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关情况

2018-05-14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5月14日)下午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介绍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关情况。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市文明办副主任宋慧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日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相关推进情况如下:

  一、关于着力点的考虑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最闪亮、最有魅力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根据李强书记和应勇市长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全市推进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重在展现标识度。归结起来,“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既要抓好“码头”建设,又要抓好“源头”建设。

  (一)花更大力气抓“源头”建设

  “源头”重在原创力,贯穿于文化品牌建设各领域全过程,直接关系到“上海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唯有坚持打造“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品牌矩阵,才能彰显“上海文化”历久弥新的突出地位。围绕文化“源头”建设,要聚焦三个方面。

  一是瞄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除了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江南文化研究发掘展示等专项行动外,更将精力和重点聚焦在发挥上海的潜质和优势,通过独辟蹊径,瞄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寻求突破。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但上海还没有,作为中国神话学研究重镇的上海,有厚重底蕴、现实力量,更有成熟条件在创作史诗版中国神话中发挥更大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本市率先提出实施“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通过打造学术高地、文艺创作高地、教育传播高地,自觉体现上海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的责任担当,着力推动多艺术门类的作品系统集成,力争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形成优势,确保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彰显上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产生世界影响。

  二是瞄准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源头。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是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基因,关键是要用好用足这些资源禀赋优势。本市提出“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专项行动”,就是要把建党精神与城市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以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总源头为目标,从发掘保护建党历史资源、加强建党历史和建党精神研究、深化建党伟大业绩传播、打造建党主题文化精品、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宣传、深化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多个维度切入,推动“红色文化品牌”建设。

  三是瞄准现实题材作品创作的源头。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只争朝夕、不断求索。真实描绘出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正是现实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使命,这对现实题材创作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期望。上海提出“以五年为时间点,实现‘五年百部精品’创作目标”,要聚焦重大现实题材,创作更多热情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顽强奋斗、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实践的精品力作,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二)“码头”地位要更加突出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习惯称上海为“文化大码头”。这种助力世界优秀文化在上海生根开花的“码头”,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唯有胸怀“海纳百川”精神,巧借“他山之石”,发挥好“码头”集聚效应,才能帮助上海打造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市场,帮助上海建成优秀文化发展的“基地”和“大本营”。围绕文化“码头”建设,要突出三个“集聚”和三个“更加”。

  一是集聚文化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名家大家扎根上海,形成群星璀璨、交相辉映的局面,上海的文化底蕴才会越来越厚实。这次上海提出“文教结合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文化名家选拔推荐”、“青年文艺英才培养计划”、“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艺术荣典制度”等重点工作,最终是要形成文化大家和人才的发现、跟踪、锁定、引进、培养、教育、交流、激励的完整创新机制。

  二是集聚龙头企业。企业是最重要的文化市场主体,是文化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类似于阅文集团引领上海网络文化发展就很具有代表性。上海将加快推动“文创50条”政策落地,集聚和培育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

  三是集聚文化创意。创意是文化发展的原生动力,文化创作生产没有固定的公式,但创新创意却是一把几乎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万能钥匙,要在全市营造充满创意的氛围,要上下齐心画出最大“同心圆”,要让文化创意的基因在城市的血脉中流淌。

  四是更加凸显制度创新。近年来,“制度创新”堪称全面深化改革激荡之声最响亮的音符。上海详细对标了纽约、伦敦、巴黎等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研究了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先进政策,虚心求教了本市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目的就是要吸纳国内外跨领域有用措施“为我所用”。

  五是更加彰显开放姿态。要建设好上海文化“码头”,就必须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世界,让更多人近悦远来。上海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和实力,比如随着自贸试验区推进,上海的文化市场更为开放,演出经纪、游戏游艺机制造、娱乐场所、印刷等先后完全对外放开。又比如上海培育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 Joy)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节展活动,这些“上海主场”的品牌节展高度展现上海开放程度和发展活力。

  六是更加展现合作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码头”建设,更多取决于与世界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程度和协作水平,取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城市间合作。“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始终立足全球站位思考问题,始终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思考谋划,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海将建立起“一带一路”沿线的艺术节、电影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创演、非遗保护六大合作机制并设立联盟,将于今年6月15日举办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文化装备博览会,将联手江、浙、皖共三省一市于今年11月29日举办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还将筹办江南百工——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点活动。

  (三)统筹“源头”、“码头”建设

  前不久,李强书记指出,“上海要在文化‘码头’建设上更下功夫,要在文化‘源头’建设上巩固地位。”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就要处理好“码头”和“源头”的关系,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既要建好文化“码头”,更要建好文化“源头”。唯有发挥“码头”的深度,吸引和集聚各路名家、名企、名人、名作、名展和名演前来上海“停靠”,“源头”建设才能水到渠成。也唯有发挥“源头”的高度,辐射和引领周边文化共同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码头”建设才能相得益彰。“码头”和“源头”建设要齐头并进,贯穿于文化品牌建设全过程,贯穿于《行动计划》12项专项行动各方面,当上海成为国内外人才与佳作竞相呈现的“码头”,必然也会成为原创活力喷涌不息的“源头”高地。

  二、关于任务的落实

  4月22日正式印发的《行动计划》围绕“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突出“内容生产精品迭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艺名家群星璀璨、文化地标绽放魅力、文创产业做大做强”五个方面,将“码头”、“源头”建设两项工作贯彻始终,提出3大品牌任务、12项专项行动、46项具体抓手和150项重点项目。为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在《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重点项目150例工作目标及具体任务表》,并正式印发。《具体任务表》按照责任分工,对应150项重点项目,并针对每个项目的目标和举措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指导工作更好推进,整个“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各项任务将由65个责任单位按照分工同步推进。为更好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将着力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全市协同。品牌建设重在落实,要发挥好“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跨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机制,要集聚全市各方力量,共同开创文化品牌建设工作新征程。

  二是加强追踪督查。按照“一次性部署、一整套方案、一揽子举措、一杆子督查”的工作要求,发挥督促机制的问效问责作用,要按照《具体任务表》分工,持续对各项工作进行跟踪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是深化宣传推介。要凝聚共识,把政策宣传、阐释解读作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后续的必要工作内容,提高文化品牌的知晓度和传播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文化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真正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关键是要抓好“码头”建设和“源头”建设,切实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品牌建设源动力。文化品牌建设要突出抓重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向效应大的关键问题,集中优势力量,全力攻城拔寨。文化品牌建设要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要久久为功,有长期谋划的战略;更要只争朝夕,有近期突破的战术。后续本市会倒排时间表,根据《具体任务表》,加快实质性进展,最终实现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展现标识度。

分享按钮