出惯性的"舒适区"。相信这次疫情过后上海市民见面碰拳、拱手的行为会多起来,用公勺公筷的会多起来。我们还可以趁现在的机会多尝试一些"新冠生活新方式",比如:降低需求,有些东西觉得麻烦就不要再买了,延迟满足,把最大的惊喜放到最后;有意义的独处、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等等。相信疫情结束之后不仅可以为今后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甚至还有可能创造一些新的生活场景、新的玩法出来。于个人、于社会都有益。

  总之,疫情时期,提醒大家要牢记: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切不可输在麻痹大意;不要扎堆人群,远离人山人海。请大家再摒一摒,再忍一忍,病毒消散之际,骑马踏花,看尽山河之绚烂,所有美好不急于一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