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1、新华社:上海的产品质量在全国排名的话,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如果跟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提升?
许昆林(副市长):上海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曾经提出过“质量是上海的生命”,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持续抓质量,本市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服务比重在上海占到69%,曾经到过70%,都是很好的。在国务院开展的省级政府年度质量工作考核中,上海连续三次都被评为A等,有人要问,也不知道有多少地方得A,都得A就不稀奇了,我想说的是,第一次评A只有两个地方,到目前为止,三次考核只有4个地方得A。
跟国际来比,上海也有很多高质量的产品,有些领域里一些个性化产品还是领先的,服务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我们要看到我们多年努力取得的成绩。刚才这位记者谈到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我们也应看到差距,我们的高端产品还相对少,关键零部件等一些核心技术也是缺少的,所以下一步,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行调整,开展全面质量提升行动。
前两天出差碰到一位外国朋友,他看到我是上海来的主动过来跟我聊天,他说他在上海办了一家公司,他感觉产品只要是“上海制造”或是上海品牌,人家就没有什么说的,因为信誉很高,大家很放心。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以打造国内国际质量高地为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领先、标准领跑、品牌领军、法治保障质量工作的原则,促进科技创新与质量提升紧密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质量提升社会合力,不断增强本市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助推两大国家战略的建设,即科创中心和自贸区的建设。
2、上海电视台:之前我们有听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等品牌的背后,其实都有着“上海标准”的影子。我想问一下黄局,目前“上海标准”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引领和标杆,将来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黄小路(市质监局局长):确实,标准是质量的基础。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会有高质量,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强弱,我们必须以标准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举几个板块,比如上海制造领域。我们全力推进了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的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行动,先进的上海标准助推先进的制造业。我们先后完成了大型客机和海洋工程装备国家重大标准化专项任务,为国产C919大型客机以及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等重大装备提供标准支撑,这都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志性项目。我们还积极推动“上海标准”走出去,上海企事业单位2017年新增立项的国际标准提案20余项,累计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突破了40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数量达到百余项。大家还可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道路看到按照上海标准制造的超级电容公交车正在行驶,而该标准已经成为以色列国家标准。
在上海的服务领域,我们也不断完善服务业领域标准化体系,服务业上海占了将近70%,近年来我们承担了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主导制定了一批服务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比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等多项上海地方特色的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体现了上海服务的影响力,也辐射了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上海购物领域,我们以规范上海购物环境,提升上海购物品牌为目标,开展了江湾五角场、南京路一条街、七宝老街等国家级商贸服务标准化试点,有力促进了上海购物品牌的打造和购物服务能力的提升。
还有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我们结合上海地域文化特点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先后开展了普陀区公共图书馆,嘉定区基本公共文化,徐汇区社区文化活动,豫园商旅文综合服务等文化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发布实施了《博物馆、美术馆服务规范》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为发展和传承上海文化、满足市民公共文化需求树立了标杆、制定了标尺。
下一步,本市将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促进创新、接轨国际”为原则,在优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得“上海标准”更加有力支撑“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打造,成为体现上海竞争力和领导力的标尺,谢谢。
3、澎湃新闻:现在强调要有“店小二”的服务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对生产经营企业而言,经常需要查询相关的信用记录、开信用证明。请问沈局,这方面的手续和流程是不是比以前更为便捷?另外,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方面会有哪些举措给企业带来便利?
沈伟民(市质监局副局长):非常好的问题。“店小二”是政府方面的重新定位,随着政府服务方面的改进,手续和流程相比之前当然是更为便捷和高效。
自2018年2月1日起,市质监局通过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本市生产经营企业行政处罚信息的统一归集和交换共享。在这一平台上,本市生产经营企业可查询2014年1月1日以来被本市质监部门适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信息,如需出具质监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等信用证明,只需携带相应证件,并填写完整的查询申请表,即可到上海市信息中心现场查询并获取统一格式的质监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信用信息查询报告,相较于之前,缩短了一周左右的时间,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市质监局将从制度完善、审查和落实三个环节优化营商环境。
首先推动顶层设计更加完善,从制度层面来优化,比如推动政府规章的废止,减少政府干预,尊重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源头优化。今后,市质监局在起草或者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时,将全面进行严格的公平竞争审查,切实维护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这也是国务院的要求。
三是即刻落实法规规定。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进行了修改,市质监局即刻取消了制造计量器具、修理计量器具许可,以及制造、销售和进口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三项许可。这些许可取消之后,我们局将严格执行“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许可,这个环节作为技术审查环节不能少,这个是国际通行的,欧美国家都是按照这个(规则),对产品许可的批准技术审查还是要做,同时加大计量器具产品质量抽查和风险监测力度,促进上海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质量提升,对于因特殊需要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制定相关的规章,进一步规范国内科技、生产、贸易和社会发展等各领域有关计量单位制的使用,谢谢。
4、新民晚报:我想了解一下生物柴油推广的最新情况,上海目前有9个加油站试点销售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的柴油。想了解一下这批生物柴油的质量安全情况怎么样,和普通柴油相比,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沈伟民:谢谢,非常具体的问题。这个产品从现在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角度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新开发的创新技术产品,我们也在探索。根据市政府“地沟油”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要求,上海在大力推进“地沟油”资源化利用。近期,我们局对上海的第一批试点加油站销售的生物柴油开展了一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这一次我们共抽取了9个批次B5生物柴油,涉及到的是奉贤、宝山、嘉定、浦东、青浦、松江这6个区的9个中石化加油站,我们现在是作为试点在安排的。
经过检测,9个批次的样品全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5199-2017 《B5柴油》规定的技术要求,明确的说,和现在普通柴油相比,使用起来没有什么差别。
下一步,市质监局将根据成品油销售企业的试点安排,同步扩大B5生物柴油的监测范围,新产品从推广来说,试点面不扩大的话也影响效益问题和产业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扩大试点,在这个基础上,同步扩大B5生物柴油监测范围,指导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生物柴油的抽样检测,指导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市场主体、生产主体的作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切实保障生物柴油这种创新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
许昆林:生物柴油现在已经在全市21个加油站试点了,每天有2000多辆车加生物柴油。我们正在努力,在2018年实现增加到全市将近200个加油站,把一年产生的全部3万多吨“地沟油”解决,包括有些个别加油站要稍微改扩建一下。现在有的加油站,柴油百分之百都是生物柴油。目前监管部门检测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司机反映也没发现问题,冬天也没有出现因为加生物柴油行驶受影响的现象。试点工作应该说是非常顺利的。
5、上海广播电台:放管服改革之后,大家越来越重视事中事后监管,这个监管过程当中,企业如果有质量违法行为,如何加大惩戒力度?不同部门之间有没有信息共享或者公开制度,让受众或媒体曝光形成共同监管和舆论监督的氛围?
黄小路:确实,现在政府部门监管一个是放,在审批环节进一步简政放权,让更多企业尽快进入市场,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规的企业,这也是政府需要做的。同时也要加强服务,政府更多的要为企业做好服务。其中,事中事后监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老百姓最关心生产企业不合格被查出后,是否彻底改进恢复了合格正常的生产。我们这方面也是加大了力度,对于达到立案要件的质监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全部通过官方网站行政处罚案件平台予以公开,所有的立案案件信息均可通过此平台进行查询。
为了引导和警示消费者,对于质量违法行为,市质监局增加了不合格产品指标项,不仅公布它的不合格事项,还对一些产品的指标进行公布。比如,近期公开的某服饰有限公司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童装案,我们在备注栏中增加了童装不合格项目指标,以此更好提示消费者不仅对这家企业,还要对这些类型的产品引起高度关注。对于质量违法行为,市质监局将进一步优化案件公开流程,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加大案件信息公开力度和典型案件曝光力度。
关于对违法企业开展联合惩戒,市质监局将结合本市情况,不断完善质量信用信息系统,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共享质量信用信息。协同本市有关行政监管部门,逐步建立健全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失信主体,在实施行政许可等工作中列为重点审查对象,在日常监管中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监管频次,加强现场检查,在品牌建设、政府质量奖励等活动中予以限制。
6、文汇报:随着上海经济转型升级,过去一些上海的老品牌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在全国还有叫得响的品牌,近年来上海新兴的产业真正在全国比较有名气的品牌还不多。这种局面怎么改变?下一步上海要提升上海质量的品牌工作重点在哪里?
沈伟民:质量工作到最后要体现,品牌是关键,这项工作一直在调研。品牌发展涉及因素很多,质量少不了,讲到质量肯定少不了标准。品牌还跟历史相关,那就是文化的问题。品牌还跟经营者、企业家相关,这些都是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打响品牌是一项非常系统综合性的工作。如果一个品牌要立于不败之地,非常关键的就是质量,百年老店要开下去,质量必须守住。
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构筑上海发展战略优势,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其中一个关键点,我认为是要建立在扎实的质量基础上。首先从上海制造来说,上海有很多好的传统和基础,比如质量的意识强,我们能工巧匠这支队伍非常庞大,工匠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再加上我们有追求卓越的理念,追求卓越是上海的城市精神,还具有精湛的工艺优势和上海地理位置独有的国际交流密切、信息交流便捷的优势等等,这些优势为上海制造品牌提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当然,打造上海制造品牌,很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制造标准水平,要紧跟国际先进标准和最高水平,运用新的技术创新成果,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制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端消费产品,在质量规模和效益上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同样,打响上海服务、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品牌,一方面要挖掘传统优势,挖掘历史积淀,重振昔日辉煌。另外一方面,也不能躺在过去辉煌的历史上,还要不断培育新品牌、新业态,为我们创造新品牌的无限空间。说到培育新品牌很重要的切入点或者说突破口还是怎么用好标准,以高标准引领供给。比如服务业,服务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旅游、商贸、养老这些都在服务业范畴里面,还有文化消费等等。这些原来是我们标准的短板,空白点很多,要有高的标准指南指导从业者规范相应服务而且不断提升,有的标准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提档升级。
刚才领导已经讲到了标准的问题,标准是软实力,与国际交往相比对,上海的服务业无论是现代服务业还是传统服务业,从业的组织机构数量巨大,前面说到服务业上海占到70%左右,这些服务业都要有高水平的管理规范和作业标准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业管理体系等方面认证力度也要加大。特别是要加大对于标准供给的力度,企业要加大这方面的标准研发。我在这里也提一个我们的观点,上海服务业短时期内要有很大发展,标准补短方面,行业组织要发挥作用,更多通过行业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整体拉升相关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7、解放日报:这次实施意见里面有一些关于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还有关于各区质量督查的制度,其中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比较新的提法,质监部门将产品抽查监督结果向社会公布,如果我买到了公布的不合格产品怎么向企业索赔?是不是跟新提出来的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有一定关系?
关于联合惩戒,以后产品质量的违法违规失信者是不是会像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一样设置一个黑名单,近期会不会有这样类似的举措?还有各区现在都有自己区域质量的目标,各区如果以后没有达标,市级层面有什么督查或者要求整改的措施?
沈伟民: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查处有很多个方面。首先是对违法行为的主体要严肃查处。法律法规已经慢慢健全,查处要到位,查处信息要公开警示。对于消费者,也要给消费者一些消费提示。近些年,市质监局通过风险监测、监督抽查等措施,尤其是风险监测,为消费提示做了大量的工作,某种程度为国内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一种新的监管模式。加大风险监测的频次和范围,通过风险监测来引领消费,我们这块做了很多探索。
监督抽查是按强制性标准来进行的,符合国家底线要求才能通过,达不到底线要求的进行处罚,接下来还要提高企业标准。企业通过自我声明公开提高的标准,我们的检查将根据企业自我承诺应达到的标准,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就要查处。另外,在风险监测当中,围绕你的承诺要做相关监测,来验证你对标准的符合性,我们都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公布已经有一些标准测评,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有关联的,这些都为整个市场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从假冒伪劣或者违法违纪的生产行为来说,我们还要出台加大打击假冒伪劣方面力度的措施。2017年以来,市质监局在新的市场监管体制架构下,围绕“保障安全、提升质量、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总体目标,以质检利剑4+X打假行动为主线,以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农资、车用燃油、电线电缆、拼改装车、日用消费品、家用电器、消防、汽车配件等产品为重点,联合相关部门,着力部署春、夏、秋、冬质检利剑行动四大战役,严厉查处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标识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相关生产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这些信息将上网,企业可以查询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信息上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指引。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特别是按照上海《实施方案》的要求,继续深化“质检利剑”执法打假行动,始终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也是下一步我们要探索的,特别是记者提到怎么进一步丰富监管的措施,从而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为上海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惩罚性赔偿我们正在研究相关办法。
黄小路:处罚这块还是按照《产品质量法》设定的法条规定进行,联合惩戒这块,全市要加强联动,各监管部门要信息补充共享,在遇到无论是准入还是评定等方面,数据还是要加强应用,这方面力度还是要加大。
沈伟民:联合惩戒去年动作很大。举个例子,在政府财政资金资助相关项目申报当中,对有相关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给予了限制。还有,我们在政府质量奖的奖励、上海名牌的推荐评选过程当中,也加大了联合惩戒的力度。每年年底,上海名牌推荐最后审定,都会将申报企业的信用信息作为审定的基本参考数据。近两年,联合惩戒还是挺有力度。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各位记者如有进一步的采访需求,可以和市质监局或者和我们市政府新闻办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