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郑锦:一、病例情况。4月23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1例,来自英国。
病例为中国籍,在巴西生活,4月19日自巴西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机后于4月2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该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的密切接触者17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4月23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4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302例,治愈出院202例,在院治疗100例(其中1例危重)。待排查的疑似病例13例。
截至4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9例,治愈出院331例,死亡7例,在院治疗1例(重症)。没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截至4月23日24时,没有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4月23日24时,本市已连续31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二、医疗救治情况。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持续强化发热门诊管理,做好发热病人全流程闭环式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环节,推动流程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办医主体、各级医疗机构加强督查,以查促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相关工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医疗服务”,推进门诊分时段全预约服务精细化和常态化,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日常医疗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市卫生健康委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受理机构加强监督和指导。继续开展发热哨点专项督导检查、学校疫情防控督导和培训,做好各类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
同时,在此发布有关上海市民健康的重要信息。2019年,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继续处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6岁(男性81.27岁,女性86.14岁)、上海地区婴儿死亡率3.06‰、上海地区孕产妇死亡率3.51/10万。
这三大健康指标是国际通用的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推进“健康上海”建设,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努力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织牢织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市民生命健康“守护网”。
上海依托市级综合性医院和儿科专科医院,构筑“7+6”救治网络(7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6家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与全市16个区划片对接,形成了“覆盖全市、及时响应、有效救治”的母婴安全保障网络。启动26辆新生儿救护专用车辆配置项目,加强转运力量,打造“流动的NICU”。全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分别达到99.2%和90.3%。同时,不断增强儿科能力建设,全市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医疗机构从234家增至276家;推进50家综合性医院儿科示范门急诊建设,目前已完成过半建设任务。
上海大力推进临床专科“腾飞计划”,构建本市临床重点专科“振龙头、强主体、展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国内优势专科为“龙头”,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国内特色专科为“主体”,打造国内一流的专科高地;以重点亚专科和新兴、交叉专科为“两翼”,培育新的增长点。目前,已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医疗学科群。
上海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优质医疗服务共享,通过“上海健康信息网”,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已认定首批22家区域性医疗中心。不断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布局,基本实现市民家庭“15分钟内到达最近医疗点”的目标。
本市拥有救护车980辆,平均每3万人口1辆救护车;拥有急救分站175个,平均服务半径缩短为3.5公里。2019年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2.4分钟。
本市将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筑牢城市安全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