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1、第一财经电视:现在每个儿童享受到的儿科医生的数量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未来在实质性提升儿科医生数量方面有没有一些举措?对于儿科方面的民资办医是什么态度?有鼓励的政策和举措吗?
邬惊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针对儿科医生的培养,我们在交大医学院恢复、复旦大学新设了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的招生,在规培方面也增加儿科招生数量。在教育上,还增加了儿科研究生的培养,从本科培养、研究生培养、毕业后培养方面,增加儿科培养的数量。
另外,全科医生儿科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级诊疗或者儿科常见病,比如说气管炎、一般的咳嗽、一般的腹泻或者说一般的过敏性疾病,希望在社区逐步扩大服务提供。一方面,对社区全科医生加强儿科服务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医联体,如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院深入到浦东的社区、闵行的所有社区,同质化培养和资源调配,以及通过远程的咨询、会诊等,增加基层的儿科服务能力。从目前来看,这些举措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的门诊量没有随着出生人口的增加而持续增加。我想,可能我们的举措已经在慢慢地发挥作用。
上海一直在鼓励民资办医,如和睦家、美华,还有艾儿贝佳等。在床位的增量方面,也给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一定的空间,尤其是儿科,我们予以鼓励和支持。
2、界面新闻:请问邬主任刚刚提到的全市儿童数量与儿科医生的数量比例,究竟是多少呢?现在的儿科医生缺口多少?对于每年儿科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多少?怎么从招生阶段就吸引他们来读儿科?还有现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进展怎么样?大概在什么时候完成薪酬改革?
邬惊雷:招生方面,目前在校有200多人。我刚刚特别介绍了上海注册儿科医师有3200人左右,每千儿童(0-14岁)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是1.45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住院师规范化培训以来,儿科医师培养总共有900多名。从缺口来说,从上海要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来说,到2020年,每千儿童(0-14岁)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是1.55人,这个标准和全国相比已经高得比较多了。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全科医生能提供儿科服务。在基层服务当中如何强化和利用好全科医生的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来说,常规的健康保健、免疫接种都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块如果基层强的话,服务能力和人力会大大提升。
薪酬改革方面,四部委已经要求国家医改试点城市今年都要启动薪酬改革。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进行测算比较,今年会推出上海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的措施和方案。
3、上海电台:有一个问题问一下邬主任,我们知道儿童用药一直有品种少和剂型单一的问题,请问下一步如何加强儿童用药的供应保障呢?
邬惊雷:从儿科用药来说,有些家长也知道,一个剂型不够好,有些药品糖浆口味不好等,研发和生产确实还有很多不足。一方面,我们已经增加了儿科用药的监测点,哪些儿科用药有特别需求的,我们采取直接挂网采购,让需求可以直接释放。第二,在新版基本药物品种目录中充实了儿童专用药品、剂型和规格。第三,积极鼓励企业增加儿童剂型的研究和转化生产。如何和药企进一步合作,研发生产更适合儿童用药的产品,也是我们未来很重要的任务。
4、青年报: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现在上海儿科看病难是一个常见问题,为了缓解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建立了五大儿童医疗联合体,请您具体介绍一下目前的运行情况如何?目前是否已经缓解了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呢?
邬惊雷:五大医疗联合体,主要是以专科和有儿科特色的综合医院,这些医院现在给予不同的分区,像东部主要是儿童医学中心,主要是浦东地区、奉贤这一块。像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主要是西面,像徐汇、闵行、青浦、松江、金山,瑞金主要是黄浦,新华主要是宝山、虹口、杨浦、崇明。希望有些医院特别是综合医院恢复儿科门诊,甚至恢复儿科床位,目前正在逐步推进过程当中。
通过深入到社区的服务也缓解了一部分,比如说儿科医院在闵行除了和社区服务中心常见病的联合以外,在三、四个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儿童的康复科,因为康复主要是靠手工,如果家长老是跑到医院去,排队时间可能会很长。通过几个点增加儿童的康复,使得这些儿童诊断、评估都在大医院里,治疗通过标准化确定治疗方案回到社区,培训都是一样培训出来的,这样家长就很方便,因为有些儿童康复训练需要每天一次。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三大儿童医院的门诊量没有增加,包括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量没有增加,总体来说已经起到作用,后续效应会慢慢显现。尤其是有些医院发挥了骨干作用,比如像六院、浦东的仁济医院儿科都非常出色,起到很好的补充完善作用。大医院也在逐步同质化、标准化,市民也在逐步了解到这些医院同样会提供优质、信得过的儿科医疗服务。
5、新民周刊:我想问一下您说的儿科服务强基层,目前的情况怎么样?强基层的定义是在哪个级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二级医院?接下来还有哪些措施强基层呢?
邬惊雷:基层主要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然从儿科服务方面来说,二级医院儿科的恢复也是其中的内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儿科服务能力是强基层的重点。这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几大龙头的儿科专科医院的培养下慢慢恢复,比如说闵行,闵行一共有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逐步让1-2名的全科医生偏重于以儿科为服务重点。还有浦东,在儿童医学中心的指导下,社区常见病的治疗能力也在增强。我们强调的还是社区这一块,如果普通的疾病能够在基层解决的话,儿科服务也就会方便很多。
另外,儿童常规的体检、儿童的免疫接种,通过社区全科医生的健康管理服务,使得儿童在治未病上更加好一些,通过医联体上下转诊也比过去方便了。这是强基层最重要的定义。
第二,对于区域来说,有些比较偏远的区也是作为广义强基层的重要内容。比如说金山医院和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联合,现在门诊量在逐步的上升,通过联合、标准化、共同培养、共同医生排班,已起到比较好的效果,金山医院的儿科已经成为特色专科。
6、上海电视台:最近有一则社会新闻大家很关注,有一名学生在午餐时被食物噎死,在应对儿童意外伤害、降低此类事件发生方面,卫计委有什么考虑和举措吗?
邬惊雷:这确实是非常痛心的一件事,儿童伤害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0-14岁儿童意外发生率近10%。主要有几个,一是摔倒(坠落),比如说从阳台或者从床上坠落。另外还有烧伤和烫伤,以及钝器伤,再大一点的儿童还有交通的意外。降低儿童意外的伤亡确实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儿童的意外伤亡对家庭、对社会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要预防儿童的意外伤害,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引导,让家长、老师都知道预防意外伤害是非常重要的,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比如过去儿童果冻广告中把果冻抛扔到嘴里,就很容易引起窒息,通过宣传和教育,现在社会各界就知道这样不适合。再比交通安全宣传、安全座椅的推广等等,这些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家庭的防护,比如儿童床要有围栏,玩具不能太小,幼小儿童不能吃坚果类的东西,电源插座要有盖等等。无论是宣传教育,具体措施,还是法律法规,无论对家长、老师还是医务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来说,都要引起普遍的重视。
第二,要提高救治措施和能力。一旦发生儿童意外伤害要及时救治。对于家长、老师要普及相关的知识,这也是儿科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另外当然也要强化医院儿科接诊救治能力。从教育、设施、救治三个途径尽可能使得儿童意外伤害降低。
这几年大家已经把预防儿童的意外伤害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也特别感谢媒体,把这些宣传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作为医务工作者来说,我们会不断把这项工作往前推进。
7、上海日报:我有两个问题请教邬主任,主要是关于您讲到举措当中关于持续改善儿童就医体验,第一个是启动20个综合医院的示范效应,优化儿科诊疗流程,怎么优化呢?第二个是减少儿科门诊的排队等候时间,在减少排队方面有没有目标?现在平均等多久,今后可以减少多少?
邬惊雷:儿科的标准化建设,原来各个医院诊室是各不一样的,现在通过医联体工作,对儿科诊室进行标准化。首先是设施上的标准化,比如适合儿童的温度计、血压计,还有儿童用的床、医生用的桌子等。第二,各个医院儿科服务流程上不强求每个都一样,但标准上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能不能做到分时段的预约、分级候诊。另外,儿科服务的检验、收费等等,通过一些新的方式来减少家长的排队,比如有些医院已经用支付宝、微信,可以直接在要检验的地方直接付费,不用另外排队。
从整体的目标来说,这次儿科的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三级医疗机构挂号后儿童急诊平均候诊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希望大家不要全部到专科医院去。另外,强调本身服务流程的改善,比如儿童医院智能化的服务为家长和儿童的就医体验改善了许多。
8、第一财经日报:邬主任,关于民资办医的问题,有些父母去民资儿科医院看的话,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做很多没有必要的检查,还有医生资质等问题。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监督机制来限制这些不规范的行为?
邬惊雷:上海民资医疗机构现在越来越注重它的声誉以及服务质量和服务安全,这是大的趋势,不光是为儿童服务的民资机构。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医师的资格和医师注册的规范,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也是我们日常监管的重点。
关于检验部分,可能家长会担心过度检查。主要是通过比较规范的疾病诊疗指南来规范,通过质量控制检查予以督促落实。我们把民资所有医疗机构纳入本市儿科质量控制体系。接下来,我们计划通过信息化系统让民资机构的病人信息纳入到全行业的实时监管当中。当然还有一些路要走,但我们是这样思考的。
对于医生的注册问题,现在慢慢在推电子注册,监管上就会非常的实时。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病人发现医生资质问题,或者说乱检查的问题,通过什么渠道去申诉呢?
邬惊雷:可以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去投诉,接到投诉以后我们会去核查,无论是对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一样去核查。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如果还有进一步采访的要求,可以跟卫计委联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