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1、新民晚报:我们都知道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是这次交通大整治的一大亮点,请问下一阶段有哪些科技应用?包括电子标识在非机动车当中的应用,以及共享单车的执法方面,能不能有更加详细的介绍。谢谢。

  邢培毅(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总队长):“智慧交通”正在抓紧建设过程中,期间阶段性的成果也在及时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升级。“智慧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目前正在泛外滩地区试点,如果大家开车到外滩地区,一般车速比平常会增长10%左右。

  未来会有更多的高新科技投入使用,交通信号灯能够改变目前单纯的类似于计时器状况,可根据通行情况实时调整。通过信号配时以及设备智能,推动整个交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更高的等级。

  科技的运用也在不断提升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非现场管理效能,目前,中心城区非现场执法(电子警察)网络基本上已经全覆盖了。同时,我们也在推广行人过街提示系统应用,大家很快就可以在街上看到,行人过街时有中文、英文提示音频,相关颜色在地上有标注,过街时通过这样的提示,清晰,安全,高效。

  在非机动车管理方面,我们正在研究电子标识技术,目前在共享单车数字化执法方面的试点成果还是比较好的。大家也可以感觉到,现在共享单车的管理比起初时候好得多。通过企业的配合,加装电子标识以后,对非机动车的源头管理有了更好的手段。

  在互联网和交通管理的结合方面,刚才陈局长也说了,我们是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2016年底上线的上海交警APP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目前注册用户超过451万,按照这样的速度,年底会突破500万。这个APP功能还是比较强大的,最受大家欢迎的比如说“一键挪车”,只要车辆信息登记准确,驾驶员会收到信息,会很快去挪车。还有“快处易赔”,大家觉得操作很快,效率很高。近期推出的“车管到家”“警医邮”,通过“交警+医院+邮局”,体检等项目完成后,邮局很快就可以把你的驾驶证送上门。

  2、人民网:近几年来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很多的交通问题,请问公安交警部门有何措施来应对这些交通管理的新难题?刚才提到共享单车数字化的执法,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邢培毅:共享单车是一件好事,解决了许多上班族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当初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三乱”,乱投放、乱骑行、乱停放,骑到目的地以后没有停到划定的停放区域。所以开始时“三乱”把整个道路秩序搞坏了。

  两年多以来,交警部门通过采取扣车罚款、规划停车区、约谈企业,包括和社会联动,对共享单车加强管理,效果有目共睹。我们接下来还要通过企业和用户账户数据关联,对总量的控制、骑行的规范以及停放有序方面,引导共享单车企业实行良性发展。

  共享单车,需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核登记以后才能开启服务功能,这也是数字化管理的一个具体举措。运营企业也在不断地向公安部门开放企业管理平台相关功能权限,和公安加强配合,为整个执法管理和监督提供必要的支撑。反过来,我们也会强化对企业车辆和骑车人的管理力度,在平时工作中督促企业及时清运和收回超额度投放的车辆,包括及时清理已经出现障碍的车辆,对于骑车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快速认定、快速处罚。我们对查获的共享单车违法行为,也会定期转递给车辆管理企业,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用户管理制度。

  3、上海交通广播:我想问一下,道路交通的违法大整治开展了两年多时间,从最早可以感受到市民群众普遍关注和社会热烈的议论,现在一部分的市民已经习以为常了,在生活上已经比较少提到大整治的概念。那么大整治的概念会不会淡化或者消失?最近一段时间,有社会言论认为现在大整治的效果有些倒退。两位领导,你们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言论?如果不同意的话是不是可以举例说明大整治的效果仍在持续,并且将来有什么效果?

  陈臻(市公安局副局长):应该说上海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这件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两年前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说“永远在路上,永远不会停歇”。除了定期进行全市整治以外,基本上每周都有小范围的、个别区的整治行动,重要的路段、重要的路口、重要的道路,包括市局领导带队进行检查,包括市局督察总队也会去督察。请大家放心,力度不会减小。希望媒体记者们继续帮助宣传,尤其是现在我们感觉比较难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整治。

  上海现在非机动车量达到1900万辆,上海机动车已经超过了600万辆。要把交通保持更畅通、更有序、更安全,没有精细化的管理是不行的。所以,我们提出来要在“智慧公安”总的牵引下,把“智慧交通”建设好,向科技要警力。

  上海目前还没有到“人不在、法在”的状态,就是没有交警,就靠标志标识就可以规范,还没有到这一天。所以大整治这件事一定要坚持到底,不断往前推,更好地规范非机动车和行人遵守交通法规,这是接下来要抓的重点。我们也有信心,希望媒体朋友能够帮我们一起来宣传。

  4、广东电视台:上海交通大整治以来,上海交通有了很好的改善,但早晚高峰时候还出现拥堵的问题。那么交警总队打算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呢?

  邢培毅:上海道路交通特色就是早晚高峰有潮汐现象。我们交警对这样的重点时段始终坚持是投入最大的警力,包括辅警都是在岗在位。现在在机动车管理当中,有些机动车驾驶员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比如说路口拖尾巴,是高峰时段有些区域产生拥堵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加强宣传,记者朋友也可以帮我们做这样的工作。

  另外,因为交通流量比较大,每个路口不可能都有民警在值守,就要采取“智慧公安”的做法,比如说“电子警察”,包括和导航合作,提示驾驶员道路拥堵,选择另外道路。

  5、第一财经:刚才陈局长已经提到了,有关共享单车执法试点,包括现在非机动车数量的激增,包括最近持续发酵的滴滴网约车,都反映了共享经济的新模式平台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我的问题是,在应对这些新兴经济模式下有什么样的应对举措?正在进行启动制定规划的有哪些呢?

  陈臻:你提的问题很好,对行人一个是宣传,对于非机动车包括电瓶车已经搞试点,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共享单车,如果不投放在规定区域,锁是锁不起来的。对行人和非机动车执法管理,有的靠技术,靠科技,有的靠宣传。像行人,基本上还是以教育为主。

  6、上海法治报:我有一个问题问一下陈局,刚才您提到目前上海非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900万辆,共享单车在里面占多大比例?另外,我了解到一些共享单车是不准驶入上海市区的,但可以看到市区里有这样的单车,对于这部分的单车未来有什么样的处置方式呢?

  邢培毅:共享单车目前保有量在100万辆左右,目前已经对89万辆实行数字化管理。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投放我们是有要求的,哪些可以投放到外环以内,哪些是需要投到外环以外,通过数字化管理,它的轨迹、行踪可以查到,乱投放的问题基本上解决掉了。整个非机动车的管理,应该说目前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因为量的确很大,而且用于生产的车辆也很多。比如说外卖、快递,除了解决交通问题以外,还有生产营运问题,比普通群众非机动车出行量要大得多,接到单子就无限量运用,为了抢时间,闯红灯、逆行等问题比较多。在加强末端管理基础上,还是和行业主管单位,包括企业主体本身加强联系,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发生。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7、东方网:我想问一下,今年6月公安部一系列“放管服”改革新举措,上海相关落实情况如何?有哪些含金量高、受益面广的改革举措?

  邢培毅:今年6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交通管理便利化工作,向社会承诺20项交通管理的“放管服”改革措施,时间节点是两个。一个是7月底以前完成8项改革措施,“申请材料四个减免”“简单业务一证即办”“普通业务一窗通办”“个性服务自助快办”“拓展网上服务覆盖面”“健全社会服务网络”“延伸农村交管服务”“推进车检程序优化”等,上海按照要求已经完成了。另外,还有12项,“实行车辆全国通检”“便利车辆异地转籍”等,要求在9月1日全面推行,上海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除了公安部的规定动作以外,上海也在积极推进自己的改革措施,为市民提供便利。比如说“车驾管”第三方支付,现在可以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比以前都是银联就方便多了。我们“车驾管”的“一窗通办”在全市推开,在11家“车驾管”的“警医邮”服务点做了,效果比较好。这“一站式”里可以办“期满换证”“补证”“损毁换证”“转入换证”“初次领证”以及“增加准驾车型”6项驾驶证业务,可以在11家“警医邮”网点完成,减少群众往返奔波。这些点的设置也要有条件,比如说需要有大的空间,现在还在找,邮政部门也在积极配合。争取每个区都有。

  8、解放日报:想问一个问题,目前上海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600万辆,非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900万辆,但是量大面广的交通违法行为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一方面是交通管理人员相对有限,接下来打算采取什么措施让管理可以做到长效化、常态化的效果?另外一个问题,目前包括市民老百姓都在反映路上见警率和交通大整治刚开始的时候相比,降低了很多,很多路口基本上就是辅警指挥交通。对于辅警的规范化管理,接下来有什么部署和打算?

  陈臻:我前面也讲过,交通大整治一定是久久为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永远在路上。我们的勤务制度也在逐步改革。在交警有限情况下,平峰时候交警主要是动态巡逻,高峰时候,上下班时候,还有遇上恶劣天气,交警就要在这个点上指挥疏导。交警很辛苦,下雨是“浇警”,夏天是“骄警”。辅警是辅助力量,国务院也有辅警条例。我们主要还是要靠科技,不断地用信息化技术来增加警力。目前情况来说,上海现在基本上可以做到“拥而不堵、堵而不死”。

  邢培毅:我先说一下勤务问题,大整治以后勤务方式进行了改变,以前大家都看到民警基本上站在路口,现在把全市划成若干个责任区,在整个责任区里所有交通违法行为都要覆盖。陈局也说了,现在的民警是高峰站点,早晚高峰重要路口是有民警的,平峰时候民警就去巡逻了。我们安排辅警在路口,但有那么多路口,不可能把辅警都派上去,一般是重要路口有辅警。

  很多人会有见警率降低的错觉,但执法效能没有降低。我们市局有要求,要严字当头,凡是被交警发现的违法行为一定会处理。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提高发现的能力。这里有两点,一个就是通过“智慧公安”建设,通过机器来发现,把发现的警务信息推送给民警,使“巡”的过程更有目的,减少盲目性。

  另外一个需要整个社会来配合我们。我们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群众可以参与进来举报交通违法。上海交警APP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举报功能,非常高兴我们接到大量的市民举报。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各位记者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9、上海电视台:之前一直提到了非机动车,两位态度很明确,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行为一定会严管,请问从前一阶段慢慢推行非机动车、行人电子警察到现在,成效如何?近期可以看到的针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措施有哪些?因为这个时间拖得长的话,很多机动车的车主有情绪,电子警察很多,我一直收到单子,同时也反映那么多旁边的非机动车怎么没有收到处罚呢?近期会不会有一些措施呢?

  邢培毅:现在交通大整治的要求要向非机动车和行人延伸。首先要肯定机动车的管理目前还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从这样的安排来说,也是合理的。因为机动车占有的路权特别大,道路资源特别多,把它作为重点先整治,对整个秩序的改观是有利的。现在要延伸到非机动车和行人,很难。非机动车1900万辆,上海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有3100万左右,这么大的交通参与总量,对交通执法来说是一个挑战。除了刚才说的严格执法以外,的确需要用科技手段加强管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用的电子警察设备对抓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功能都有了,功效还是比较大的。对行人的执法还是有一个递进式,不是第一次发现以后,马上对他处罚,首先要进行教育,通过两次教育以后再进行处罚,而且处罚也不是一下子到50块,而是有一个递进式的执法。这方面的执法过程会非常漫长,因为我们是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处罚不是目的,通过处罚进行教育。上海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我们的规则特别严,可能遵守起来、习惯起来会有一个过程。我们交警的确很辛苦,但是我们不怕辛苦,为了整个城市交通秩序,我们必须付出。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各位记者,由于时间关系,还有更多问题可以和市公安局联系。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