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1、解放日报:刚才陈主任介绍了虹桥商务区进入开发建设新阶段的情况,管委会在其中是什么样的角色?虹桥商务区涉及到三个区,各自的优势不同,管委会在统筹协调、联合发展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陈伟利(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涉及到四个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组织实施区域开发、交通方式衔接协调,包括属地化管理协调。围绕虹桥商务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管委会将依托成员单位加强统筹协调。近期主要是做这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区域整体规划,现在正在做的是“十三五”的专项规划,虹桥商务区正在开展“十三五”专项规划的编制,我们和市发改委、交通委、商务委等部门就这些事项正在进行策划和加强对接,特别是按照杨雄市长关于产城融合的要求,进行规划评估之后的修订,包括交通方面。虹桥商务区优势之一就是交通,每天有近100万人次的客流量。但也带来了周边配套的问题,对市内交通有一定影响,我们和市交通委也在研究“十三五”中的交通规划。目前,市里已经上了一些项目比如说北横通道,这是上海市要建设的第二条“地下延安路高架”。
二是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管委会目前在加快推进建设的同时也在加紧谋划推进吸引投资的工作,目前主要和市有关委办局、相关区政府,共同为市场主体打造宜商宜人的平台,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经和市台办、市经信委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为入驻的企业打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帮助引进企业,像总部经济、像国际贸易和会展等有关产业。
三是加强区域统筹协调。目前已经和四个行政区紧密合作,马上要商谈和四个区合作下一个五年的统筹协调机制。主要目的,就是沟通机制的完善、工作平台的搭建、规划编制、土地储备、政策叠加、企业服务等方面,再进行进一步的推动。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目前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平台,比如说和企业商会像美国商会、欧盟商会、日本商会以及在沪台商等等,都有定期的合作,组织“看虹桥”的活动,帮助他们搭平台,和开发商进行对接,效果很好。和各个区也实行了大联动,在招商上、政策上,各个区也围绕属地化的建设,包括商会组建、区域党建等工作,都在予以推进。主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谢谢。
2、人民日报: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商务区以虹桥枢纽为核心,但是有很多经验表明交通枢纽越发达,这个城区人流越快,不见得能留住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因为是一个集散地,不可能停留下来,怎么解决交通枢纽和商务区自身发展的问题呢?第二个问题,在东部、西部、南部有很多产业的安排,在安排当中选择这些产业还是选择那些产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们的战略布局和战略的构想是什么?谢谢。
陈伟利:谢谢,这两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虹桥商务区优势是交通优势,怎么样把虹桥商务区的优势发挥,要处理的问题就是把商务功能和交通功能有机的结合。从世界上的情况来看,枢纽需要快速的疏散,商务区需要集聚,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规划之初就予以重点研究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虹桥商务区发展的情况,还是达到了预先的设想。当初设立虹桥商务区有这几个目的:围绕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当中有一个国际贸易中心。虹桥,就是要和浦东形成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浦东是以金融和航运为主,虹桥以辐射长三角贸易为主。为什么放在虹桥呢?就是想利用交通使长三角16个城市同城化,在这里建商务区可以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从目前来看,已经达到了初步设想。
首先,很多企业已经签约入驻了,来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是想利用这个枢纽出差到长三角的制造业工厂,比较方便,形成了前店后厂,愿意到这里集聚就是希望利用这个交通枢纽,所以很多企业都是从香港、新加坡过来,当然有一部分是新设企业进入到虹桥商务区的。我们认为,达到了我们预定的设想。
第二,从虹桥商务区的战略来说,一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共识,这取决于引进的企业,如果都是前店后厂,总部放在上海,制造业放在长三角就非常的匹配,如果是民营企业在长三角,把总部分离出来到这里,也非常好。围绕这些展示,就有国家会展中心,再有围绕新的“互联网+”企业等等。这方面的企业发展也非常快,比如说阿里巴巴就过来,主要就是做电子商务的物流,包括像乐视网,也是要做这一块,远一点的长宁临空园区有大众点评、有携程,当然还有新兴金融业,像平安集团就是希望做互联网保险。我觉得怎么样做好疏散和集聚的问题,取决于你进来的企业是不是符合你当初设想的定位要求,如果是能够做到的,商务功能和交通功能反而是有机的结合,也就是杨市长经常说的产城融合。如果这个企业到虹桥商务区来办事,办完事坐飞机再回台北、韩国或者说坐高铁走了,不产生交通问题,而且是辐射长三角CBD规划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张连城(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从长宁的角度来说,“上海虹桥航空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是对整个虹桥商务区产业功能的一次新的提升。从区位角度来看,虹桥商务区有其优势,是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腹地。从产业基础角度来说,仅仅东片区加上长宁区。从航空发展角度来说,从企业入驻情况来看涉及到航空服务企业有100多家。从经济发展的增幅来看,长宁区从2011年-2014年在航空服务业产业提升增速基本高于整个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平均水平,该行业税收三年内增长近3倍,所以产业基础雄厚。从产业功能角度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促进航空服务业实现高度化,陈主任提到的打造三个航空服务业的领域,包括六个功能,将对整个航空服务业的高度化起到积极影响,从而使我们围绕城市机场这一块,能够把产城融合做好,同时既解决交通问题,又解决产业和配套的一体化发展。
华源(青浦区委常委、副区长):从青浦来说,我们在西虹桥地区注重培育发展会展服务业、流通服务业、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创意产业六大主导产业。其中,当前正在全力以赴建设国家会展项目、北斗西虹桥基地、网上国际贸易功能区、金融功能服务集聚区四大功能平台。对于青浦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国家会展中心落户在西虹桥,在保障会展中心展会举行的基础上,要更好地发挥会展对于青浦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特别是要能够按照会展商旅文联动发展,在西虹桥发展会展产业的同时尽可能辐射到青浦的新城和青西地区。另外对于青浦来说,在西虹桥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产业也是初具规模,主要是北斗产业基地。这个基地由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在西虹桥地区创设,自2013年12月举行开园仪式以后,发展得非常快。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营,产业园区集聚了55家相关的注册企业,包括像华测导航等知名企业。我们也很有信心,到今年年底预计园区的产值可以达到8亿元。另外,结合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往西虹桥功能区的建设,最近也有新的突破,按照拥抱“互联网+”的要求,2万平方米的装修改造工程正在启动,计划与相关公司共同打造M2M的“互联网+”产业。
另外还有一批重要的功能性项目正在建设过程当中,从西虹桥地区来说也非常重视产城融合的概念,在发展商务商办以及相关主导产业的同时,非常注重下一步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载体建设,包括在公租房以及人才公寓等,希望通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优化,更好地推进产城融合,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西虹桥,推动西虹桥地区的发展。
3、新华社:刚刚陈主任有讲到关于20亿虹桥商务区的专项发展资金,可以介绍一下吗?比如说对于资金的分配用在哪些事情上?
陈伟利:20亿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商务区主功能区,围绕这个专项发展资金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有这几个方面。一是低碳方面的建设,围绕低碳建设示范城区的要求,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比如说要建绿色建筑,我们要求所有建筑都是绿色建筑,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市里有一个政策可以补贴,我们也有配套的补贴。现在虹桥商务区所有建筑都是绿色建筑,包括屋顶的绿化、雨水的收集系统、太阳能的利用、地下空间的开发等等,效果非常明显。围绕智慧虹桥来说,我们在智慧虹桥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公共平台、应用系统上予以补贴,效果也有,现在虹桥商务区基础设施基本上可以做到万兆到楼、千兆入户。这方面,市经信委、通管局,包括三大运营商,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还有三块内容都是围绕功能建设,希望吸引的企业是总部经济,如果是总部过来的话,包括是国内比较大的民营企业总部还有上市公司总部都有支持鼓励,可以享受上海市的政策之外,还有配套政策。还有现代服务业政策,符合产业导向的,也可以享受。还有商业配套,一些白领用餐很困难,我们对那些市场不愿意做,带有公共性的项目也有专项的补贴,鼓励他们和开发商一块合作,不要把全部面积都用来赚钱,要解决白领的一些问题,在规划和招商中就反映进去。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把他们吸引过来。我觉得效果非常明显。这些政策,还包括复制自贸区的,像政府的简政放权,事前要少管,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配合予以推进,效果非常明显。
4、澎湃新闻:我想问一下陈主任,现在虹桥商务区大家感觉到去的时候不是很方便,刚刚您提到正在建造北横通道,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交通配套方面的措施呢?包括轨道交通除了2号线、10号线以及在建的17号线,有没有规划的其他线路呢?
陈伟利:刚刚我已经说了虹桥商务区交通是一个优势,你可以看到枢纽每天有将近世博会最高人次的运转,但是枢纽运转的很合理。这么大的交通枢纽放在这里也带来一定的拥堵,优势是从长三角过来或者到长三角去,非常快速,比如说到苏州工业园区仅需20分钟到半个小时,反而进市中心会拥堵。我们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正在做的工作,一个是和市交通委正在研究,在“十三五”中研究综合交通规划,要梳理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工作从规划的角度来说,现在主要堵的是延安路高架,承担的是进枢纽的通道,也承担到青浦、松江区的过路通道,包括枢纽进来走到市中心那里,常年拥堵。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市里正在建设北横通道,在北面形成一条快速通道,可以减轻整个延安路高架部分车流。
我们也在梳理这些思路,一个是搞公共交通,在规划中虹桥枢纽现在有两条轨道交通,2号、10号,从莘庄到虹桥枢纽在“十三五”当中有一条20号线,原规划的17号线,可以快一点的上去,使得人流可以从南北方向疏散,现在这些人流要到中山公园再往南北方向疏散。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东西向的人流,要研究两个机场之间的快线,上了之后两个机场形成一个机场,20分钟可以换乘,这样到迪士尼的人流不需要挤在2号线当中,可以分流掉。另外,还有一条迎宾三路隧道,现在已经建到外环线,我们正在研究东延伸,这样就可以不和过境车流重合。还有,从南北方向疏散,比如说嘉闵高架的南北延伸,使得车流进其他区域通过嘉闵高架南北分流再进入市中心。当然还有23号线,相信随着这些交通设施上去,应该说是可以疏散,但最终解决问题一定要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当然这一块我们也在和交通委、和各个区研究怎么发展公共交通。从区域内部来说有一个微循环交通和快速交通如何衔接,就是怎么样智慧交通。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这些诱导系统智慧起来,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就会更好。最终还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看你吸引来的企业,如果吸引来的企业不是潮汐流的,有一块就是到这里办公,住在附近,或者说住在嘉青松,解决了市中心人流的疏散,还带动嘉定、青浦、松江的发展,这也是规划当中希望把虹桥商务区做好的方面。所以,虹桥商务区做得好不好,还是要看跟周边的联动,我们说交通功能和商务功能的融合,和周边区域的融合,以及和长三角的融合,三个融合解决的好,就达到了成功的要求。
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刚才提到虹桥航空服务业创新试验区,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个试验区未来会实现哪些功能呢?最近会也哪些举措呢?
张连城:虹桥航空服务业创新试验区规划面积是6.74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还有长宁区段的临空经济园区。从目前的功能塑造角度来说,主要是让航空服务产业高度融合,因此现在重点是在三个产业领域里使长宁东片区和临空园区的重点产业,比如说现在的航空服务业如何来提高它的能级,现在有很多航空公司的总部设在东片区里,包括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等,这些总部设在长宁的航空公司关键是把地面配套的产业关联起来。
第二,配套的航空现代服务业当中的航空配套产业,像航空的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包括相关的产业,也能够提高它的管理能级。
第三,航空服务业功能机构平台落户在这里,从而提升整个航空服务业的服务性,比如说要素市场、航空的仲裁法庭等等。
从功能角度来说,一个是保税免税功能是不是可以在东片区或者说航空服务业创新试验区里落地,还包括公务机场可以落地,目前上海公务机展示平台在虹桥机场,还包括要素市场的市场配置,比如说华东航空管理局,包括空管局都在东片区里,要发挥市场化配置的作用。还有专业化服务,包括航空仲裁已经落户在长宁虹桥贸易涉外区,这些平台建立以后跟整个功能会有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融,承担了很多功能性、枢纽性的功能落地。从航空服务业创新试验区挂牌以后,很多境内外的航空企业纷至沓来,从目前的运作机制来看,“2+1+5”,长宁区人民政府、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东片区指挥部,加上五个驻场单位确立联席会议制度,整体规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张国坤(闵行区委常委、副区长):虹桥商务区的开发对闵行区来说提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机遇,同时也给我们闵行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整个虹桥商务区陈主任提到的有86平方公里,主功能区是27平方公里,27平方公里的85%在闵行区,就是核心区基本上全在闵行区。第二个,整个86平方公里的分布范围来看,我们在主功能区外面还有20多平方公里。从机遇来说,闵行区“十二五”的主线是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窗口陈主任为我们打开了,因为虹桥商务区的建设是整个闵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引擎。挑战在哪里呢?尤其是前面新闻界的朋友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希望压力在哪里呢?第一个在交通,刚刚陈主任也讲了交通,我们也在研究,因为很多的项目还在研究当中。但是方向可以这么说,一个是城市主干道,除了陈主任提到的北横通道之外还有北翟路高架正在施工。我们的想法是,未来希望除了陈主任报出来的两条轨道线之外,这两条都是放射状的,我们希望在整个虹桥商务区里面能够形成环状的,规划还在研究阶段。我们预期未来南虹桥乃至整个虹桥商务区的公共交通,一定是最发达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将有效缓解整个虹桥商务区的交通压力。
第二,对于闵行来说挑战在哪里呢?虹桥商务区主功能核心区是一个商务区,将带来了非常大的人流,我们在研究怎么和商务区主动配套,第二怎么跟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的核心区形成错位,这是我们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和目标与现状有冲突也有矛盾的,但闵行区委、区政府将主动服从服务于虹桥商务区的开发,把产业结构能够调整到配套和错位互补上。
6、中国新闻社: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证券期货操纵调查涉及上海自贸区公司",请问发言人有什么回应?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我们已经关注到有关外媒报道“中国证券期货操纵调查涉及上海自贸区公司”等内容。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到上海调查金融市场情况。我们已经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核实,目前没有接报有关自贸试验区企业涉嫌操纵证券期货交易的案件。
上海自贸试验区始终坚持审慎管理,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坚持制度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中包括建立反洗钱等一系列金融监管等制度创新。
如果有上海企业涉案,我们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办案和严厉打击,确保上海改革开放健康发展。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