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1、劳动报:发布稿里面提到当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给就业稳定带来了一些压力和隐忧,为了确保就业平稳,请问上海近期出台了哪些稳就业的政策?
张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给就业稳定带来了一定压力。对于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召开了好几次会议专门部署如何确保就业的稳定,市委、市政府也做了统一全面的部署,从上半年开始,就采取了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本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个文件是今年市政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于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一号文件明确了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积极实施职业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的帮扶以及落实各级政府工作职能等五个方面的15条稳就业措施。这个文件政策覆盖面比较广,针对性也很强,主要目的就是既要稳企业,从源头上稳定就业,又要帮个人守住就业的底线。
根据市政府一号文件,我们制定了《关于做好本市稳就业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主要包括两大措施:
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各区认定的困难企业,按规定在今年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并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培训费的,对培训合格人员可按实际培训费用100%给予培训费补贴;同时,对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在培训期间,还可再给予生活费补贴,以此鼓励有困难企业和职工通过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因为培训是就业的基础。
二是加大就业服务力度,我们对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企业建立跟踪联络机制,积极排摸需求,发动区、街镇送政策上门服务,有些政策企业不一定知晓,我们请区里面和街镇一起主动上门服务,对其中可能需要分流的职工建立实名信息库,加强服务对接。对常住人员中的失业人员开展就业援助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上述政策的实施,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上海稳就业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谢谢。
2、澎湃新闻:我有两个问题。发布稿里面有很多关于就业的数据,请问对上海就业状况的监测主要采取哪些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第二个问题,这两年我们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鼓励各种创业活动,请问上海目前的创业形势如何?我看到一个数据是12.7%,还是蛮高的,谢谢。
邓文淼(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关于第一个加强就业状况监测的问题。加强就业监测是做好就业形势分析研判的根本前提,也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本市逐步建立了网上监测、定点监测、社区监测相结合的就业监测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网上监测。上海的就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得比较早,早在2002年初就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各项业务进行信息化支撑,包括用人单位招退工信息,劳动者个人失业登记信息、参加培训的信息等,都能够在系统数据库中得到实时的反映。所以各级人社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全市的就业总量以及每一家单位,每一个人的就业变化情况,并且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比较,来研判整个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
第二,定点监测。根据国家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的统一部署,我们兼顾企业规模及行业类型,选择了近2000家企业作为样本持续定点开展监测。此外,我们还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加密监测频率,对重点企业由原来每个月一次调整为每半个月一次开展用工监测。对于岗位数量减少较多的,及时核实情况,了解减员原因和用工预期等动态情况。
第三,社区监测。依托在村居委设立的就业援助员队伍,定期开展上门调查,了解社区人员失业在家、隐性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并录入数据系统。同时本市在16个区的37个社区设立了外来人员就业情况监测点,每个月对外来人员的流动、就业情况及薪酬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第二个问题关于当前创业形势。我们认为本市当前创业形势总体是比较好的,近年来通过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完善公共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等众多举措,我们不断改善本市创业环境,帮助越来越多劳动者走上创业之路。
根据第三方机构开展的上海市民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的整体创业活动率从2008年的7.4%提高到2018年的12.7%,多年来始终保持正增长的态势,同时创业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从创业动机来看,上海机会型创业的比例远高于生存型创业,达到了15:2,超过了全国3:2的平均水平。
第二,从创业人群来看,拥有高学历和知识背景的人群占比越来越高,特别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增幅很明显。同时,有创业意愿的36岁以上人群比例增加,这说明本市创业者在创业前更加注重知识储备、技术能力、人脉资源等因素,创业更趋理性化。
第三,从创业方向来看,更多的是选择科技创新类或者是现代服务业,为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增添了动力,谢谢。
3、解放日报:就业形势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刚才发布的内容当中提到目前上海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但是大家还是会有一些焦虑。比如面对择业的毕业生本,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就业形势的平稳体现在哪些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谢谢。
赵永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确实上海整体就业形势是平稳的,这是基本面,也是基于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长期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央提出做好“六稳”工作时,就把稳就业放在了第一位,所以稳就业实际上是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有很多数据可以佐证这个结论:
第一,本市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做了统计,今年1-6月份到人社部门办理就业登记的整体就业人数是1015.62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万人。这个数据只是在上海就业登记缴纳社保的数字,还有一些在上海没有缴纳社保而实际灵活就业的人不在这个统计范围内,所以实际就业人数远远超过刚才我说的数字。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8.54万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10.85万个,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77.1%和72.3%。到6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77万人,同比减少0.86万人,稳定在22万人的全年目标之内。
第二,重点就业群体保持稳定。到今年6月末,纳入201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的两项工作均超额完成阶段性任务,比如在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方面,一共实现了5477人的就业创业,全年指标数是8000人,达到了68.5%。为建档立卡农民提供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11578人,已经超过了全年1万人的目标任务。在11578人当中已经帮助实现就业5329人,完成了全年6000人目标的88.8%。
此外,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总体平稳,截至7月25日签约率为87.6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第三,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1-6月份,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一共发布的招聘岗位数是89.8万个,而同期求职的人数是61.8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了增加,对应的求人倍率1.45,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指标,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41。近期人社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全国100个城市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2,上海和全国相比岗位的需求相对旺盛,市场岗位数量也多于求职人数,所以劳动力市场从本市来讲回旋的余地还是有的。
尽管总体保持平稳,我们要看到目前因为经济增速放缓,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对本市部分行业、部分区域就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这种变化,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在这个领域平时我们在工作中感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就业者或者求职者自身就业观念理念的更新和变化,这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的,我们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引导就业者以合理的观念、理性的姿态,尽快实现就业。总体上,上海能够做到充分就业,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在充分就业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谢谢。
4、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国家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被大幅度缩减,国家人社部和地方省也着手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请问上海这方面工作如何开展怎么考虑?
张岚:谢谢记者的提问。长期以来,职业资格制度是我们对技能人才评价的重要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人才评价制度,在促进就业创业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职业资格证书过多过滥、管理多头的问题。从2007年开始,国家启动职业资格制度的改革,对于职业资格项目开展了清理整顿。特别是2013年以来,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家人社部牵头组织,减少或取消职业资格许可的认定项目,报请国务院同意后,从2013年到现在先后分了七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职业资格项目大幅度缩减。到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最后人社部公布了140项国家职业资格。职业资格目录的建立、职业资格清理,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技能类职业资格大幅度减少,资格证书减少,职业资格评价作为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已难以满足劳动者需求,广大企业还存在着对劳动者的技能评价需求。为填补职业资格减少后,各行业技能人才评价的空白,我们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特别提出要健全多元化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由原来的政府评价转为由社会、市场来评价,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评价、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一体的多元化技能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对于职业技能人才的评价,不仅有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还有某一方面的专项技能。2018年,人社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依托企业等用人单位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资格取消后出现的空缺,我们通过技能等级认定,交给市场企业来评价,因为企业对人才评价是最直接、最客观的。
人社部在2018年公布了首批18家央企为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的试点单位,这其中也有在沪央企。同时要求各地扩大这方面的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今年以来,上海市人社局已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研究,有关文件于近日出台。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技能等级评价“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用人单位自主评、政府部门指导监督的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技能评价,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用人单位来说,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主体的作用,满足各类劳动者技能评价的需求,充分放权给评价机构,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对政府工作来说,加强试点单位备案管理和事中事后的监管,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其中包括职业技等级能培训补贴等,并要为评价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将加强政策宣传,另一方面抓紧开展试点单位申报备案,鼓励本市各行业符合要求的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确保政策落地实施。谢谢大家!
5、上海电视台:刚刚赵局长讲话中提到世界技能大赛,马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要举行了,上海也有很多选手参加。想了解一下上海选手的备赛情况,有哪些项目有夺牌的可能?下一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上海获得主办权,还有两年多时间,整个筹备情况怎么样?
张岚: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上海将在2021年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2017年10月,我们获得了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筹办工作。201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为组长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领导小组和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为主任的组织委员会。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领导小组和组委会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世赛的筹办执行组建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世赛各项筹办工作。近期,我们正配合人社部制定世赛筹办重点工作任务安排,还建立了与世界技能组织日常联络机制,有序推进世赛筹办相关工作。
关于选手参赛的问题,我做个介绍。世界技能大赛是两年举办一届,我们是2021年举办,今年是在俄罗斯喀山举办。此次第45届喀山世赛,我们国家一共有63名参赛选手参加56个全部比赛项目,其中,上海有10名选手获得9个项目的世赛参赛资格。这9个项目中,车身修理、印刷媒体技术、餐厅服务、网站设计、花艺、货运代理等6个项目,是我们在2017年第44届世赛参加过的,在此基础上,今年上海选手又获得了健康照护、网络安全、酒店接待等3个项目的参赛资格。上海选手参赛项目由6个增加到9个项目,充分体现了上海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取得的一些进步。现在这些选手正在积极备战,争取在这届世赛中取得好成绩。
刚才提到第46届世赛筹办工作情况,筹办工作主要有这么几项:第一,积极加强与世赛组织沟通,启动世赛网站和信息化建设。这个网站属于世界技能组织,我们要做好网站开发工作;同时,通过网站使得全世界知晓上海世界技能大赛,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希望把第46届世赛办成一次信息化、智慧型的大赛。第二,做好世赛筹办工作的宣传。世赛筹办既是一个国际赛事的筹办,更多是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中国、为上海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三,建设世界技能博物馆。这是我们在世赛申办时的承诺,将由世界技能组织、国家人社部和上海市合作共建世界技能博物馆。目前博物馆选址工作已完成,正在抓紧开展展品征集和方案设计,7月10号已经举行首批展品交接。我们希望世界技能博物馆成为世界技能展示中心、世界技能合作交流平台、国际青少年技能教育基地和世界技能组织的文献中心。谢谢。
6、青年报:青年人是社会的希望,市政府实事项目里面有启航计划,但青年人就业面临压力,近两年关于促进青年人就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张岚:我们把青年人的就业作为整体就业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刚才赵局讲了上海总体就业形势是好的,但确实就业也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青年人求职难。我们高度关注青年人就业问题,2011年青年失业情况相对比较严峻,为推进失业青年就业,我们实施了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推出了“五个一”工作举措,包括:建立一个失业青年信息动态排摸机制,建设一支启航导师队伍,探索一套适合青年人的职业指导模式,帮助制定落实一份针对就业计划,以及开展一系列专项服务活动。
这项工作上海是率先的,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登记失业的青年人数占整个登记失业人员比例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30%下降到2016年的22%。2017年,针对青年人就业新情况,本市又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本市青年创业的若干意见》,对原来青年“启航”计划进行了升级,从鼓励青年想就业、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这四个维度,打造有梯度、可衔接的就业服务链,努力实现青年人职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升级同步和双赢。截至2019年6月底,登记失业人员中的青年人占比下降到20.53%。上海的经验探索,得到了人社部的高度肯定,把青年“启航”计划作为全国计划进行推广实施。
近年来,我们还将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建立政府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政府都有工作责任要求,把促进失业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民生工程抓紧抓实。谢谢。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各位记者如有进一步采访的需求,可以和市人社局或者市政府新闻办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